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要反毒雞湯?

來源: 都是國貨 2018-07-12 08:31:2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155 bytes)

我們為什麽要反毒雞湯?

布洛芬

手機裏頭有個微信親戚群,有近30位成員,兄弟姐妹與叔嬸舅姨各占一半,後者是這個群裏最為活躍的用戶。除了逢年過節會出現的一些微信紅包和中老年表情包,出現最多的便是父輩們所轉發的雞湯文鏈接。

 

這件事本身其實無可奈何,現如今父輩對於網絡有著不輸青年的興致和使用時間。今年3月,社科院與騰訊聯合發布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中指出,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的7.72億網民中有10.4%的逾50歲中老年人,比2016年上漲了1%,中老年人已然成為增長最快的網絡群體。而中老年人網絡用戶最愛的內容便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共有76.5%的中老年用戶瀏覽過這一主題。

(www.199it.com/archives/701688.html)

 

而對於青年網絡主力軍而言,2015年底所掀起的“反心靈雞湯/毒雞湯”熱潮似乎歸化了一大批用戶,儼然站在了中老年用戶的對立麵。我們似乎早已忘記自己也曾靠雞湯進補的青蔥歲月,隻可惜毒雞湯的盛行也開始引發問題。

 

 


文/布洛芬

 

 

還記得那個喝馬桶水的故事嗎?

 

名人XXX在年輕的時候曾做過刷馬桶的工作,為了逼迫自己對工作保持宗教般虔誠的信仰與不遺餘力,在每次洗完馬桶之後都會舀一杯馬桶水喝掉,最終依靠著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成就人生。

 

最廣為流傳的版本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日後成為日本內閣大臣的野田聖子(Seiko Noda),而希爾頓酒店的創始人康拉德·希爾頓(Conrad Hilton)和鬆下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在這個故事的其他版本中,也都喝過馬桶水。

 

2015年初,江蘇某食品公司在入職培訓時如法炮製,真的要求員工喝下自己洗的馬桶水,給這份雞湯帶來濃濃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與餿味。

 

在故事的多個版本中,(左起)野田聖子、希爾頓、鬆下幸之助三位成功人士均喝過馬桶水。圖源:Pinterest

 

上世紀末,兩個美國人在佛羅裏達成立公司開始出版名為《心靈雞湯》的係列書籍,截止今日這一係列已經超過了250本書,經40多種語言翻譯傳遍世界。這些書所宣揚的價值觀一直在發生各種變體,從各種生活哲理小故事到真偽難辨的名人軼事,一碗碗雞湯溫暖著一顆顆迷惘、脆弱的現代人疲憊心。昨天漁民在海邊再次遇到了富豪,今天方丈又在往杯子裏倒熱水教你放下,明天俞敏洪還有10個忠告要送給年輕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湯中亦有黃金葉,一篇奶文緩千愁。當感動被受眾誤解為自我感動,這類文本就招致了所對應的“標準讀者”,一個具有特定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自覺主體。這種自我感動,也許便是米蘭·昆德拉口中那“使刻奇成為刻奇”的東西。

 

《心靈雞湯》係列書籍的作者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馬克·維克多·漢森(Mark Victor Hansen)。圖源:radiopublicity

 

今年一月份的《心理科學》雜誌刊登了雲南師範大學朱海燕等人的一篇研究報告。研究人員隨機選取了132名某大學在讀本科生,將他們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10則約1000字的財經報道材料,實驗組則給予從《心靈雞湯》、《讀者》、《意林》中選取的10篇體現人與人相互幫助的心靈雞湯故事,字數相近。根據溫度隱喻理論:溫度冷暖的具身體驗與抽象的人際情感之間存在隱喻映射,被試對外界的溫度體驗與他對人際情感的感受有正相關聯係。

 

實驗在窗門緊閉、無陽光直射的12度室溫房間中進行。對照組和實驗組同時閱讀自己手中的材料,之後對周圍溫度作出估計,同時還要對工作人員對人格品質做出自身判斷。

 

結果不出所料。實驗組對室溫做出的估計明顯高於對照組,且更傾向於認為工作人員擁有慷慨、樂觀、幽默等積極人格品質。心靈雞湯被證明的確具有增補“心靈”的效益,並非一無是處。

(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KX201801017.htm)

 

溫度知覺實驗中,兩組對室溫估計值的比較結果

 

心靈雞湯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告訴你隻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另一種告訴你隻要能看得開放得下,就已經等於成功了。然而最初出版心靈雞湯的那家公司早已在10年前開始產品多元化,轉而開始賣狗糧,商業社會中總有人躲在暗處借力打力。

 

回顧曆史我們往往能發現,階層的流動性是很容易在和平年代中停滯的,而一旦社會管理機製沒有跟上步伐,就會發生階層板結,日漸明確的“二代”概念便是對此的一種調侃,物質生活上與生俱來的不平等越來越難以彌補。而在群眾的道德主義情感中,我們麵對難以逾越的物質鴻溝,則越來越傾向於在精神性的事物上找尋平衡乃至超越。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主流影視劇(瑪麗蘇題材除外)中的富人,常常會以“為富不仁”的形象出現;撰寫成功學書籍的人,往往不太“成功”。這無疑使得大眾產生了一個共同的需求——在米醋茶鹽中找尋精神慰藉。而有需求,就會形成市場,有市場,也就催生了“騙子”。

 

截圖自電影《甲方乙方》

 

拿下文這個雞湯故事來舉例。1953年,一個研究團隊對耶魯大學的畢業生做了一個抽樣調查,詢問他們是否寫下了未來的人生目標。20年後,研究人員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曾寫下人生目標的學生(占比3%)所積累的財富,比剩餘97%的學生積累的財富總和還要多。

 

這是一個倡導樹立人生目標的雞湯文,流傳甚廣。2007年,美國《快公司》雜誌撰稿作家勞倫斯·塔巴克(Lawrence Tabak)想要了解這個研究是否真的展開過,通過多方調查,卻發現找不到任何資料證明這個實驗真實發生過。

(www.fastcompany.com/27953/if-your-goal-success-dont-consult-these-gurus)

 

心靈雞湯們津津樂道地向大眾傳播令人奮發向上的故事,卻從不探究它們的真假。比如一句常見於各種雞湯匯總中的話語:“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傳聞這是阿裏巴巴在紐約上市時馬雲所說的名句。這使得馬老板隻能在微博上辟謠: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你還是愛答不理。

 

為了確定這句話是不是自己說的,馬雲坦言還去查過上市時自己的講話記錄,隻可惜發現沒有這句。圖源:dailymail

 

但對於讀者而言,故事的真假似乎並沒有那麽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自我感動形式的自助。正如英國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布萊爾思(Stephen Briers)所說:麵對複雜的現代社會,人們找到了勵誌心理學這種刪繁就簡的方法。它輕描淡寫地把意見、意識和可靠的事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給讀者一種強大的自我安慰。

 

然而,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布裏埃爾·厄廷根(Gabriele Oettigen)在研究了積極思維20多年後指出,那些心靈雞湯有著明確的反作用:當人們不停幻想一個積極的未來時,這個未來會被我們誤認為已成現實,我們也就不再會去為之努力奮鬥了。就像謊話說多了,你自己也會信以為真。

 

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可笑的世界,可是有幾個人笑得出來?

 

圖自《馬男波傑克》

 

毒雞湯的支持者似乎可以笑得出來,盡管很難否認這還是一種苦笑。

 

2015年11月,滑鐵盧大學的心理學家戈登·佩妮庫克(Gordon Pennycook)發表了一份實驗報告。該實驗通過845人的樣本測試得出結論:更容易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表鼓舞人心的名言雋語的人,往往反思能力較差,且認知能力較低。這一實驗結果經國內某些媒體的再表述,則成了當時一篇網絡爆文的標題——《心理學家:經常在朋友圈發雞湯的人智商低》

(journal.sjdm.org/15/15923a/jdm15923a.pdf)

 

 

這是2015年末在國內社交媒體上興起的“反心靈雞湯”熱潮中的一朵小浪花。心靈雞湯雖然能暫時溫暖心靈,為讀者注入一針正能量,但無疑也是對現實的一種過度美化。有一種言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信奉鈣片文化的社會中,不管什麽病什麽災,吃點鈣片就好了,一片頂過去兩片,一片不夠再吃一片,今天吃明天好。

 

雞湯無法改變生存技能與客觀現狀乃至命運,但卻能輕而易舉改變情緒,虛妄的滿足感是急功近利的產物,這正是雞湯最為荒謬的地方。客觀來說,心靈雞湯並非大補的湯劑,充其量隻是一片文化口香糖。

 

在形式上,毒雞湯無疑是模仿心靈雞湯的,而這種模仿同時也是一種解構,乃至反諷。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從雞湯到毒雞湯,從自我感動到自我矮化,我們所看到的是一係列“生活的真相”,這整一個過程,是一個關於自我身份建構與主體性表達“絕望”的心路曆程

 

心靈雞湯是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而毒雞湯又何嚐不是?我們以毒雞湯這種粗暴且不加修飾的方式來消弭炮彈外的甜蜜糖衣,強暴自己的進取心。而這種對現實的去詩意化表達,對自己的刻薄與貶抑,實則是在想方設法地讓自己拋卻粉色幻想與多愁善感,以毒攻毒地讓自己直麵魯迅筆下那”慘淡的人生“。

 

從這個角度來說,毒雞湯也是一碗雞湯,隻是更為辛辣罷了。

 

俄羅斯漫畫家Gudim作品

 

更為不可取的是,我們的本意隻是通過有意凸顯、甚至誇大現實世界中不盡如人意的欠缺,以此來對抗心靈雞湯自我麻痹的情感模式。但如果回頭細想,這種自嘲式的賣弄與戲謔,實則會步步加深自己的聽天由命。

 

英國哲學家西蒙·克裏奇利(Simon Critchley)認為學不是以奇跡開始,而是以失望告終。除此之外,他還認為那些消極的笑話可以被看成是社會壓抑的一種表征,告訴我們很多關於自己到底是誰的真相。在接受與傳播毒雞湯的時候,我們同時也承認了自己已經成為那些默認社會關於強者遊戲規則設定,那些我們不想成為的人。

 

在習慣麵對失敗之後,我們也常常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心態。這一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1967年研究動物行為時提出。這一經典實驗是這麽進行的:實驗人員將狗關進籠子,在蜂音器響起的同時給予籠子中的狗電擊。多次電擊後,實驗人員將籠門先給打開,然後再啟動蜂音器。此時籠子中的狗不但不逃離籠子,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先躺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pdfs.semanticscholar.org/2c74/5146c275e0697087d9fe2ab52571fbdc8505.pdf)

 

圖源:Pierre Gleizes / REA / Redux

 

後期塞利格曼在人的身上進行了習得性無助的類似實驗(當然不會是電擊),事實證明我們人類也存在這一特殊的心理狀態。而過度的毒雞湯攝入,無疑等同於一次次我們給予自己的“電擊”。

 

如果毒雞湯會導向這一消極的結果,我們很難說這比心靈雞湯會好多少。

 

所以,經由上文的論述我們認為:無論是心靈雞湯,還是毒雞湯,都不宜飲用過度。

所有跟帖: 

任何東西如果不經過獨立思考,照瓢畫瓜都會產生誤導 -七彩奶油- 給 七彩奶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2/2018 postreply 20:09: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