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怪談,變成了一個小洞天福地。佛陀時,去鬧市行乞,為觸及眾生;坐雨安居,為講習佛法。後世禪宗祖師,多頭陀行;即便以寺廟為中心,也多在偏遠清幽之處。
求的是個什麽?
就是自然清靜。慧能不取廣州,而在曹溪(寶林寺),道元不取鐮倉,而在越前(永平寺),卻將禪宗極大發揚?
為何?
《坐雨安居》——摘自《陶子》
正文:
————————
我家附近有片池塘,掩映在樹木叢中。樹林的入口很小,很不起眼,外麵車來車往,過客匆匆,幾乎沒幾個人駐足,為此片刻停留。你不停下來,親自走進去,你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風景。池塘很小,但周圍和樹林間,有一片灌木,形成一個外麵封閉、裏麵卻有些許開闊的洞天福地。池塘裏漂浮著睡蓮,夏日涼風習習,波瀾興起,伴隨幾許蛙聲,很是寫意。
每當此時,我腦海中立即湧現四個字:坐雨安居。
遙想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到了鹿野苑,重新找到最初追隨他苦行的五人,傳授四聖諦,得五比丘。又有富家子耶舍出家投奔,帶來五十四人,得僧團六十。每年7月,印度雨季來臨,連綿三月,一直到十月,不僅出行不便,還容易踐踏莊稼草木生靈,受人詬病,於是佛陀規定,這三個月僧人不分散,不遠遊,不行乞,不獨修,而是集中在一起,聽聞和修習佛法,嚴守戒律,彼此監督,互相學習,和諧相處,共同精進。
這就是坐雨安居。
坐雨安居的地點,往往距離人群集中的城市、村落不遠,鬧中取靜。第一次坐雨安居時,一些僧人負責行乞,其他僧人一起靜修,討回來的食物,大家共享,然後輪換。佛法傳開後,國王和富商,捐贈了美麗的園林——竹林精舍和祗園精舍,信眾們主動過來供奉食物,聽聞佛法,漸漸地,有了寺廟的雛形。
坐雨安居,可謂寺廟的前身。從此,僧侶每年集中三個月,有了固定的修行、布道場所。不過,在其初時,更像是一個佛學院,所有人如沐春風,如來,如去。現如今,則變成了豪華龐大的寺廟,僧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聚集在一起,一邊念經,一邊接受供奉,香火鼎盛。反而托缽、化緣的苦行、雲遊和尚,成了閑雲野鶴。
當年佛陀自己也是身體力行,除了坐雨安居三個月,也去遊走村落、城市,行乞的同時,弘揚佛法,也就是一種傳教行為。這既是自身的修行,也是宣傳佛法。需要主動接觸人群。雨季來臨,那麽就可以利用這三個月,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回想過去的種種,去體悟,去驗證。這是智慧的提升。可以說,是修和行的合一。從人群中脫離出來,又回到人群中去,而不是永遠偏居一處,獨善其身,或讓信眾前來,供奉香火,求神拜佛。
坐雨安居,愛其靜,愛自性,愛自然,愛大道,愛人物,愛生靈。如今,我們難以有每年三個月的坐雨安居,但在喧囂嘈雜中,靜下心來,在這樣的樹林裏、小池塘邊,即使待三分鍾,也可以找到那古老的坐雨安居:
撫今追昔,一刹那即永恒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