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cquired、WHatplus 特此鳴謝
封城,疫情已見曙光?在那段時間內,有些攝影記者和為疫情挺身而出的人們奔走在最前線,為我們留下珍貴的影像。
每一次快門,都是這座處於風暴中心的城市的一個剖麵——記錄下城市空蕩的街道,和裏麵的900萬人。
去年,春節期間搜集整理了100張疫情期間的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個不該被遺忘的故事。
從封城那天開始,整個武漢仿佛進入一場漫長的夢境。
街道空蕩,人跡蕭條,野豬在公路上奔跑。
人們為了防病毒,將塑料袋披在身上、罩在頭上,
裝扮成各種千奇百怪的模樣。
我們說,魔幻2020,每一天都在見證曆史。
但所有戲謔的背後,都是遮掩不住的悲愴底色。
// 組圖:被封後的華南海鮮市場大門口,有一名保安在值守。四麵狼藉,一片死寂。(攝影|梧桐記李豫廣)
// 1月23日,武漢封城,市內公共交通停止運營。一位地鐵工作人員正在粘貼告示。 (來源|米拍 攝影|王效)
// 疫情前期,市民在藥店排隊買口罩。(來源|中國人的一天)
// 武漢街頭,一個小朋友沒有防護服,裹著雨衣去醫院拿CT片。 (來源|人物 攝影|尹夕遠)
// 一名披著塑料袋的女子焦急地等在武漢中南醫院急診室門外。(來源|財新 攝影|丁剛)
// 「她的裝備像個大俠,卻無比絕望」。(來源|財新 攝影|丁剛)
// 武漢江邊,一位市民戴著口罩舞龍。 (來源|米拍 攝影|王效)
// 空蕩的武漢街道,兩名路人遙相而過。(來源|米拍 攝影|王效)
// 2月11日,一位外出的武漢市民。(攝影|王效)
// 藥房內,藥店店員黃豔華用塑料袋自製防護用具。(攝影|晏君)
// 組圖:火神山醫院施工工地,工人們短暫就地休息。(來源|長江日報)
// 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睡在地下車庫。其中有人用400塊錢在武漢熬了23天。 (來源|人物 攝影|尹夕遠)
// 2月25日,武漢大雪,雕塑也被人戴上了口罩。(攝影|陳卓)
// 口罩貓,搞笑又心酸。後被日本小哥做成了手辦。(來源|網絡)
// 2月16日,江漢路的一家超市門前,市民排起長隊。顧客需分批次進入,每半小時進入30個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 攝影|李雋輝)
// 2月17日,武漢對小區進行封閉式拉網排查。許多社區街道和小區用簡易擋板封住。透過擋板縫隙可以看到一位市民正在社區裏曬衣服。 (攝影|王效)
// 3月1日,東西湖常青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正在分發菜品。(攝影|晏君)
// 1月22日,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被大批前來就診的患者包圍。(來源|財新)
// 1月22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樓道內人滿為患。(來源|財新)
// 疫情前期,大量住不進院的患者在各大醫院門口徘徊,望著「床位已滿」的通知。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輸液室內擠滿患者。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醫院門外,住不進院的病患,與丈夫相對無言的絕望。(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護士從病人鼻腔中進行核算檢測采樣。(來源|長江影像 攝影|胡冬冬)
// 中南醫院門診搶救室,一個老爺爺在門口看著正在搶救中的老伴。(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疫情前期,患者家屬沒有正規的防護,隻能帶著不合格的口罩陪在患者身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病房門外,患者家屬目光焦灼。(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攝影|蔡小川)
// 隔離病房一角。 (來源|中國人的一天 攝影|陳卓)
// 一個被無數條針管包裹的重症病人。(來源|人物 攝影|尹夕遠)
// 同濟光穀院區重症監護室內的監控畫麵:當時ICU病床醫護配比是1:6,一位重症病人需要6個護士看護。(來源|人物)
// 1月23日,武漢封城第一天,86歲高齡的董宗祈教授全副武裝,開著電動輪椅,來到門診部坐診。(來源|央視新聞)
// 疫情初期,醫療物資極度短缺時,醫護人員用垃圾袋代替防護。(來源|網絡)
// 疫情初期,醫療物資極度短缺時,醫護人員用遊泳鏡代替護目鏡。(來源|網絡)
// 疫情初期,醫療物資極度短缺時,醫護們將防護服用紫外線消毒後重複穿。(來源|財新 攝影|蕭輝)
// 疫情初期,醫療物資極度短缺時,醫護人員用塑料袋套住頭部,權當防護。(來源|網絡)
// 高強度連軸轉後,醫護人員們就地休息。(來源|網絡)
// 醫護人員的麵部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深深的勒痕。(來源|中新網)
// 醫護人員被藥水浸泡脫皮的手。 (來源|武漢中心醫院微博)
// 早間查房時,醫生們努力透過滿是水汽的護目鏡查看一位爹爹的病例和診斷書。(來源|長江影像 攝影|胡冬冬)
// 一位醫護人員在工作的間隙穿著防護服,用兩個凳子半靠在牆邊休息。(來源|長江影像 攝影|胡冬冬)
// 2月1日,武漢市新華路體育場,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從直升機上搬運空運來的醫療物資。(攝影|賴鑫)
// 2月6日,一輛運輸醫療設備和工作人員的貨車抵達火神山醫院。(攝影|陳卓)
// 李文亮醫生去世當晚,兩名記者在病房前深深鞠躬。(來源|財新 攝影|丁剛)
// 2月7日,北京通惠河畔,有人在雪地裏為李文亮醫生送別,然後躺進雪地裏,親自化身一個感歎號。(來源|網絡)
// 後來再去惠通河邊看,有人給李文亮醫生寫信,為醫護們畫像,留下他愛吃的炸雞和車厘子。(來源|樓上322住的是馬冬梅家嗎)
// 武漢市民自發組織在武漢中心醫院門口為李文亮醫生悼念。(來源|邵念)
// 2月15日,甘肅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啟程前,女性醫護人員被集體剃光頭。(來源丨每日甘肅網)
// 2月17日,上海援鄂醫護人員在高鐵站與家人依依惜別。(來源|網絡)
// 2月18日,51歲的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新冠肺炎去世。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蔡利萍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追著車子奔跑。(來源|網絡)
// 除夕夜,150名解放軍醫護人員包機飛往武漢。(來源|人民海軍)
// 2月4日,武漢,武漢展覽中心內的床位。該中心被改造成方艙醫院,用於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來源|AFP)
// 組圖:2月4日,武漢客廳。加緊建設中的方艙醫院。(攝影|晏君)
// 各地援漢醫護紛紛趕來,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來源|財新)
// 2020年2月17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來源|新華社 攝影|肖藝九)
// 在方艙醫院裏讀《政治秩序的起源》的付先生。後這一幕被書籍原作者看見。很多網友見此景感歎,「閱讀是一所隨身攜帶的避難所」。(來源丨新華社 攝影|熊琦)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一位高三學生正在複習備考。 (攝影|陳卓)
// 方艙內,病人們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跳起廣場舞。(來源丨新華社 攝影|熊琦)
// 一位病人在病房裏對著陽光跳舞。(來源|中國人的一天)
// 一位醫護人員在防護服上寫「我要去看花」,春天真的來了。(來源|人物 攝影|尹夕遠)
// 武漢街頭,櫻花已開,樹上還掛著春節的喜慶。 (攝影|晏君)
// 3月5日傍晚,援鄂醫療隊的劉凱醫生在護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 (攝影|甘俊超)
// 組圖:3月7日下午5時,協和西院,一位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婦順利剖宮產。(來源|中國日報網)
// 3月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ICU隔離房裏,為了防止管道壓在病人身上,護士用手套吹成一個氣球,放在病人枕邊。氣球上畫了一張笑臉。(來源|中青報·中青網 攝影|李強)
// 3月8日,國際婦女節,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收到1500公裏外雲南花農獻的鮮花。滿滿1600盆康乃馨裝滿了整整兩趟列車。(來源丨網絡)
// 3月8日,東西湖鬱金香主題公園支援誌願者入園采摘4000多朵鬱金香,送給各援漢醫療隊。(來源|李佳)
// 3月8日下午,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批患者,正式休艙。(來源|中國日報)
// 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最後一批出院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排隊等待消毒殺菌。(來源|新華社)
// 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一名工作人員為大門貼封條。(來源|新華社)
// 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轉院病人拿著行李準備上大巴,即將轉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穀院區等醫院繼續治療。(來源|新華社)
// 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中)向醫護人員揮手告別。(來源|新華社)
// 3月10日下午3點半,武漢武昌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艙前與照顧她的醫務人員擁抱、告別。(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3月10日下午5點,武漢武昌方艙醫院,武漢方艙醫院休艙儀式。至此,武漢14家方艙,全部關門大吉。(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 / WHatplus(wuhan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