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掀桌子,中國怎麽辦?

來源: YMCK1025 2022-03-21 18:44:1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442 bytes)

如鬆:日本掀桌子,中國怎麽辦?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7日在參院預算委員會上,明確稱北方四島是“我國固有領土”。

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期間,考慮到這樣的稱呼會對與俄羅斯的領土談判造成不良影響,避免使用該表述。換句話說,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的態度已經徹底轉變,既然已經稱呼為“固有領土”,任何國家在“固有領土”的問題上沒有了絲毫的妥協餘地,也沒有談判的空間,這意味著日本掀翻了談判桌。

日本為什麽在這時掀桌子?當然與俄烏戰爭中各方的表現直接相關。

有人認為北方四島問題是二戰遺留問題,也是也不是,北方四島問題本質是日俄之間的曆史問題。

17至18世紀,日俄相繼開始開發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指的是位於俄羅斯勘察加半島西南與日本北海道東北之間的一組火山島,全長1300公裏,由56個島嶼以及許多小岩礁所組成,其中包括大千島群島和小千島群島,現在均由俄羅斯實際控製。千島群島西麵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庫頁島,俄羅斯稱為薩哈林島,日本稱為樺太島。千島群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做南千島群島,包含國後島、擇捉島、齒舞群島以及色丹島,即日本所稱的北方四島。在這裏要密切留意,千島群島和南千島群島是獨立的地理詞匯。見下圖。

上圖中的紅線記載的就是這些地區的曆史變遷。

17至18世紀日俄共同開發千島群島之後,到1855年日俄兩國簽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兩國通過協商分割了千島群島,約定以擇捉島與得撫島之間的弗裏斯海峽為界,海峽以南稱為南千島群島,這意味著從1855年開始產生了南千島群島這個地理詞匯,也有了固定的所指,南千島群島歸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島群島開始設置行政區劃(見上圖1855年紅線)。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北海道開拓使次官黑田清隆主張放棄遙遠的庫頁島,加快開發北海道,於是在1875年,日俄在當時俄羅斯首都聖彼得堡簽署《庫頁島千葉群島交換條約》,日本放棄庫頁島(樺太島)的主權予俄羅斯,以換取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自此千島群島並入了日本版圖,這讓日本的版圖向北擴展至與勘察加半島隻有11公裏距離的占守島(見上圖1875年紅線)。

我們的印象中,在領土問題上俄羅斯總是占別人的便宜,它今天之所以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領土,大部分都是如此得來的,這都是客觀事實。但俄羅斯也曾經被別人占便宜,日俄戰爭中戰敗之後,俄國將庫頁島北緯50°線以南(南庫頁島)的領土割讓給日本,見下圖。

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中,美英承諾蘇聯在戰後可以取得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全部主權,並且簽訂雅爾塔協定。

日本投降後,蘇聯即依據雅爾塔協定宣布擁有這些地區的主權。

但這裏有一個問題,當時的條文中沒有約定千島群島的範圍。既然南千島群島已經是國際公認的地理詞匯,它就有特定的涵蓋範圍,就不應該憑空消失。而文件中隻說是千島群島,是否包含南千島群島?這就成了曆史懸疑。隻要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等當事人不能重新站起來作證,這個問題在今天就很難有定論。

雖然雅爾塔協定是戰勝國簽訂的國際協定,但領土問題最終還需要當事國之間簽訂協定。日本國會就憑借上述問題拒絕放棄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主權,日俄兩國也一直未能就領土問題達成協議,這就形成了曆史爭議。

爭議歸爭議,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當雙方之一宣稱是自己的“固有領土”時就意味著已經沒有了談判的空間,桌子掀翻之後大家就隻能擼起袖子上戰場。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麽日本在俄烏戰爭打響之後掀桌子?

俄羅斯被認為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隻能算三流,但俄烏戰爭中,俄軍並未展現出一流的軍事實力,或者說俄軍暴露出了自己真實的實力:

第一,俄羅斯戰前對形勢誤判造成嚴重的輕敵,讓俄軍的進展不如意。

俄羅斯明顯希望進行一場閃電戰,第一天掌握製空權,第二天占領基輔等大城市,基於戰前烏克蘭內部各派別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幾乎是一盤散沙,當俄軍來到烏克蘭各大城市時烏克蘭人民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而烏克蘭政府要麽投降要麽就是流亡,第三天就可以成立新政府,俄軍就可以收工回家。

基於這樣的預期,俄軍的後勤部門基本上沒什麽事,一線軍隊自身攜帶的彈藥、糧食、燃料、裝備等就足以解決問題,後勤軍需部門不必過多儲備,國防部也不必準備太多的預備隊,等等。

但戰爭打響之後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俄軍的電子戰並不能對烏克蘭的電子通訊係統形成徹底壓製,也就無法徹底奪取製空權;烏克蘭軍隊並不是散兵遊勇,相反卻體現出了遠超預期的戰鬥力;戰前,估計美國人也認為俄羅斯的預計是對的,隻需三天莫斯科就可以擺下慶功酒,所以在戰爭打響之後趕緊給烏克蘭總統備車準備逃亡,但不想這位澤連斯基總統直接說“我要的不是便車而是彈藥”,烏克蘭軍隊和各地的烏克蘭人英勇抗擊俄軍,見到這麽玩命的總統率領著不屈服的國民,歐美國家終於算是看到了真正的烏克蘭,趕緊提供武器彈藥,結果俄羅斯預計三天即可結束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當戰爭持續的時間超過預計之後,立即就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後勤補給跟不上,士兵吃不上飯,讓一些俄軍士兵隻能開著坦克跑到超市搶吃的;戰爭拖長之後組織混亂,再加上通訊設施落後讓各軍協調作戰的能力差,也讓將校出現很多傷亡;軍備和彈藥消耗之後,補給跟不上,拖了軍事行動的後腿;當一國進入它國領土作戰時,對方必然會炸毀橋梁延緩進攻一方的前進速度,也會專門襲擊補給線、摧毀運輸裝備,當本身的工業基礎薄弱時橋梁的修複能力弱、再加上運輸裝備得不到快速補充,就讓補給的負擔更重,等等。

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故事。

俄軍坦克在油料耗盡之後隻能停在路邊,路過的烏克蘭老鄉問俄羅斯士兵,你們為啥不前進了?士兵說坦克沒油了,老鄉幽默地說,要不要我用拖拉機幫你們把坦克拖回俄羅斯?結果鬧得一車俄軍士兵哈哈大笑。

(在其它國家,挺俄與挺烏派吵的不可開交,甚至造成兄弟反目、夫妻吵架,但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本身就是同文同種,並無深仇大恨,即便戰爭也無法泯滅普通民眾間的親情和友情)。

對烏軍戰鬥力的的誤判、戰爭組織混亂、通訊裝備落後、基礎工業薄弱、對烏克蘭國情民情的誤判,是俄軍進展不如意的主要原因。

第二,雖然上述問題影響了俄烏戰爭的進展,組織落後、貪汙腐敗的毛病也是俄羅斯軍隊數百年來長期存在的通病,這些都會影響俄軍的戰鬥力,是日本進行決策的參考依據,但卻不是日本掀桌子的根本理由,源於下次戰爭時俄軍有可能吸取教訓並進行改進。

一個核心因素讓日本敢於掀桌子。

市場瘋傳的一個消息是,莫斯科為了支持戰爭,在戰爭打響不到20天就開始向大國求援,現在兩國都已否認,外人也不會知道詳細的內情,但這卻是日本敢於掀桌子的底氣所在。

人們知道現代戰爭是建立在信息化、電子化、智能化、大數據、衛星通訊甚至航空航天基礎上的戰爭,依托智能武器、大數據和衛星通訊的部隊作戰單元越來越小,源於部隊的行動不再嚴重依賴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軍官指揮係統(即不再嚴重依賴軍、師、旅、團指揮體係),無論部隊攻防都像流水一樣,也就看不到大規模的集團化作戰單位。但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是蒙古這樣以采礦和放牧為主要經濟模式的國家可以進行這樣的現代化戰爭嗎?別逗了,當然不能,源於它根本就沒有這些相關產業(至少產業不健全),也就無法在這些相關產業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現代化軍事工業,當然就無法建立這樣的現代化軍隊,也就不可能進行這樣的現代化戰爭。

即,任何一個國家要建立現代化的軍工體係和現代化軍隊,必須建立起與之配套的產業體係作為基石。

蘇聯時代,在沙俄的科技、工業基礎上建立起很完整的工業體係,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蘇聯的軍工體係,這是進行美蘇對抗的基石。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是以油氣和資源出口為主要經濟增長模式的國家,產業體係(工業和科技體係)十分薄弱,還能進行以信息化、電子化、智能化、大數據、量子計算為主導的現代化戰爭嗎?無論你挺俄還是挺烏,都要承認這是客觀事實。

所以,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依舊以重武器、集團化作戰為主,這還是二戰之後形成的傳統作戰模式,雖然也使用了精確製導等先進武器,但所進行的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現代化的戰爭。

或者有朋友說,俄羅斯可以將財政資源集中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在軍工產業上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等,也可以建立起衛星通訊和航空航天等產業。但如此一來,失去民用工業支撐後的軍事裝備的成本將非常高昂,基於財政支出的限製,儲存的現代化裝備數量就受到限製。比如有完整工業體係支撐所製造的精密製導導彈的成本與沒有完整工業體係支撐所製造的精密製導導彈的成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後者每個零部件的成本都高很多、而且精度沒有保證(稍有工業知識的人都會清楚這一點。也因此俄羅斯高端武器的精度比較差,比較典型的是俄製製導導彈的命中率比較低),這些先進裝備也無法大批量生產,武器的儲備自然也有限,戰爭打響之後庫存會很快耗盡。

所以,當一國沒有現代化的工業和科技體係時,要麽是無法建立起現代化的軍工體係也無法進行現代化的戰爭,要麽就是戰爭打響之後儲存的裝備快速耗盡,退出戰爭。

通過俄烏戰爭可以看到,俄羅斯並未徹底完成二戰時期的傳統軍事到現代化軍事的轉型,也難以支撐比較長時間的現代化戰爭,根源在於其現代化產業的基礎過於薄弱。

這是俄羅斯在戰爭打響不久後就需要求援的原因。

一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來源於經濟、科技、軍事等綜合實力,基於此,才有美蘇對抗,讓美蘇處於世界舞台的正中央。但經過俄烏戰爭檢驗之後,俄羅斯軍事已經落後於世界潮流,再加上其經濟規模已經在世界十名開外,戰後的俄羅斯很可能將從世界舞台的中央退出。我們望見的是一代帝國落寞的身影,這與曆史上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的謝幕時刻並無二致。看到這,很多人會傷感一代帝國俄羅斯落到今天的命運,其實大可不必,這是英國、美國以及未來所有帝國的唯一歸宿,任何帝國都不會例外。

基於上述原因,未來的世界隻有中美才是匹配的對手,因為各自的產業體係可以支撐互相之間的爭霸活動。

相反,日本具有比較完備的現代化產業體係和科技體係,足以支撐現代化的軍工體係,完成傳統向現代化的軍事轉型,有能力進行現代化戰爭,隻要不是核大戰,在北方四島的問題上日本就可以逆轉這個天平。

第三,這一點與第二點一樣重要。

歐美正在對俄羅斯進行空前嚴厲的金融與貿易製裁,德國已經宣布在今年擺脫俄羅斯的煤炭和石油,國際企業已經集中撤出俄羅斯,這一輪對俄羅斯經濟的衝擊比2014年猛烈的多,隨著俄羅斯國際收入的急劇萎縮,今年必然會爆發惡性通脹,這會造成什麽樣的結果?

樂觀的結果是再次出現與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時類似的情形,蘇聯解體的1991年俄羅斯的GDP是5180億美元,到2000年隻剩下2597億美元,萎縮50%,今天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約1.5萬億美元,萎縮50%之後將不足1萬億美元;悲觀的情形下有可能出現過去十年委內瑞拉所經曆的遭遇,但無是論那種情形,惡性通脹導致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大幅萎縮之後都無法再支撐目前的軍備與軍隊規模,包括第五代戰機、超高音速導彈、航空航天等先進項目都會停滯甚至因技術人員大量流失而流產(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所發生的一幕),當俄羅斯的經濟與軍事規模大幅萎縮、先進軍事項目停滯甚至流產之後,在北方四島問題上的天平就會再次向日本大幅傾斜。

就就是日本敢於在俄烏戰爭打響之後對俄羅斯掀桌子的原因。

俄烏戰爭讓世界掀開了新一頁,隨著俄羅斯退出世界舞台中央,標誌著中美爭霸的時代正式開啟,而日本將成為中國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戰略對手。

所有跟帖: 

3月21日 烏克蘭 敖德薩 王吉賢今天去了辦公室,現在那裏變成了前線陣地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407 bytes) () 03/21/2022 postreply 18:56: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