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帆:沉舟教授 | 六十小結 上

來源: 冬綠 2024-01-11 06:02: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324 bytes)

沉舟教授 | 六十小結(上)

by 張千帆 

https://mp.weixin.qq.com/s/QP5wQfkUGZxvIk7W9tMYRQ

前幾天,學生為我組織了一次聚會,主題頗有詩意:“沉舟側畔,還曆華章。”本來,六十算不上什麽“壽”,無從“賀”起。但我一個自由派,平時對學生從來是“放鴨式管理”,同門長期疏於聯係,找個機會聚聚也好,不過定位是思想對話,免得落入俗套。經曆三年疫情之後,我本人對“六十”這個數字也有新的感悟。以前都以為“辛亥百年”、“文革”半個世紀是大年份,現在才明白古人還是有智慧的,六十才是曆史周期。“耳順之年”,還是很想和年輕人分享一下自己近年來的思考,也算是對自己從教 25 年的一個思路總結。

和“內卷”慘烈的當代青年相比,我算是很幸運的。1999年回國的時候,國外的博士學位還是很吃香的。憑著一篇論文和一本書,當年就評上了正教授,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但這對我很重要,否則以後還要評什麽“副高”、“正高”,我是很討厭求人的。當然,肯定有人不服——是不是和校長有什麽“特別關係”?不服也正常,好在之後兩年連續推出了 120 萬字的《西方憲政體係》上下冊,也就沒有誰不服了。即便 2013 年以來,言論空間不斷受到擠壓,2019年《憲法學導論》下架,但畢竟也在憲政領域裏“風光”了近二十年。能做的、該做的基本上做了一遍,沒有太多遺憾。不像現在,發一篇外國憲法論文都難。

我回國的專業選擇也是幸運的,因為我的博士學位是政府學,本來對口國內的政治學,但當時校長說法學院缺人,於是就去了法學院教憲法。由於政治環境的影響,國內法學的“名聲”顯然要比政治學好一些。當然,不論是在法學院還是政治學係,我的研究專業都會是憲法,因為《西方憲政體係》上下冊早在1996年就已成初稿。那時國內還沒有很係統的研究,所以我很急於把關於美國、法國、德國和歐共體的憲法知識引入國內。

標題中的“憲政思想”嚴格說來是憲法+政治思想。發達國家的憲法學說穿了就是憲法製度,尤其是其司法判例。這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憲法製度就是一套客觀知識,沒有摻雜太多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判斷成分。這是理解憲政的基礎,因為你要了解憲政,首先要了解憲政在憲法實施得比較好的國家究竟是怎樣的。從製度著手,判例是一個很好的抓手。風險也比較小,因為基本上是“依葫蘆畫瓢”,能把別人的司法實踐閱讀、描述、梳理、總結得到位就相當不錯了,錯也不會錯得太離譜。

理論就不一樣了,自由聯想和發揮的空間太大。我在美國讀研的時候,對西方政治理論很有興趣。讀博四年,差不多有三年是在學習政治思想理論。但是沒有在此之前三年打的法學基礎,我對憲政實踐就不可能有深入了解,很可能對不同的西方政治理論無法進行甄別。你們知道,我既不全盤否定本國的文化傳統,也不全盤肯定西方的思想理論。事實上,最好和最壞的理論都來自西方。沒有實踐作為基礎,理論是可以很“飄”的。國內許多理論文章之所以“天馬行空”,就是因為對製度實踐沒有基本知識。隻有在掌握至少了解了製度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更上一層樓”,升華出一些有價值的思想理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