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

來源: YMCK1025 2020-12-17 18:33: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520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713)YMCK10252020-12-17 16:43:47

世界衛生組織(WHO)12月16日證實,國際專家團隊將於2021年1月前往中國,協助調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源頭。世衛專家組成員倫德茨(Fabian Leendertz)之前向媒體表示,此行目的是收集數據,為應對下次可能出現的疫情做好準備。

德國Biontech 製藥公司年底向中國交付5千萬劑新冠疫苗

  瑞典上訴法院駁回華為的上訴 ,德國大幅提高華為參與門檻。

 美東時間12月16日,ODNI的官方推特賬號引述戰略通訊主任阿曼達•肖克(Amanda Schoch)的話說:“今天下午,情報總監接到職業情報官員的通知,情報界將無法在12月18日的最後期限、遵照行政令和國會規定,提交情報界關於2020年美國大選的外國威脅的機密評估報告。”

    她還表示:“自大選以來,情報界已收到相關報告,但有些機構還沒有完成對報告的協調工作。”

    “情報總監致力於盡快向我們的客戶提供這份報告。”肖克補充說。

     彭博社、福克斯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報導說,情報界內部在對外國幹預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看法上,尚未達成統一意見。

  海外網12月17日電 據路透社17日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他確信新一任美國政府將恢複履行伊核協議承諾,並取消對伊朗的製裁。魯哈尼說:“我毫不懷疑,伊朗人民三年的堅持,將說服未來的美國政府信守承諾,打破製裁。”

    2018年,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製裁。但拜登日前提出,美國政府可能會重啟伊核

法國的馬克龍得疫病了,約翰遜已經得過了,歐洲三大國,就缺默克爾了

美國電商平台積壓(Overstock)的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帕特裏克凡?鰨≒atrick Byrne)發出的希拉裏犯罪新聞:

我代表FBI安排希拉裏受賄1800萬美元----“2015年12月1日FBI來找我說,我會為紐約聯邦調查局特工工作,這些特工有權把希拉裏搞臭,他們要求我為希拉裏收受賄賂提供機會”。根據伯恩的視頻,“希拉裏已經從土耳其拿到2000萬美元”。“這次他們對我說,希拉裏要從另一個國家政府收賄1800萬美元“。這群特工給伯恩派的任務是,”先和來自另一個政府的巴格曼做個朋友,然後要讓巴格曼和希拉裏,在一個房間裏單獨呆上10分鍾。“2016年1月14日,就在這個鹽湖鎮,伯恩把這件事情就辦成了。


三天之後,FBI的人又來了,讓伯尼把這件事忘了。為什麽呢?原來是奧巴馬給希拉裏設局,讓FBI找個機會讓希拉裏收黑錢,抓住希拉裏的小辮子,目的是希拉裏當上總統後,不能擅自改動奧巴馬的政策。完事之後,奧巴馬決定允許希拉裏參加2016年大選了,因此就派人過來讓伯恩閉嘴。


2018年 FBI的人又找到他,有個項目大概是幾十億美元,你也可以從中分得一杯羹,條件是2020的大選中,你要保持沉默。伯恩當時就明白了,這幫人要搞定2020年的美國大選,2020年肯定有事,所以他一直在等機會把這個事情公布於眾。

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科特斯(AOC)對媒體表示,現在到了現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應該下台的時候了。

她抱怨說,佩洛西沒有現實的替代方案,而民主黨內缺乏對下一代領導能力的培養,導致現在眾議院“幾乎沒有繼任選項”。

AOC聲稱,缺乏培養繼任者計劃的狀況,導致那些“才華橫溢的新移民”離開國會或以競選州級官員來替代。她強調說:“答案是我們需要轉移權力……以確保我們在民主黨內擁有權力移

這絕不是AOC反水,而是AOC覺得佩洛西和舒默不夠“左”

  林-伍德:川普拯救西方文明不是懦夫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著名律師林-伍德發推“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條推特。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是腐敗的,應該立即辭職。大法官布雷耶也應該立即辭職。
“他們是 “反川普者”,竭盡全力阻止公眾了解真相,就是川普總統連任。”

    他現在明白了最高法院為什麽拒絕德州起訴四個搖擺州選舉違憲的案子,那是因為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從中作梗。
    “腐敗與欺騙抵達了我們國家最有權勢的辦公室——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處。這是我們國家悲傷的一天,但也是醒來知道真相的一天。羅伯茨是最高法院在選舉官司上不作為的原因,其他人也參與了。”
    “我在討論8月19日的電話談話,電話上法官羅伯茨說,他將確保‘那個混賬東西’不能連任。羅伯茨在電話中與布雷耶法官討論如何把川普弄下去。”

    在這條推文之後,林-伍德律師又發文說:“我的關於羅伯茨和布雷耶法官的聲明的文件已經交由幾個第三方處理了。”
    “當一個人無法攻擊信息的時候,常常是信使遭到攻擊了。但是真相不能被否定,不能被破壞,我已經確認了那個真相。”

    在以上兩條消息之前,林-伍德律師曾經貼出另一條帖文表示,“我長期以來質疑‘約翰?羅伯茨’(這個名字)出現在愛潑斯坦的私人飛機名單上的問題。”

    很多網友跟帖了林-伍德律師的推文,其中不少人貼了一則帶有C-Span標誌的政府聽證會的視頻,裏麵一個證人正在轉述另一個法庭職員的話,這個法庭職員聽見了大法官們討論德州案子的情形。證人說,是羅伯茨以及幾個自由派大法官阻止了其他法官接德州訴訟案的決定。
    這則視頻中的證人所引用的法庭職員的書麵證詞也被一家保守派電台“HAL Turner”披露了出來。

    這段文字證詞寫道:“我是最高法院一個法官的職員,今天發生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事情。法官們在關閉的門裏麵大聲爭吵。法官們在一間封閉的關著門的房間裏會麵,這是他們的標準做法。通常他們是平和的,但是今天我們在大廳裏就聽見了他們的叫喊。他們見麵開會,因為他們不信任電話上的會議。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叫喊道:如果我們聽證這個案子,你能為暴亂負責嗎?不要告訴我布什和戈爾的案子,我們那時候沒有暴亂;你忘記了你在這裏的角色是什麽,尼爾(另一個大法官戈薩奇),我不想再聽那兩個初級法官說什麽了。我將告訴你們怎麽表決。”
    這個人的證詞還說:“托馬斯法官說:約翰,這是民主的結束。當他們離開房間的時候,羅伯茨、自由派法官和卡瓦納都帶著大大的微笑,阿利托和托馬斯明顯很生氣;而ACB和戈薩奇似乎沒有生氣。”

    政府公聽會上的證人說:“他(羅伯茨)說的是,他對做正確的事而害怕,這是道德上的膽小鬼……最高法院是正確與錯誤的最後仲裁者,是非的最後防線,他們沒有履行他們的職責。”

    此前,林-伍德轉推了一篇Richardon Post的文章,題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和最高法院妥協了”,內容大致如下。
    159名聯邦法官,包括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被中情局的秘密項目HAMR與PRISM非法監視。
    自川普上台以來,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沒有站在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一邊,而是一直站在全球主義利益一邊。
    現在是戰爭,所以我們要查清楚這個人類垃圾的衣櫃裏有什麽東西。

    約翰-羅伯茨已經(對外部勢力)妥協到了必須撤換他的地步。 國會有權根據第一條規定撤換犯有重罪和輕罪的法官。
    在愛潑斯坦的島嶼的罪行,通過非嬰兒出生地國家非法領養嬰兒,以及叛國罪都適用。 這還隻是一小部分。

    好消息是,由德克薩斯州提出、並由其他20個州加入的訴訟案件,被最高法院無情駁回,讓任何讀過憲法的人都瞠目結舌,也為川普總統打開了可能是他履行誓言的唯一大門。
    法院隻要履行其憲法職責,就可以避免接下來的事情發生。

    NSAM 57由約翰-肯尼迪總統於1961年發布,現在被川普總統激活,來扳倒CIA。

    肯尼迪的57號國家安全行動備忘錄直到寫完57年後才由川普總統在11月激活,這或許是一個有趣的數字巧合,而下麵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 特種部隊已經從國防部的黑客和奧巴馬派係的將軍的控製中轉移到了川普的白宮控製下
    – 國防部Deep State潛伏者Mark Esper–被解雇了
    – Chris Krebs,允許選舉舞弊發生的網絡安全黑客,被解雇。
    – 負責政策的代理國防部副部長 James Anderson博士、負責情報和安全的國防部副部長Joseph Kernan上將和國防部長的參謀長Jen Stewart被解雇了。
    – Alexis Ros被解雇。

    這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洗禮,這隻是即將到來的序幕。

    引用《叛亂法》、《國家安全法》第57條和《戒嚴法》是唯一的辦法,現在法院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無能和無法無天。
    把叛國者關進監獄,可以節省時間和金錢。不再縱容和縱容那些背叛美國的人。
    查封為與民主黨中情局共謀選舉舞弊的外國的所有資產,切斷所有援助和關係。

    聯邦法官、特工和檢察官(經驗表明會更多)不遵守法律,他們應該被趕走,不享受福利或公共服務,以及根據《美國聯邦法典》第18章第241/242條對他們進行起訴,以違反法律、侵犯公民權利的名義將其監禁。

    我們已經發現了越來越多關於Smartmatic和Dominion的實際文件,包括他們計劃和執行這一切的證據。

    鮑威爾律師有收據,甚至說出了係統設計和部署背後四個幕後黑手的名字。在事發之前,他們代表索羅斯/馬克思主義民主黨人黑了美國的大選。
    後來鮑威爾律師和總統一起觀看了大選當晚白宮 “SCIF”(敏感對比信息設施)的舞弊現場,因為選票被第三方和在本地選舉辦公室的國內敵人進行遠程 “切換 做了刪除和添加。
    從服務器信息追蹤到多國–其中有三個是中情局的地點和設備,牽扯出該組織與奧巴馬民主黨的選舉舞弊。

    麥金納尼中將和西德尼-鮑威爾在史蒂夫-班農的節目上透露,他們通過軍方情報部門的海妖(Kraken)程序,掌握了所有進出這些服務器的信息包,使他們能夠識別出叛徒的身份。
    第308軍情營可以獲取所有國家安全局的信息,追蹤民主黨犯罪策劃者和他們的同謀之間的通信,他們有國家安全局掃蕩所有叛徒之間的通信。
    最高法院本應該做好本職工作,本來是可以避免這一切發生的。
    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這將是一件好事。

    3500年後,他們仍然會寫下唐納德-川普拯救西方文明,就像他們仍然在談論大衛王拯救以色列一樣。
    
    兩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但在做神的工作時也不是懦夫。

維基解密16日又釋放出一批重磅文件,其中包括希拉裏電郵門事件、共和黨大佬麥凱恩事件、蘋果創辦人喬布斯患艾滋病的資料、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孌童集團、世衛組織刻意隱瞞大流行病的資料,以及阿富汗、敘利亞、伊朗和奧巴馬政府勾兌的詳細資料等驚人內幕。

川普總統尚未對赦免請求做出正式回應。不過早在9月份,倫敦一家法院的聽證會透露,川普總統有意赦免阿桑奇,條件是他需要提供美國2016年大選期間民主黨電子郵件被曝光的消息源。維基解密當時公布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19252封絕密電子郵件,內容包括民主黨設計誣陷川普、希拉裏與恐怖組織ISIS的交易往來等。

為什麽說特朗普會被刺殺?他到底都得罪了誰?
    中美企業峰會
                     作者 沈群
轉載於新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7346136179056&sudaref=passport.weibo.com
      
    像特朗普這樣的獨行俠,得罪人到底卻依舊我行我素,怎能逃此一劫?

     序言

    美國總統大選的近況國人盡知。連北京的出租車司機都知道:“美國總統受了欺詐,正忙著到處打官司呢!”——還有什麽能比這句話更能描述出一個法治國家的模樣?


    不錯。要說拜登已勝出,是因為他已經把核心內閣成員公布於世,把入主白宮起100天的施政計劃向媒體發布。同時,特朗普也已經讓美國總務署致函拜登團隊,告知特朗普政府已經做好準備,將啟動交接程序。


    但要說特朗普並未認輸,是因為他仍然在戰鬥。他的上訴正在進行,由朱利安尼、辛妮·鮑威爾和林伍德率領的三重律師團隊信心滿滿地整理著呈堂證據,誓言能證明此次大選民主黨的欺詐。如官司打到最高法庭,判決的天平肯定偏向特朗普有利的一方。而一旦證實選票欺詐,大選結果肯定被推翻。特朗普就連任成功。
    不管這部已經造成美國極度分裂的“好萊塢大片”如何推進,從現在到明年一月二十日新總統就職典禮前這近兩個月的時間裏將會展現它的終極衝突。
    現在是暴風驟雨前的寧靜。但全美國的人都相信最終結果出來的時刻就是美國內亂的開始。而且那時也一定會發生武裝衝突。因為在美國有三億人民三億槍,而且都是合法持有。


    這裏還可以補上一個令人細思恐極的事實——加州和德州多地槍店的子彈現已售空。你相信這些武器裝備都隻是用在家裏防禦的嗎?


    尤其是如果特朗普翻盤上位,那些不願再忍4年的人,平時就要打砸搶燒的人甘心隻做和平抗議嗎?那些被特總點名要送進監獄的人會束手就擒嗎?


    再說明確一點,有過多次刺殺總統曆史的美國,會發生特朗普總統遇刺案嗎?  
    
   本文要解析的就是特朗普已經得罪了什麽人,和他是否可能被刺殺。

     特朗普都得罪了什麽人?

    01、他與民主黨利益集團,那個影子政府不共戴天

    作為一個政治素人,特朗普其實得罪了所有職業政客。也就是所有所謂“建製派”人物。因為他與這個“製”本無源。而他也不顧及那些體製中人已有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麽基辛格博士說他是一個“劃時代人物”。


    舉一個例子,特朗普兌現他在2016年競選時提出的承諾——要限製美國國會議員的任期,並在2019年8月采取了實際行動。開始為修憲限製議員任期而征集民眾的簽名。


    美國參眾兩院的議員雖然每個任期都有年限,但具體到每個人都是可以無限期L任的。事實上每次競選中也都有90%左右的議員會L任。所以出現了很多終身議員。特朗普認為這種製度滋生腐敗,已經對此批評了多年。
    特朗普這一舉措當然是捅了馬蜂窩,不但民主黨反對他,共和黨大量議員也心存怨恨——你這不是要砸碎我們的鐵飯碗嗎?而那些全家吃政治飯、代代吃政治飯的世家更是對其恨之入骨。比如克林頓家族、布什家族等等。這次前總統小布什(本是共和黨總統)在大選前就為拜登站台且選後又第一時間祝賀拜登當選,就有這層背景關係。


    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看到一批共和黨高官反水力挺拜登,包括羅姆尼、盧比奧這些重量級參議員等。
    特朗普上台後大刀闊斧、做事快刀斬亂麻。他誰的麵子都不給,一心一意做事情。他不像傳統政客那樣搞政治交換,破壞了多少年美國政壇的潛規則,這怎能不讓佩洛西等一片眾議院大佬怒火中燒?


    更為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作為現任總統,特朗普經常在大型公眾場合指名道姓地說誰誰應該被關進監獄。如克林頓家族他就不止說過一次。你說這不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02、跨國財團和矽穀巨頭大多視他為死敵

    特朗普雖然在2017年底推動通過的減稅政策使大部分美國中小公司受益,但他極力推行的製造業回歸和跨國企業的海外資產回國卻著實要了一大批跨國財團的命。
    今年5月,他就語出驚人,威脅要對在美國境外生產商品的美國公司征收新稅,而美國之前的稅製是海外收入隻有匯回美國才需要繳稅,如果留在海外則無需繳稅。特朗普這次卻十分堅決——“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100%的產品才是正確的方式”。他還同時威脅對跨國財團所有的海外收入征稅。
    有統計表明,美國的跨國企業目前共有26000億美元存在海外銀行,光蘋果公司一家就有2520億美元。
    特朗普的這種做法對所有跨國財團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貿易戰帶來的關稅上漲已經讓這些企業不堪重負,如果還要直接對其海外收入征稅,這些財團的利潤就會巨幅縮水。而更可怕的是,征稅就意味著國家查賬,跨國財團在進行海外擴張時候的一係列不符合美國法規的事就會昭然天下。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幾乎所有的跨國財團達成共識——一定要把特朗普拉下馬。為讓其滾出白宮,他們不惜采用一切手段。這就是為什麽推特、臉書包括穀歌這樣美國頂級媒體平台公然違反新聞自由,一邊倒地建立了反特朗普的政審機製——對總統的言論進行封殺,而對拜登的醜聞進行屏蔽。
    跨國企業的這種反特朗普勢態從這次大選中他們給拜登的募捐也可以看出。拜登一邊倒地得到了微軟、亞馬遜、臉書、穀歌、蘋果、摩根等財團的支持,而特朗普的所得卻非常有限,隻有兩家航空公司和兩家本土銀行的少量支持。
    華爾街的金主、大鱷也不例外,索羅斯甚至公開喊出願意花一百億美金把特朗普趕下台。

   03、 被特朗普所痛恨的社會組織

    民主黨一貫縱容的Antifa(反法西斯行動)組織參與並直接推動了一係列暴力抗議行動。今年被特朗普首次定性為美國的恐怖組織。這意味著他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對其成員實施抓捕。
    另一個是因黑人弗洛依德被警察跪死而在今年風起雲湧的組織BLM(黑命貴),他們在美國上百個城市打砸搶燒,並四處噴塗“BLM”標誌。特朗普對他們在紐約大街上的噴塗行為稱為“仇恨的象征”。
    今年九月,當一名黑人對兩個洛杉磯警察進行槍擊後,特朗普兒子更公開聲明“黑命貴”是“馬克斯主義的恐怖集團”,是“美國的危險”(《美國太陽報》2020.9.14)。
    當民主黨眾多高官對黑命貴運動下跪,並力主削減警察經費時,特朗普旗幟鮮明地力挺警察,強調“法律和秩序”。並發布總統行政命對破壞美國曆史雕像的人實行抓捕,最高可以判刑十年。
    這一係列言論和舉措激怒了黑命貴的領導人,他們已經不失時機地展開反撲。本月14日在首都華盛頓的萬人挺川大遊行中,他們就在人流高峰過去時的傍晚,在多地對力挺特朗普的遊行人士襲擊,造成多個流血事件。
    最近,當美國總務署署長墨菲因沒有及時向拜登團隊開放政府交接也遭到死亡威脅。
    這些遍布美國各地的亡命徒加上背後支持民主黨金主的出資,會使特朗普總統的生路充滿風險。

   04、因特朗普而丟掉飯碗的政府人員

    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完全沒有政客的圓滑,有的隻是企業老板的果決。
    不要說做事理念稍有不合,就是跟進行動稍慢都會被馬上辭掉。那怕當初是自己親手任命的高官。FBI中情局長科米(James Comey)、國防部長艾斯帕(Mark Esper)、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等一批部級幹部就未能逃脫此運。
    另有一大批人則是在預感前途不妙,沒等特總裁人時就自己先請辭的政府官員。
    特朗普這四年不停的動作中累積下無數個人的恩恩怨怨。
    除了政府高官以外,美國中下級的公務員也普遍對特朗普心存怨恨。道理非常簡單,與民主黨不同,特朗普的理念是小政府,大力削減公務員的職位。這使得特總上任第一天就動了一大撥人的奶酪。
    舉例來說,奧巴馬的白宮工作人員的年薪總額為6090萬美元。與此相對應,特朗普的白宮工作人員的年薪總額為3580萬美元,節省了2510萬美元。與此同時,再看同樣的第一夫人服務團隊,奧巴馬夫人的團隊是44人,而特朗普總統夫人團隊隻有5人。  
    
    總而言之,特朗普直來直去,行動果決,破壞了太多的老規矩,同時也就斷了太多人的官路和財路。

    05、特朗普和美聯儲交惡

    美國聯邦儲備係統(The Federal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The Fed),負責履行美國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於1913年成立的美國經濟核心機構不是美國政府聯邦所有,而是一個地道的“私企”。
    控製和擁有美聯儲的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包括洛克菲勒家族等在內的美聯儲七大家族。(也有一說法是十大家族)。這個私人財團背景深不可測。世間普遍的看法是共濟會掌握的利益集團。
    每一次他們對美國銀行利息的調漲和下跌都直接影響著美國的股市和諸多行業的興衰。
    特朗普不僅違反總統行事慣例強硬幹涉貨幣政策,還為保股市的利好而出麵單挑美聯儲的漲降息決策,而且經常擅自發布利好利空消息,這不按規矩出牌的方式直接影響了美聯儲的盈利規劃和權威性,這怎能不招至這些金融大佬的怨恨?

   06、特朗普視美國主流媒體為敵

    CN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等,這一係列在美國一言九鼎的主流媒體多少年來已成為公信力的代名詞。
    它們不畏權勢,挾持著美國先賢給予他們的三權分立之後的第四權——媒體監督權,他們敢於揭露和砰擊這個世界上一切不入他們法眼的人和事。
    但當特朗普橫空出世後,這些被稱為無冕之王的記者就真正遇到了天敵。
    多少年來,有哪個總統敢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指著記者的鼻子說:“fake news!”(假新聞!)但這種斥責對特朗普來說卻是家常便飯。
    特朗普和主流媒體關係不好,是因為媒體在他這個政治素人身上發現太多不正確的地方,並毫不客氣且不失時機地進行惡評。但同時也因為特朗普根本就不待見這些媒體。他也覺得他自己不需要這些媒體,他自己就是媒體的競爭者甚至捕食者,因為他的推特賬戶有8000多萬粉絲。他可以隨時用推特與公眾聯係。而事實上他也真是一個發推狂人,夜裏兩三點還常常發,而且一天可以發30多條。
    “fake news”,這個特朗普對主流媒體的蔑稱現在已經成為川粉們的共識。這也使得原本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喪失殆盡。
    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特朗普的實誠和其他政客的虛偽都是自己親眼所見,所以不管哪個媒體說特朗普的不是,那就當然是“fake news”,根本不值得一看。

   07、與大學知識精英互不買賬

    你可以隨便抓一個美國大學教授去聊特朗普,90%以上的人都會對總統嗤之以鼻。除了那標準的搖頭無耐以外,就是嘲諷和不屑。我去年就和一位資深奧斯卡獎得主的教授談起特朗普,他給出的已經算是非常委婉的評語讓我一生難忘:“he is incredibly unpredictable !”(他這個人難以想象的不靠譜!)
    美國大學的知識精英一直扮演著美國社會政治正確的代言人,他們縮在自己的象牙塔裏,精確地評判著那怕是一個微小的社會事件和公眾人物。這些人中也有相當一批把自己當成人間正義的化身。
    而不管不顧、我行我素的特朗普入主了白宮,那種成功人士都有的、深入到骨子裏的自以為是,加上從不自謙的說話風格讓知識精英們看著從頭到腳都是政治不正確。他們甚至很多人都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個事看成是使美國蒙羞之事。
    而特朗普卻不把這些知識精英的警告和批評當一回事。說實話,有多少在社會上闖蕩成功的企業家會從心裏真正在意一個學究的言論?
    所以當曆任美國總統如果去美國大學演講時,總是會選擇哈佛、耶魯這類頂級名校。而特朗普在這些地方是不受歡迎的。他能夠選擇的隻有軍校。今年出席的就是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隻有在這樣的地方他是有市場的。

    08、特朗普對盟國也多有得罪

    高舉“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大旗,特朗普一意孤行地闖蕩國際社會。不僅對中俄這樣的對抗國家劍拔弩張,就是對加拿大、德國這樣的傳統盟友也毫不客氣。
    特朗普的外交談判不是協商,而是以大欺人,通常就是告訴對方自己的主張,強行讓對方接受。或者他頂多給對方一些解釋,但卻根本不給商量的餘地。這使得多家盟國心生不滿,首腦們也感覺受到了羞辱。
    譬如美加關係,兩國的首腦會談是定好的對等進行——這次在美國,那麽下次就在加拿大。特朗普上任後要處理北美貿易協議的問題,當時正輪到應該去加拿大談。但特朗普完全不守規矩,對特魯多說兩天後到美國來談,否則就單方麵提高關稅。弄得特魯多乖乖地跑到華盛頓來。臨行前他接受記者采訪還說不會接受任何不平等條約,但到了白宮就沒了聲音,按照特朗普的要求簽了協議就走了,沒有發出一聲不滿和反抗。
    特朗普敢於這樣做是覺得美國多少年來與盟國的合作一直吃著虧,這回輪到他當政了,就要為美國主持個公道。
    與德國談判也是如此,特朗普要求幾個歐盟國家大幅增加預算承擔美軍在歐洲的協防。他說美國的軍事預算已到國家GDP的3.4%,而德國才不到1%。按這樣的比例讓美國的來承擔歐洲的防務,是對美國納稅人的不公平。默克爾灰頭土臉也沒脾氣,最後隻好對歐洲盟友說:“也許我們要適應一個沒有美國的歐盟。”
    於是當美國大選由美聯社報出拜登獲勝時,特魯多、默克爾,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都忙不迭地向拜登道賀,我相信那是出於真心而非僅僅是禮節。因為他們期待著自身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多的保證。

    09、退出並抽空了一大批國際組織

    二戰以來,美國憑借其國際領導力和經濟實力,發起並資助著幾乎所有世界主流國家的國際組織。雖然G7國家也多在其中,但從所交納的會費或所承擔的經濟責任上來看,跟美國都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因此美國一旦退群,很多國際組織立刻麵臨生存危機。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今年疫情後特朗普下令美國退群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她上一財年(2018-2019)的預算是44億美元,而來自美國一家會費和捐助就5.9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額的13%。也是全球最大的出資國。
    然而更典型的是特朗普退出的另一個國際組織——“巴黎氣候協定”。在那個原定的協議中,發達國家要資助發展中國家。美國一家要承擔100多個簽署國總額約1000億美元中75%的費用,即約750億美元。這個已經簽署的協議被特朗普揮刀斬斷了。一個組織原計劃75%的經費突然就沒有了,那還不是名存實忙?這個組織能不恨他嗎?
    說到這裏你也許就明白為什麽有一段時間特朗普的一句名言被國際社會像笑話一樣流傳——“美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特朗普從一上台開始就退出的一係列國際組織包括TPP、聯合國人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等,不知情的人隻是從表麵上看,知情的人才能從經濟上看。但不管怎樣看,美國的退出也都斷了一批人的財路。輕則導致這些機構的經濟困難,重則導致他們的生存危機,你說他怎能不招人恨?
    

      貳:為什麽說他可能被刺殺?現實性究竟有多大?

    作為一個劃時代人物,特朗普恐怕是曆史上得罪人最多的總統。他不僅得罪的人在全美國,而且也在全世界。說句不開玩笑的話,現在的世界,恐怕很難找到一個人會有這麽多人正算計著要他的命。
    刺殺總統在美國也不是什麽新編的劇情。這事古已有之,而且屢次發生。在美國這個人人可以合法擁槍的土地上,行刺並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不要說這樣一個斷了這麽多人財路官路的總統,就是得到90%選民擁戴的裏根總統還不是被一個精神病人開槍行刺?隻是裏根福大命大而已。
    像特朗普這樣的獨行俠,得罪人到底卻依舊我行我素,怎能逃此一劫?
    可以想像的是,當他有一個容易被刺客下手的行程被公布,刺殺方案就會被策劃,甚至不同組織的暗殺人員多得都可能為這個共同的目標而撞車。看一看今年美國黑命貴內亂時有多少槍擊案你就知道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現在的問題是——刺殺可能成功嗎?
    可能。也不可能。原因如下:
    說不可能是因為今天美國總統安保措施是曆史上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這裏讓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美國曆史上最經典的總統刺殺案。
    一是1865年4月14日,華盛頓福特劇院,林肯總統在看戲時被一位名為約翰·布斯的演員闖入沒鎖的包房,近距離從腦後被槍殺身亡。當時林肯僅有的一位保鏢因喝醉酒而癱在包房外的走廊中。
    ——這種劇情當然不會重演。
    另一個則是在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達拉斯遊行的隊伍中,坐在敞蓬轎車中被一位前海軍陸戰隊槍手從高樓上射擊中後腦而身亡。
    ——這種劇情也很難再發生。
      因為現在總統可能經過的公共場所,所有在製高點可能進行槍擊的位置都已有安保措施處理。更何況現在總統的座駕已經是今非昔比。這裏我們就要介紹一下並不廣為人知的特朗普座駕的各種功能。
    先說防禦功能。這架代號為“野獸”的凱迪拉克轎車其實就是一輛堅不可摧的坦克。它價值150萬美元,重量達2萬磅(約九噸)。不僅可以抵抗防彈、抵抗任何化學武器,而且可以躲避催淚瓦斯襲擊甚至核武器。可以對抗危機的措施比我們能想像的還多。
    車內配有夜視係統,同時它能夠釋放機油,讓後邊追趕的車打滑翻車。如果所有這些策略都失敗,即便攻擊者已經貼近車身,也無法打開車門。同時它還可以向任何試圖進入車內的人發出衝擊電波。這足以消除任何對總統的潛在危險。
    與此同時,車內有一個特殊的按鈕,隻需一按,車就可以完全封閉。而這個按鈕隻有總統能夠按。從而形成100%的密封環境來保護車內的人。同時,車的油箱設有特殊的裝置,可以防止任何情況下爆炸。車內還有最先進的通訊設備。可以直接撥打五角大樓和副總統的電話。
    除此之外,車內還有輸血用的血袋,裏邊裝滿總統自己的血漿以備急需。
    說“野獸”像坦克,還因為它也能夠進行攻擊。車中備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前排座椅下的霰彈槍以及車輛頭部的前置大炮。如果總統車隊遭遇危機,前置大炮可以發射炮彈催淚瓦斯以驅散接近該車恐怖行動。
    這就是為什麽了解了總統座駕的各種功能你就會理解為什麽11月14日華盛頓萬人挺川大遊行的計劃公布於世後,明知反川組織也必會前來與遊行隊伍發生激烈衝突,特朗普還敢提前發推,說自己會出現在遊行的人群中。
    那麽如此安保及設施,就能夠確保特朗普免於被刺殺嗎?倒也未必。因為特總是一個性情中人,而他又極喜歡與公共親近。所以百密一疏,如果他一時性起,跳出已經設計好的全套安保體係時,還是有可能遭遇不幸。

    結束語

    2020年大選,特朗普仍未認輸。從他幾小時前(11月27日)發出的推文來看,他仍然在戰鬥——當選總統拜登隻有證明他獲得的8000萬張選票“不是通過欺詐或違法獲取的”,他才可以“進入白宮。”
    但不管怎樣,在未來的50多天中特朗普將迎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而這一場已經導致美國深度分裂的大選也將呈現最終的結局。
    美國曆史、世界曆史將怎樣被書寫,我們拭目以待。

所有跟帖: 

我原來聽說 -七彩奶油- 給 七彩奶油 發送悄悄話 (497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22:36: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