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的曆史,曾是戰國第八雄 zt

來源: yzout 2021-01-12 17:58: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920 bytes)

省會是一個省份的領頭羊,引領著全省經濟的發展,全省重要的政治機構通常也都設在省會。

中國的省份規劃有過很多次變遷,但省會城市卻幾乎都是在曆史上當慣了區域老大的城市。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 河北

在明清時期,河北省的省會一直在 保定,而河北省被稱為直隸地區。當時,直隸總督就在保定。

但是進入清朝末期之後,被迫開放了自己的國門,直隸總督一般會兼任北洋大臣。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保定仍是河北的省會,但是直隸總督需要在天津辦公。

到了清朝滅亡之後,北洋政權幹脆把河北的省會從保定遷移到了天津,就這樣,天津成了河北省的省會,而且長達10多年的時間。

到了1928年,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北平的地位下降,在此之前,北平一直是直轄市。但在此之後,北平成為了河北省的省會。

也就是說,北平做過河北省的省會。

但是僅僅做了2年,因為到了1930年,北平又一次成了直轄市,省會再次回到了天津。

5年之後,天津也成了直轄市,河北省的省會又一次回到了保定。

直到1968年,石家莊才成為河北的省會,並且延續到現在,也讓這個土味名字的城市成了 “宇宙第一大莊。”

01

古代,點錯了技能樹的中山人

石家莊的曆史溯源,那是一件long long ago的故事。一直向前數,可以直接翻到春秋時期鮮虞國(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鋪一帶)、鼓國(都城在今晉州城西)、肥國(都城在今槁城區城西南城子村一帶)。

不過,在春秋五霸爭雄的年月,鮮虞國、鼓國、肥國都是純粹的陪襯角色,齊國崛起打它,晉國崛起也打它。

總之,它們在大國的擠壓下,就沒啥存在感!直到戰國時期,這塊北方大地崛起了一個強國—— 中山國

中山這名字是不是聽著既耳熟又陌生?

耳熟就對了,人盡皆知的中山狼的故事,它的發生地就是中山國;

陌生也對,因為它根本不在戰國七雄之列。

中山國的建立者是少數民族——鮮虞人或者白狄人,所以,很長時間一直被排斥在中原文明之外。

換句話說:它不在戰國大佬們的朋友圈之內,大佬們開會啥的一般也不叫它。

不過,被大佬們選擇性忽視的中山國,非但不弱,而且很強:標準的五千乘大國,全盛期甚至是九千乘大國!

擁有這兵力,即使你無視我,卻不代表我不存在!中山在和燕、趙的交鋒中,一度不落下風,甚至被稱為 “戰國第八雄”

建立中山國的白狄人,因為地處北方,被中原文明稱為北狄,而他們曾經也是遊牧民族——“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可是,因為長時間和中原各國打交道,狄人被漢化的比較徹底,尤其是中山武公時代的中山國——從文化到禮儀製度,幾乎全都用的中原文明那一套,甚至還任用了很多漢人為大臣,比如樂羊的兒子樂舒就在中山國為將。

一句話說,這中山國從建立伊始,就表現得“開放包容”。

不光如此,更因為強鄰環伺,中山人的凝聚力非常強,曆經晉滅鮮虞、魏滅中山、趙立傀儡,卻能在中山武公手中立國、中山桓公手中複國,甚至怒修長城,與列強爭雄。這樣不屈不撓的中山國,必須點讚。

可隨後,中山國卻昏招迭出:為了虛榮,妄自稱王,絕交齊國;強敵環伺,卻窮兵黷武,在子之之亂中對燕國落井下石。

而最可惜的是中山國還點錯了最為關鍵的技能樹:

互相攻伐兼並的戰國時代,為了富國強兵,各國都開始玩“變法強國”,中山國卻玩了一把“儒墨強國”。

眾所周知:追求仁愛的儒家和墨家學說,當時在各國幾乎都沒市場,可在中山國被奉為治國之術。

這一下好玩了:別人都在磨刀霍霍的時候,中山國卻在“子曾經曰過:要有愛!”

不光如此,中山國甚至還開始了醉生夢死的風氣:一方麵“貴儒學賤壯士”,另一方麵“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

翻譯一下就是: 高談闊論最流行,慷慨悲歌吹牛皮!

據說,連貴族的寵物狗都戴著金銀項圈。

效果非常明顯,中山國迅速形成了“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於田”“兵弱於敵,國貧於內”的局麵。

這麽玩,用腳指頭想也知道結果:公元前296年,胡服騎射改革成功後的趙國吞滅中山國。

而中山國的前身——鮮虞,其核心政權所在地,就在今天的石家莊一帶。換句話說,兩千多年前的石家莊人,就是正宗的中山國人。

02

全國最配姓趙的城市

中山國歸了趙國,換句話說,以後就姓趙了,這是石家莊和“趙”姓緣分的開始,但卻不是結束,石家莊和老趙家,還有很多“不得不說的故事”。

石家莊有很多曾名用:東垣、真定、正定、恒山(郡)、常山(郡)……

其中,真定這名字來源於漢高祖劉邦,他曾經在此(時名東垣)平定陳豨的叛亂,後世更留下了“高祖北征滹沱河,平叛鏖戰留悲歌。東垣一朝改真定,千秋功業任評說”的詩句。

而就在石家莊被叫真定的這一年,真定人趙佗帶著他建立的南越政權對漢稱臣,接受了“南越王”的封號。

為安撫南越,漢文帝時在真定修建趙佗先人墓,派人守衛祭祀,後來這裏形成了一片村落,就是現在石家莊市區的趙陵鋪鎮。

東漢末年,這裏出了一位白馬銀槍的常勝將軍趙雲,他那句:“我乃常山趙子龍也”,讓曹操感歎:“昔年長阪坡英雄尚在。”

趙雲還以他善於擇主,一心追隨劉備,又謙虛謹慎的性格,成為了後世的完美武將。

趙佗的大義歸附,趙雲的擇仁而仕,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石家莊作為趙佗、趙雲的老家, 堪稱全國最配姓趙的城市

03

石家莊的由來

石家莊使用時間最久的名字其實是——真定,這名字從漢高祖時期一直用到雍正年間,因為避諱胤禛而改名為正定,前後整整用了一千多年。

以致於到今天,很多石家莊人還習慣管正定叫真定。

地處幽燕大地的京師真定府,位於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的交匯處,扼守著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牧馬的必經之地,人稱“三關雄鎮”,是中原的絕對門戶之一。

它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由明入清後,燕雲十六州的戰略位置下降,曾經威儀赫赫的真定衛、神武衛也已風光不再。而這,就為“石家莊”的逆襲,創造了條件。

但真正的逆襲來自於—— 鐵路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直處於溝通南北東西交通樞紐的正定迎來了兩條鐵路的建設。

1896年,清政府決定修建盧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山西巡撫奏請修建正定府到太原府的鐵路支線,與盧漢鐵路銜接。

為了減少在滹沱河上建橋的成本,兩條鐵路的交會點沒有選擇正定,而是選擇了 石家莊村

於是,正太鐵路東端的始發站便取名“石家莊站”。

正是這一站點的設立,讓石家莊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商貿集散地。“偉大的逆襲”之路開始。

如果僅僅是一條鐵路的站點,那也就普普通通,可不久之後,機遇又來了:1941年,石德鐵路又來了,這條鐵路,將京漢鐵路和津浦鐵路兩大幹線連接了起來。

曾經的小破站點,瞬間晉級成了兩大幹線樞紐。

後來在解放戰爭中,石家莊還是第一個以城市為中心的“根據地”,這“新中國搖籃”的政治意義,那就更不一般了。

這一下,“萬事俱備,啥也不欠!” 1968年,石家莊成功拿下河北省會寶座。

這個故事有沒有很眼熟?對, 河南鄭州也是這麽實現逆襲的。

04

今日石家莊

從1907年到1968年,短短幾十年,石家莊就完成了一次小村到中心城市的華麗轉身和大逆襲。

像不像暴發戶?很像!很多去過石家莊的人都有這種感覺—— 沒啥特色!城市建設沒啥特色,主體經濟沒啥特色,文化風貌也沒啥特色。

石家莊的成長蛻變過程太快,它跳過了市民文化慢慢發育成熟的階段,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積累,缺乏底蘊。

而這,導致它後來雖然規模不斷擴大、腰圍不斷膨脹,但城市文化似乎總是脫不掉城中村與工業家屬院結合體的底色。

石家莊沒有曆史嗎?

當然不是,比如東垣故城就是石家莊曆史的延長線,但如今卻隻有紙麵上的曆史,僅存的荒煙故壘也早已堙沒在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中。

就連當年石家莊村周邊那些老街區老建築,也都已被後來開發的商街取代。

尚且可以充當石家莊老城區的,大概也隻有正定縣了。

或許,這座新興城市不是沒有曆史,而是太擅長揮霍自己的曆史。

不過,或許有一天,石家莊會像當年的中山國一樣,會突然間涅磐煥發新生!

所有跟帖: 

想要在時間長河裏不被遺忘,每座城市都應有被保護的一片老城區。。。以講述它曾經的故事。 -玉珠- 給 玉珠 發送悄悄話 玉珠 的博客首頁 (536 bytes) () 01/13/2021 postreply 03:31: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