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709/07/20407909_1157037524.shtml
為何中國越考古,西方曆史越“尷尬”?
百家雜評 2025-07-09
2000年,在埃及紅海沿岸邊,英國媒體“現場拍攝”中,英國考古隊挖出4500年前的幾百張大致完好的莎草紙文獻——《梅勒日記》,修建金字塔的包工頭梅勒所寫的日記。
2021年,在死海旁邊懸崖上的洞穴裏,以色列發現一個完好無損的籃子,沒有絲毫損壞,還能立起來,且被工作人員直接抬著走。之後,以色列專家煞有介事的宣布:該籃子已有10500年。
除此之外,西方考古經常出現“神奇一幕”,還有比如曆經幾千年卻依然光潔如新的海底石雕、野外石刻、紅磚等等。
這些違背常理的“奇跡”,與中國考古文物對比的話就很難讓人相信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法解釋,比如解釋說西方古代掌握了“大保鮮術”,用神力封印或高科技處理,可以保護文物無論在什麽惡劣的環境下都能光潔如新,都能和歲月對著幹!當然可惜的是,“大保鮮術”沒能傳承至今,就像古希臘古埃及很多高科技失傳一樣,西方又一門高科技“失傳”了。
然而,隨著中國考古的深入,取得一個又一個發現後,又有讓西方曆史“尷尬”的事情出現了,比如以下讓西方曆史“尷尬”的中國三個考古發現。
首先,齒輪
西方考古奇跡之一,就是總能在大海中撈出珍貴的文物,古希臘“安提基特拉機械”就是其中之一。
1901年,西方考古專家們在大海裏撈出“安提基特拉機械”,鑒定認為是古希臘時代的青銅器,還有說是古希臘用於天文的計算機。
其中,該機器使用了大量精美的青銅齒輪,當時被譽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齒輪裝置”,別說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了,就是放在宋明中國都屬於高科技。
然而,中國齒輪不僅在時間上早於古希臘,而且形成了演化鏈:其一,4000年前的陶寺遺址出土了“銅齒輪形器”,春秋晉國的侯馬晉國遺址出土成套的齒輪陶範(說明當時已經批量生產運用齒輪),洛陽東周王城戰國糧倉遺址出土具有製動功能的棘輪裝置等,都早於古希臘;其二,從陶寺到侯馬再到洛陽等齒輪技術和實際運用,具有明顯的逐步演化痕跡,不是一蹴而就的。
據此,所謂古希臘“安提基特拉機械”就尷尬了,因為不是不能青出於藍勝於藍,但一方麵“安提基特拉機械”的齒輪是突然出現,沒有進化過程,沒有製造遺址,顯然是外來技術,一方麵這件機械中的齒輪過於精美、裝置過於巧妙,超過春秋戰國的中國齒輪,似乎不是從中國傳入,那麽這件古希臘齒輪機械到底是怎麽回事?總不至於是西方上帝賜予的吧!
其次,鑄鐵
關於鑄鐵技術,筆者談過多次,這是讓西方曆史極其難堪的一門技術。
因為談過多次,為了避免囉嗦,筆者簡單介紹一下:最遲春秋時期,中國已能將鐵礦徹底融化,冶煉出液態生鐵,然後倒入陶範中鑄造成器,這就是鑄鐵;最遲戰國時期,中國已有高爐冶煉生鐵技術,考古發現的鄭州古滎“漢一號冶鐵高爐”日產一噸左右的生鐵。
因此,中國春秋戰國之後鐵器得以迅速普及,真正進入“鐵器時代”。換言之,春秋戰國農業發達,漢代武力強大,與鑄鐵技術的革命性變革相關。其實,高爐冶煉生鐵技術,對人類曆史進程的推動作用,真的不亞於工業革命。
相反,歐洲在14世紀前,使用的還是“塊煉鐵”,得到的是“半融化的海綿鐵”:使用一次性爐子,每次隻能冶煉幾斤到百斤左右(太多的話沒辦法處理,比如沒辦法搬運、切割等),然後切割、捶打成器,其中難度可想而知。更崩潰的是,現代硬度檢測發現,別說古羅馬時代了,就是中世紀歐洲鐵劍,相當部分硬度還不如秦代青銅劍。
既然如此,赫梯文明普及鐵器的“鐵器時代”從何而來?古希臘靠什麽武器擋住幾百萬波斯軍隊的進攻,又古希臘大師們為何不改進冶鐵技術?古羅馬如何批量製造鐵質武器,橫掃地中海周邊靠什麽鐵劍?僅以冶鐵技術看,西方構造的古埃及、西亞、歐洲曆史過於違反常理,其中讓人吐槽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第三,刀叉
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本來隻是選擇不同的餐具,但西方卻覺得刀叉比筷子高級,且刀叉是西亞或歐洲發明的。同時過去一段時期,有心人故意將之與文明相關,最後因為餐具不同就得出了“中華文明不如西方文明”的結論。反正,過去各路人馬輪番變著法子論證、貶低中華文明。
但中國考古卻讓這些敘事變的極其尷尬,原因很簡單,考古證實餐具刀叉起源於中國,屬於中國淘汰的餐具。
中國考古表明:上古時期,中國有些地區使用刀叉,由於冶金還未普及,因此一般是骨製或木製刀叉,比如齊家文化的刀叉;還有部分地區已經使用筷子,比如江淮地區的一些遺址。之後,從上古一直到宋元,考古出土了很多刀叉,其中包括“刀叉筷”的套裝。宋元之後,中國普及鐵鍋和炒菜,不太需要刀子切割食物,逐漸就以筷子為主,當然叉子一直沒有被淘汰。
也就是說,如今西方所使用的刀叉,其實是西方將被中國淘汰的餐具拿來使用的結果,這就讓西人尷尬了。
需要說明的是,西方沒有鑄鐵技術,隻有塊煉鐵技術,因此可以捶打出些許小刀,但很難打出叉子,總之西方冶金技術決定了他們不能普及餐具刀叉套裝。
搞清楚這些問題,那麽西方關於刀叉的古希臘起源等曆史敘事,就變的極其尷尬了。更重要的是,背後還有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發明的刀叉被冠以古希臘之名,那麽還有沒有其他中國發明的東西被冠以古希臘之名?
總而言之,以上隻是少數幾個案例,如果綜合對比中西考古,隻能是中國越考古、中西越對比,那麽西方曆史就越“尷尬”。
可惜的是,雖然如今考證已經明顯顯示西方曆史存在問題,需要辨別真偽、需要去偽存真,但最近一些專家教授卻輪番為西方曆史站台,不允許他人質疑西方曆史,動輒扣帽子,這一點是匪夷所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