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北魏邢合薑墓碑刻

本文內容已被 [ yzout ] 在 2024-11-05 21:57: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大同仝家灣北魏邢合薑墓石槨資料公布 

石門、石槨圖

邢合薑墓誌

山西晚報訊(記者 南麗江)11月1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了大同仝家灣北魏邢合薑墓石槨調查簡報。該墓葬有明確紀年,出土了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槨,石槨四壁及頂部皆繪有佛教題材壁畫,並殘存彩繪,這在北魏平城地區的墓葬中尚屬首次出現。

2015年5月,接到群眾報告,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南仝家灣村富喬垃圾發電廠院內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趕赴現場調查,發現墓葬破壞嚴重,墓室基本無存。根據跡象推測,該墓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墓內僅餘39塊石槨及內部石棺床殘件,未見其他隨葬品。經過清洗、修複,可將這些殘件拚合成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槨。

石槨整體為長方形屋宇形式,懸山頂,灰色細砂岩質,由基座、四壁、梁架和頂板組成。拚合後石槨形製與北魏尉遲定州墓、雲波路北魏墓M10、宋紹祖墓出土的石槨相似。尤為可貴的是,在石槨四壁內部、南壁外部和頂板內部均繪有壁畫。

正壁即北壁的3塊石壁板上半部各繪一幅佛像,其中一塊壁板由於上半部分殘缺,佛像已不存,下半部分則繪供養人禮佛行列。中間壁板繪尖拱龕內二佛並坐於須彌座上,西側壁板繪一佛結跏趺坐於長方形座上。正壁下部供養人行列,以二佛並坐下麵的博山爐為中心向兩側排列。博山爐兩側以僧人為前導,僧人均為胡人形象。東側僧人身後有5名男性供養人,西側僧人身後有6名女性供養人,每名男、女供養人前方均有一長方形題記框,框內無字。

東壁和西壁分別有兩塊石板,石板上部各繪一佛,下部繪供養人。供養人行列同樣是以博山爐為中心,爐左右兩側各一前導僧人,均著僧衣,為胡人形象,身後各有男性供養人或女性供養人數名。每名供養人前方均有一長方形題記框,框內無字。南壁即前壁的3塊壁板內、外壁均繪壁畫。內壁作為整體,上部繪七佛一字形排開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著通肩袈裟,施禪定印,七佛之間裝飾有蓮蕾。下麵槨門兩側繪形似老虎的鎮墓獸。外壁分別繪護法門神,形象基本相同。頂板作為一個整體,內壁繪有6身飛天,每披3身。飛天之間繪有蓮蕾圖案。

此外,該墓葬中還出土了一塊有明確紀年的墓碑,現藏於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從碑文可知,該墓墓主為韓受洛拔之妻邢合薑,年代為北魏皇興三年(469年)。韓受洛拔,幽州燕郡安次縣人。邢合薑,祖籍定州澗河郡,後為長安馮翊郡萬年縣人,享年六十六歲,故其應生於北魏道武帝天賜元年(404年)前後。

隨著佛教文化在平城的傳播發展,佛教藝術自然也滲透到世俗社會生活中,但迄今為止,北魏平城時期這種全景式反映佛教題材的仝家灣石槨壁畫墓葬尚屬首次出現。

=======================

大同北魏邢合薑墓

2015年5月,山西大同城南仝家灣富喬垃圾發電廠院內在基建工程中,出土了一具拚合基本完整的北魏石槨,同時還出土了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年)邢合薑墓碑,明確了石槨的年代。石槨內四壁及頂部均滿繪佛教題材壁畫,這是北魏平城地區墓葬中首次發現,也是目前僅見的北魏石槨佛教壁畫,僅此一點足以讓世人驚歎。

該石槨壁畫的構成與繪畫技法主要與炳靈寺第169窟西秦壁畫有密切關係,推測其粉本可能源於長安。另外,石槨壁畫也有涼州係統石窟壁畫的因素,甚至包括西域的影響,充分反映了絲綢之路與平城地區的佛教文化有著頻繁的交流和密切的關係。

北魏邢合薑墓石槨東壁壁畫

北壁壁畫

東壁壁畫

西壁壁畫

南壁石板內部壁畫

南壁石板外部壁畫

頂板內部壁畫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