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的結局

來源: YMCK1025 2017-12-29 07:25: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685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7-12-29 12:00: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村裏的計生員老了

 

新浪·看見

攝影 | Stamlee 編輯 | 馬俊岩 新浪圖片出品

從1980年到2015年,中國實行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

政策背後,是一支強大的計生隊伍,其中鄉村計生員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群。

他們為執行計劃生育國策工作了幾十年,曾經扒房牽牛、強製人流。

政策的變動,成為他們命運沉浮的一部分。

如今,他們老了,正在退出曆史舞台,很多人在困苦、孤獨和委屈中艱難度過餘生。

這是我在雲南的大山裏遇到的7位鄉村計生員的故事。

背對著鏡頭的是其中之一——嚴文獻。

嚴文獻在村一級計劃生育宣傳員崗位上工作了27年,曾是昆明市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

現在村裏關於計劃生育的宣傳標語已經很少見,這是他當年寫下的。

相關文件顯示:“2005年年底,國家、省、地、縣、鄉級人口計生工作人員50.9萬人,總編製數42.3萬個。

另外,約120萬名村級管理員(服務員)和600萬名村(居)民小組長承擔村級人口計生工作。”

如今,嚴文獻還保留著很多當年的照片、筆記,以及一些罰款收據。

跟全國承擔村級人口計生工作的數百萬人一樣,他沒有編製,退下來後沒有任何津貼和補助。

嚴文獻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已經有很多年,現在跟雲南大山裏的其他農民一樣,以種洋芋為生。

他幹起農活來已經力不從心,但到了收獲洋芋的季節,他也不得不趕上馬車,

和鄰居家的小夥子一起搭伴進山,來回路上要花兩個多小時。

劉山,1994年當上計生員,一幹就是十年。

年輕時,他覺得就像計劃生育國策提倡的:生兒生女都一樣。

他生完兩個女兒後就帶著老婆去做了結紮手術(雲南農村隻有一個女孩的農民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如今,他老了,眼看著山裏的洋芋到了收獲季,可他覺得自己快幹不動了,而兩個女兒都已嫁人,

想想當年能生個兒子多好啊。

天漸漸暗下來,劉山沒有開燈。他從院子裏抱了一捧柴木,慢慢走回來燒水。

這幾天,他的血壓又高了,頭有些昏昏沉沉的。

劉山有腰傷,這腰傷是他最後一次去拆超生戶的房子時被人砸傷的。

他當年是計生突擊隊長,沒少拆鄉親的房,有一次拆房時他們發現村民在桌子底下埋藏了土炸彈。

“我們拆人家房子時,還是會給他們留一間遮風擋雨的小棚。

看著一家人抱著小嬰兒住到牲畜圈裏,和牛、羊、馬擠到一起。”劉山成了昆明市計劃生育先進個人,

十年間,妻子的態度從支持變成反對。

村民們會想法設法報複,妻子至今仍忘不了那些年一個人在家的日子,“害怕得很”。

張衛國整整幹了三十年計生員。

三十年,他從受人尊敬的村醫,變成了在村裏走一圈都沒人和他打招呼的人。

七年前從計生崗位退下來後,他成了村支書,每年有一萬多元補助。

每次去村裏,他都保持著“霸氣”的步態。他說,這是做計生工作時為了給自己壯膽養成的習慣。

張衛國拿出一份當年他做的計劃生育情況統計表,話說得斬釘截鐵,若超生,

“罰取你的款,沒有錢,拉取你的牛、你的馬,做到上不封頂,家破人不亡;

限製你12點以前把款交來,交來就可以把你的騾子、牛啊拉回去,超過12點,

我們就處理,賣掉多少錢給你刨掉多少錢,就是那麽幹!”

因為計生工作,張衛國得罪了鄉親。

他家的口糧田曾一夜之間全被踩平,雞成批死亡,爹娘被人罵,兒子被人打……

當上村支書後,他與村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微妙。

這一天,張衛國來到一戶曾因超生被推倒過房子的村民家做扶貧工作。

他們態度非常冷淡,甚至都沒請他進門喝杯水。

張衛國當年每年賺不到300元。

“我們幹過基層計生員的,要把自己內心的酸甜苦辣,一樁一樁擺,三天三夜都擺不完。”

他說有時跟一些老計生員湊在一起聊天,大家也覺得委屈:

“我們當年為計劃生育工作奮鬥,把青春獻給黨和人民,現在年紀大了,退下來後,什麽待遇也沒有。”

梁長富曾經是赤腳醫生,做過15年的計生員工作,最終主動請辭,做了獸醫。

他說,計生員是村裏最不受歡迎的人。

“計生工作本是女人做方便,為什麽我們這片的計生員全是男的?

我們一進村,村民會故意放狗出來……女人的話,連村口都進不去。”

梁長富陪我去隔壁村,剛進村,有婦女看到他,斜眼看了一下,就加快腳步迅速離開了。

梁長富走村竄戶時隨身挎著帶有紅十字標誌的醫療箱,上麵有“優生優育”四個字。

孩子們見到他會一路跟隨,邊跟邊喊,“管婆娘,管婆娘……”

梁長富從家中翻出一張“保證不超生合同”,這是他做計生員時的主要工作。

不用的時候,梁長富就把醫藥箱放在進家門的貢桌上。他說,自己殺生氣太重,每天都要敬柱香。

52歲的劉青山2014年才結束計生員的工作。

為了讓我了解更多他們當年的工作情況,他把我帶到一家他曾做了無數次工作的超生戶家中。

那家的狗看到他就像是看到自家人一樣,照樣睡覺。老劉說,實在來得太多了。

劉青山曾有一個月,天天來這家。最後,他幫著這家下地、幹農活,才終於做通工作。

劉青山回憶,最難做工作的是90年代初期,那時超生戶多。

這是一張275元的罰款收據。275元是當時一戶農家半年的收入。

伍和強做計生員近三十年。說起那些年,“那都幹了些什麽事喲……”話題才開個頭,他就低頭不語了。

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個黑漆漆的小袋,再攤開一張白紙,開始自做卷煙,點上,“叭嗒!叭嗒!”地吸著。

沉默半響,老伍突然捂著臉嗚咽起來。

伍和強的家遠離村莊,他還住著土砌的房子。

老伍一直不願意搬家,一來,他沒實力去另建房子;二來,他得罪的村裏人實在太多了,他們都不和他來往。

有些婦女見了他還要往他身上吐口水。這麽多年,他已經獨來獨往慣了。

伍和強老了,靠領低保生活,這個低保名額是鄉裏為了照顧他的生活報上的。

村裏的扶貧幹部這天又上門了,和伍和強聊扶貧建房的事,可他還是下不了決心。

扶貧幹部談完工作,順手幫他把上午挖回來的洋芋卸下車。

伍和強家存著大量土豆,是老兩口到明年開春的口糧。

老伍說,有些事啊,還真是說不清對和錯;有些事還真是有輪回。

“你知道嘛!當年超生的那個娃娃,前幾年都大學畢業了,去年都考上了大學生村官,

現在就管著我們村呢……”

老伍其實特別喜歡孩子,每每在路上遇上娃娃,他都會停下來笑一會兒。

說起那個大學生村官,老伍說,“那娃是個好娃啊!也不記仇。

年初時,我生病了,他又來了,專門送我去醫院。你說,當年,如果我早點發現他媽媽懷了超生娃,

肯定拉去做人流。那現在還哪來這麽個好娃娃啊。後來,我們拆了他家的房子。

我心裏過不去啊,連村委會,都沒臉去呐!”。

離開雲南那天,正是山裏播洋芋的季節。

我又想起張衛國說的那句話:“老計生員在職時,天天被人罵,退下來後,也沒人理他們……

鄉村教師、鄉村醫生的待遇後來都解決了,可計生工作,這是當年重中之重的工作,

他們幹了10多年,20多年,甚至30年,退下來後,什麽也沒有。”

【編者注】計生工作人員維權的新聞被網友群嘲是幾乎可以預見的結果。

新浪圖片《看見》欄目近日發表了一篇對雲南編外計生人員退休後的困境的采訪報道,

並配以不少照片,隨即引來大量網民的嘲諷甚至叫好。

@新浪頭條 限製了相關微博的評論功能,但轉發內容仍可查看。

2016年5月,湖北公安縣曾發生當地部分計生工作者在計生辦門前抗議要求落實“應有待遇和身份”的事件。

相關照片在網絡傳開後,也同樣引來了大量民眾的嘲諷以及叫好。

村裏的計生員老了

10月,正是雲南大山裏收洋芋的季節,劉山一個人挖地、搬運,再把洋芋送到收購站。

洋芋是劉山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可50多歲的他幹起來非常吃力。

劉山曾是昆明市計劃生育先進個人,計生工作一幹就是十年。

當年,作為基層計生宣傳員,劉山以身作則,生完兩個女兒後就帶著老婆去縣裏醫院做了結紮手術。

如今,他老了,身體不好,這時才想到當年能生個兒子就好了,山裏需要壯勞力啊。

伍和強做計生員工作近30年,到老了靠領取低保生活。

如今,當年的一個超生娃大學畢業當了村官,幫伍和強做了很多實事。

說起過往,“那都幹了些什麽事喲……”,話題才開個頭,老伍就低頭不語了。

 

張衛國想了很久,才答應和我聊聊,隻是要求:別上鏡,別用真名。

他說,他有顧慮。那麽多年,村裏人都慢慢淡忘了,他本也不想再提起,可又有一種莫名的委屈想訴說……

“我們當年為計劃生育工作奮鬥,把青春獻給黨和人民,現在年紀大啦……”

 

2016年1月1日,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開始實施,明確全國統一實施全麵兩孩政策,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成為曆史。

此前,2015年11月,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沒有否認“百萬計生人員”的說法。

據國家人口計生委公布的《國人口發〔2009〕5號》文件顯示:“2005年年底統計顯示,國家、省、地、縣、鄉級人口計生工作人員50.9萬人,總編製數42.3萬個。其中:行政編製人員12.2萬個,事業編製30.1萬個。另外,約120萬名村級管理員(服務員)和600萬名村(居)民小組長承擔村級人口計生工作。”

在雲南的大山裏,我找到7位計劃生育宣傳員,他們從事計生崗位最短的10年,最長的已有30年以上。他們屬於那120萬名村級管理員(服務員)和600萬名村(居)民小組長的序列,是屬於領取補貼的“編外人員”。

如今,30多年過去,他們老了。他們扒過人家的房,牽過人家的牛,把懷著幾個月胎兒的婦女推上過手術台。國家人口政策的變動,成為他們命運沉浮的一部分。現在,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默默退出曆史舞台,回歸鄉間,操持農活,艱難謀生,留下的是無盡的傷感、孤獨和落寞。

梁長富曾經是赤腳醫生,做過15年的計生員工作,最終主動請辭,做了獸醫。

他說,計生員是村裏最不受歡迎的人。


不用的時候,梁長富就把醫藥箱放在進家門的貢桌上。他說,自己殺生氣太重,每天都要敬柱香。

劉山:當年能生個兒子就好了

現在,劉山和老伴兩個人過日子。兩個女兒先後嫁去了外地,隻有過年時才會回家。他家的土坯房,處於一個山坡的拐角處。下了半個月的雨,山腳的路邊已有些滑坡鬆動。市裏的駐村扶貧幹部已經第五次到他家,讓他搬去村委會的房子暫住。

山上的洋芋地,離劉家有6裏地遠,光趕著牛車走到那裏,都得1個多小時。

“一年的收入就指望著那片洋芋地了,這還得看行情,今年的產量高,價格又落下去了……估摸著,能賣到個3000塊,就算很好了。”劉山說。

劉山年輕時,覺得就像計劃生育國策提倡的:生兒生女都一樣。他有的就是力氣,下地、放牛、放羊、收割,一個人都能幹。可現在他身體不好,幹不動了。早兩年,老伴還能幫把手,現在老伴身體也不行了。他現在常想,當年要是生個兒子該多好啊。

可是“當年”是回不去了。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雲南省曾經連續多年沒有完成人口計劃。從1993年起,雲南省才開始進入人口低速增長期。

1994年,在外打工的劉山回到村裏。因為見過世麵,他被鄉裏領導看中,選去做了計生宣傳員。

在雲南的大山裏,人們受傳統的“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觀念影響比較大,有的人生了兩個女兒就是還想再生一個兒子;如果誰家沒有兒子,就會被村裏人指指點點,說這家人缺德才會斷子絕孫。

曾經,計劃生育工作是硬指標。“寧添一座墳,不添一個人”,“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這樣觸目驚心的標語,就用白色或者紅色塗料寫在村裏的牆上,七八個月的胎兒也會被引產。

計生員們經常先禮後兵,先勸當事人打掉孩子,勸說不管用就直接強製執行。哭天愴地、強拉撕扯的現象屢見不鮮。

雲南是全國貧困縣最多的省,根據政策,雲南農村隻有一個女孩的農民可以生育兩個子女。處於計劃生育工作“嚴打”期,隻要有超生的,鄉裏就會組織所有的計生員成立臨時“突擊隊”,去超生戶家中罰款,沒錢的,就拉牛牽馬,如果牛也沒有,馬也沒有,就直接搬屋裏的家當、拆房。

劉山身材高大,所以,每次都會被選為隊長,扛著鐵鍬衝在最前麵。

“那時候沒車,走山路去其他村裏,得走四、五個小時。天不亮就出發,就為了去逮人。”

“那種現場不忍看,男的吼,女的哭,老人家要和我們拚命。”

“我們拆人家房子時,也還是會給他們留一間遮風擋雨的小棚。看著一家人,拖著幾個孩子,抱著小嬰兒住到牲畜圈裏,和牛、羊、馬擠到一起。”

“那時,矛盾也實在是太尖銳了。”有一次拆房經曆,劉山至今想起來還是渾身冒冷汗。那天,他們趕到那家超生戶時,那家已經人去房空。於是,幾個人準備把一張屋中間的桌子搬走。剛抬起桌腿,幾個人就感覺不對勁,下麵有東西。劉山蹲下身一看,那下麵竟然是一顆用玻璃瓶連著雷管的土炸彈。

這件事情發生一年後,劉山主動離開計生工作崗位。

如今,鄉裏針對貧困戶的新房建設已經進入尾聲。2018年春節後,劉山和老伴終於可以住上新房了。

張衛國:我們退下來後什麽待遇也沒有

如今57歲的張衛國從鄉裏的計生員崗位上退下來已經7年了。從20歲做計生宣傳員開始到50歲,他整整幹了三十年。三十年,從小張變成老張,張衛國從受人歡迎和尊敬的村醫,變成了在村裏走一圈,都沒人和他打招呼的人。

1980年,張衛國剛從衛校畢業,回到村裏,順理成章成了赤腳醫生。然而,很快,他就被村裏的老支書叫去談話,給他安排了一項更重要的工作,當計生宣傳員。 於是,張衛國走村竄戶時隨身攜帶的那個帶著紅十字標誌的醫療箱,多了四個字“優生優育”。

1994年,張衛國入了黨。他本來1993年就可以入黨的,但是因為他管轄的片區育齡婦女超生,他的入黨被推遲了一年。那些年,計生工作施行“一票否決製”。各級黨委政府在年終開總結會時,都是以計劃生育為主要工作。就算是經濟搞上去了,什麽工作都搞好了,但一個村委會隻要超生一個,相關領導幹部就沒有升遷機會。“一票否決,就這麽回事。”張衛國說。

三十年裏,張衛國和雲南大山裏的大多數計生員們一樣,堅決執行黨的計劃生育政策。張衛國常拿著鄉裏的“保證不超生合同”跟村民家裏簽合同。誰家若是超生了,“罰取你的款,沒有錢,拉取你的牛,拉你的馬,做到上不封底,家破人不亡;限製你12點以前,把款交來,交來就可以把你的騾子、牛啊拉回去,超過12點,我們就處理,賣掉多少錢給你刨掉多少錢,就是那麽幹!”

為此,張衛國惹怒了鄉親們。

1985年的夏季,家裏的口糧田全被人給踩平了。警察到村裏調查了兩天,沒什麽結果。鄉裏領導特意在全鄉發布通告,表示要嚴罰作惡者。最後,這事也不了了之。之後的一年,張家買糧、借糧過了一整年。張衛國還為保衛自家的口糧地,與村裏人明爭暗鬥了三十年。如今,每每到了口糧地快收成時,父親、母親和妻子每晚還要輪流到口糧地裏去值守……

然而,被報複的事件並沒有就此停止。

張家的雞莫名其妙成批死亡;

張家的水田裏突然多了很多碎玻璃;

張家的窗戶,半夜被人扔石頭打碎;

張衛國的兒子,在放學的路上被不認識的一群人,打得鼻青臉腫……

張衛國幹計生工作三十年,每年,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年苦到頭300塊錢都沒有”,

“我們幹過基層計生宣傳員的,要把自己內心的酸甜苦辣,一樁一樁擺,要擺三天三夜都擺不完,真的。”

張衛國後來當上村支書,每年有一萬多元的生活補助。

 

 

他說,和其他村的老計生員比,他的狀況算是最好的了。“老計生員在職時,天天被人罵,退下來後,也沒人理他們……有時,我們也會想不通。當年的鄉村教師的待遇後來解決了;鄉村醫生的待遇後來也解決了;可計生工作,這是當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他們幹了10多年,20多年,甚至30年,退下來後,什麽待遇也沒有。”

伍和強和他的“輪回”

伍和強從口袋裏掏出一個黑漆漆的小袋,再攤開一張白紙,開始自做卷煙,點上,“叭嗒!叭嗒!”地吸著。說起做計生員的那近30年,沉默半響,他突然捂著臉嗚咽起來。

伍和強老了,靠領低保生活。這個低保名額是鄉裏為了照顧他的生活報上的。他的家遠離村莊,房子位於兩座大山之間的河穀裏,是土砌的。早些年,為了取水方便,村民都住在離河近的地方。後來,大家都搬到山腰去了,那兒通了自來水,還有公路。

伍和強一直不願意搬家,他說,一來,他自己沒實力去另建房子;二來,他在村裏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原先大家住在一起時,他們都不和他來往。有些婦女見了他,還要往他身上吐口水。這麽多年,他已經獨來獨往慣了。

村裏的大人們都不讓自家孩子和伍和強家娃娃在一起玩,說是這家人不吉利。伍和強兒子後來去縣裏念高中,也從來不敢和同學說自己爸爸是做計生工作的。

伍和強說,有些事啊,還真是說不清對和錯;有些事還真是有輪回。

1990年,他去隔壁村裏做“突擊隊”工作。一戶人家超生,他們去罰款,沒罰到,就把人一家趕到牲畜圈裏,動手拆房,把人家牛拉走賣了……“可你知道嘛!當年超生的那個娃娃,前幾年都大學畢業了,去年考上了大學生村官,現在就管著我們村呢……”

“那娃是個好娃啊!也不記仇,來我們家很多次了,勸我們搬到上麵去住,最近又搞扶貧建房。年初時,我生病,他又來了,專門送我去醫院。你說,當年,如果我早點發現他媽媽懷了超生娃,肯定拉去做人流。那現在還哪來這麽個好娃娃啊。我心裏過不去啊,連村委會,都沒臉去呐!”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以下評論由數字時代編輯收集自新浪微博:

@戰爭史研究WHS:【“我們拆人家房子時……看著一家人抱著小嬰兒住到牲畜圈裏,和牛、羊、馬擠到一起。”劉山成了昆明市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劉山有腰傷,這腰傷是他最後一次去拆超生戶的房子時被人砸傷的。他當年是計生突擊隊長,沒少拆鄉親的房】——老惡棍的淒涼晚年[good]本日正能量,棒棒噠!

@顧扯淡:不要求反抗至少可以選擇不幹吧,這個工作在當時也是體製內肥差,隻有求著進去沒有逼著進來的,另外他不幹肯定也有其他人幹確實沒錯,但誰幹了大家不待見誰也沒錯啊。//@老李飛刀叨叨刀:每個決策都有曆史時段的限製,他不過是個執行者,不是決策者。有錯也不至於不應該承擔所有的錯,曆史是發展的,辯證的,不能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我們所經曆的,就應該吸取教訓,有錯就改,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現在說各種狠話的人,請問你們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有幾個人敢於發聲,冒天下之大不韙?

@顧扯淡:回複@老李飛刀叨叨刀:你仔細看文章 他們可沒有覺得自己當年錯了 到現在的想法都是因為是領導叫我幹的 所以我沒辦法我沒錯 你們有本事罵領導 這種思路有啥好可憐的?同樣是日本老兵,我們對主動說「當年這些事情是我不對」和現在還說「這是戰爭沒辦法,我隻是執行命令」的觀感能一樣嗎?

@張洪濤AIE-X:當年扒房牽牛,強製人流,現在活雞巴該,祝晚上噩夢不斷,眼前全是死去嬰孩的臉。

@Xiao1u:和生存沒關係,不幹這個也餓不死,這就是活該

@喵-小-樂:看到這個突然安心了,今*****的冷漠你吃的人血饅頭,往日定會有所回報

@小望-好無聊好想玩狼人殺:心疼一秒鍾,請計生辦把這些年罰的錢全吐出來補貼二胎家庭

@本田的車迷:[doge]差計劃生育的?活該!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活該!

@小貓京京-3-:給流氓做走狗的下場,活該。曾經強製別人墮胎結紮、不服就打砸搶燒時多麽風光啊。

年輕時仗著無理的政策撐腰殺人放火,餘生就去給自己造的孽還債吧。

所有跟帖: 

無聲的境界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3714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08:32:04

最後一段描寫家有兩孩,相差三歲的太形象了,完全來自於生活哈哈哈哈哈 -每天都是好晴天- 給 每天都是好晴天 發送悄悄話 每天都是好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10:47:28

+1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10:57:50

有些人雖然悔過,隻要有合適的機會,還會做同樣的事情 -彭小仙- 給 彭小仙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45: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