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最聰明的人總是做出最愚蠢的決策?
======================================================
很多時與官方口徑不一致的經濟學家張維迎,3月30日在財新網發表了批評曆史領袖人物的文章,標題是: 自負陷阱
張維迎說,在無知的情況下,決策依賴於個體的想象力和判斷;即使兩個人有完全相同的信息,由於想象力和判斷力不同,他們也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
張維迎強調,無知使得決策變得非常不容易,而更大的麻煩是,許多人不僅不知道自己的無知,甚至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結果就出現了哈耶克(已故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講的”致命的自負”(fatal conceit),致命的自負常常導致災難性的決策。
張維迎特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希特勒和前蘇聯的斯大林作為例子,前者被張維迎描繪為:”出身於下層,一個體製外的無業遊民,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舉止粗魯,毫無政府工作的經驗,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像當總理的料。”當時德國精英階層以為,讓希特勒進入政府,他很快就會令他出醜,但最終證明,德國政界是”引狼入室”。
至於斯大林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獨裁者。 張維迎認為,這兩名曆史人物,就是墮入了” 自負的陷阱”。
張維迎:自負陷阱
決策需要信息,但大部分決策需要的信息是不完備的,存在著缺失。特別是,越是重大的、一次性的決策,信息缺失越嚴重。並且,信息是分散的、主觀的、個體化的。這就是哈耶克講的“無知”(ignorance)。在無知的情況下,決策依賴於個體的想象力和判斷;即使兩個人有完全相同的信息,由於想象力和判斷力不同,他們也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因此,達到納什均衡是很難的。這裏,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指不同決策是相互兼容的:所有人的預期能同時實現。(納什均衡或許應該稱為“哈耶克均衡”,因為哈耶克比納什更早定義了類似的均衡概念,盡管哈耶克認為這樣的均衡很難實現。)
無知使得決策變得非常不容易,而更大的麻煩是,許多人不僅不知道自己的無知,甚至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結果就出現了哈耶克講的“致命的自負”(fatal conceit)。致命的自負常常導致災難性的決策。讓我用希特勒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說明這一點。
1930年代初,德國還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背景和學曆的國家。希特勒出身於下層,一個體製外的無業遊民,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舉止粗魯,毫無政府工作的經驗,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像當總理的料。
希特勒1933年元月能被興登堡總統任命為總理,很大程度上拜德國精英們的“致命的自負”所賜。正是德國精英們普遍認為希特勒“成不了氣候”,讓希特勒成了“氣候”。保守派把希特勒扶上總理之位是為了讓他出醜,沒想到是引狼入室。
當時的德國,政府內閣由國家元首任命,無須征求國會多數派意見。興登堡總統及其幕僚以為,給希特勒個總理頭銜,相當於把這個“麻煩製造者”關進籠子裏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出局。內閣裏,除希特勒本人外,納粹黨隻有威廉·弗蘭克一人入閣,執掌內政部,帕彭(曾任總理)及其保守同僚屬於多數派。帕彭任副總理,周圍盡是他的朋友,興登堡總統對他又是言聽計從,所以他認為自己絕對能降服希特勒。他對個別心存疑慮的同僚說:“我們已經把他收歸我們所用了。” “不出兩個月,我們就會把他逼到牆角,讓他隻會尖叫。”與軍方關係密切的前總理施萊謝爾自信地說:“如果希特勒打算在德國建立獨裁體製,軍方將是獨裁體製內部的獨裁集團。”
但他們的預期都落空了。希特勒上任不久,就利用“國會縱火案”迫使總統簽署了緊急狀態法,取締德國共產黨,停止實施魏瑪憲法中的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自由。緊接著,希特勒又通過《總統授權法》,獲得不經國會同意並且不征求總統意見的情況下的任意立法權,解散了除納粹黨之外的其他政黨,取締了工會。到1933年6月,希特勒已經建立起了事實上的獨裁統治,年邁多病的總統興登堡變成了個擺設。1934年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把總理和總統的職能合二為一,擔任“國家元首”,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者,權力不受任何限製,為所欲為一路狂飆,直到柏林陷落前幾天自殺為止。
許多德國人對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深感懊悔,其中最早懊悔的或許是德國共產黨。1932年11月選舉成立的議會中,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是第二和三大黨(分別占121席和100席),合計席位大於納粹黨(196席)。社民黨和共產黨同屬於“馬克思主義政黨”,但水火不容。如果共產黨當初不是按照莫斯科的旨意,錯誤地將社會民主黨當作“頭號敵人”,而是與其合作,共同對付納粹黨,那麽,希特勒不可能有上台的機會,共產黨也不會變成一個“非法組織”。
如果說希特勒上台是因為德國精英們的“致命的自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則是希特勒自己的自負所致。希特勒沒有想打一次世界大戰,他甚至沒有想打一次歐洲戰爭,他設想的最大規模的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局部戰爭。即使在入侵波蘭後,英國和法國發出最後通牒,希特勒仍然不認為這兩個國家真的會向德國宣戰。
之前,無論德國軍隊進入《凡爾賽條約》規定的萊茵蘭非軍事區,還是德國吞並奧地利,英法兩國什麽話也沒有說;吞並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的時候,英法兩國還與德國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讓希特勒如願以償。經驗告訴希特勒,英國人和法國人都是沒種的膽小鬼,根本沒有膽量向德國宣戰。但這一次,他錯了。納粹德國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9月3日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這是希特勒上台後第一次失算。
希特勒1941年6月22日對蘇聯發動閃電戰,斯大林毫無準備,驚慌失措,蘇聯毫無還手之力,損失慘重,也是“致命的自負”所致。斯大林知道納粹德國與蘇聯必有一戰,但他認為蘇聯至少還有一年時間備戰。他的推理是:希特勒是個聰明人,不會在兩條戰線同時作戰,在與英國簽訂停戰協定前就對蘇聯開戰,是非理性的。因此,斯大林把來自丘吉爾的警告當作“離間計”,置之不理,對自己情報人員的警告也不屑一顧。可惜,他的判斷完全錯了。
希特勒確實希望與英國簽訂停戰協議,但屢屢被丘吉爾拒絕。希特勒認為,自己已經贏了戰爭(這當然是他的錯覺),丘吉爾之所以拒絕簽訂協議,是因為背後有蘇聯的支持。隻要打垮了蘇聯,英國就會乖乖簽訂停戰協議。所以必須先對蘇聯開戰。顯然,斯大林的預期和希特勒的預期是不兼容的(因而不是一個納什均衡),結果對雙方都是一場災難。據說斯大林事後得出的一個經驗是:當你做決策的時候,從來不要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那樣做你會犯大錯!而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正是理性決策模型的基本要求。
本文摘錄自作者《不可高估理性的理論》一文,原文發表於《讀書》雜誌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