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人物選擇暗含玄機

來源: 颯颯的 2017-10-23 19:58:5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287 bytes)

《西遊記》人物選擇暗含玄機

 

 

文/千載雲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特別是《西遊記》電視連續劇的播放,更使得《西遊記》深入人心。但不同的讀者或觀眾,對《西遊記》有不同的解讀。一般讀者認為,《西遊記》就是講的是唐僧師徒曆盡艱險西天取經的故事或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 

在我十來歲的時候,正值文革書荒,是個想讀書卻沒有書讀的年代。好不容易得到一本《西遊記》,那本《西遊記》前有很長的前言,那時我是饑不擇食,逐頁讀來,雖說那時我年齡尚小,但總覺得《前言》所述十分牽強。前言大意是說《西遊記》是通過神話來暗示現實,是講反帝反封建,是造反有理。“皇帝輪流做,今天歸俺家”(孫悟空語)表明了孫悟空的反叛精神。後來當我看完《西遊記》就想,照《前言》所述,《西遊記》中的佛道神都是象征封建統治者,最後唐僧師徒四人,特別是最有反抗精神的孫大聖也歸依佛祖,那豈不又成了大投降派了?其實唐僧師徒曆經苦難,能得金身正果,不是挺好的事嗎?現在回想起來,那篇《前言》也是當時邪黨政治鬥爭的需要,是荒唐曆史年代的產物。 

十年後再看《西遊記》,加之《西遊記》電視的普及,我對《西遊記》主旨已十分的明晰。《西遊記》中作者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物的選擇和安排,我認為大有玄機,這裏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唐僧師徒四人,除唐僧是“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照燈”的大善之外,其他幾位都有大小不同的惡行,有的連殺人放火的勾當也沒有少幹過,但他們終於在佛菩薩的慈悲教誨和救度下,改邪歸正,成就金身正果。 

作者為什麽選擇唐僧師徒四人,我認為作者是在圍繞《西遊記》勸善成佛的主旨,向人們用生動的故事詮釋:什麽樣的人可以成佛? 

唐僧是佛祖座下金蟬子轉世,是十世修煉的真體,自然是大根器者,又有獻身佛門大誌,理應為師,也能修成佛。對於他,我不想多說,我覺得最有代表性選擇的還是他的幾位高徒: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孫悟空本是天生石猴,聰明靈異,得菩提祖師真傳,更是神通廣大。其雖神通廣大,可野性難改,導致後來擾地府、攪龍宮、鬧天宮,闖下天大的禍事,終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人皆知“猿心最難定”,而修佛修道最需要的是心靜、心定。定才能生慧,才能成就佛道。而對一個天生野猴,麵對天上地下的榮華富貴,他能不動心嗎?好在悟空在觀音菩薩的教誨和救度下,有一顆堅定的向佛之心,其“佛心”後來在磨煉中終於戰勝了“猿心”。 

悟空這個形象告訴我們,沒有定不下的“心”,世上猿心最難定,今者一“定”成真佛,隻要我們真心向佛,不畏艱難,沒有不能成佛之理。 

而“豬八戒”可是集人之劣性於一身者。雖說其來頭不錯,是“天蓬元帥”下界,可因其調戲仙子嫦娥投胎太急,錯入豬胎,故又具備許多“豬性”。故八戒之“劣性”,人有者,其似乎皆有之,人無者,其亦有之。麵醜、形拙、貪心、怕死、好色、懶惰、耍心眼、好挑撥、誌不堅……其名為八戒,我看十戒也少了。在人們看來,象八戒這樣有諸多“劣性”之徒,想修成神佛,那是癡人說夢。 

然而就這樣一個“十劣俱全”的人,他也修成了。他之所以能成,是他有一個特殊的修煉環境,即通過“取經”的方式,半離人間煙火的環境,逐漸淡化和去掉了八戒的各種劣性和執著之心。麵醜、形拙不成修煉的障礙,修行不分美醜;貪心、好色的環境和條件有限;誌弱和懶惰自有師父和師兄弟影響和督促。 

八戒能修成神,何人修不成神?! 

至於沙僧,在流沙河時以食人為生,傷人性命無數。然歸依佛門後,意誌堅定,牽馬挑擔,助兄除妖,無怨無悔。再也沒幹過那吃人的“勾當”,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型”。 

浮心難定者、劣性滿身者、食人無數者,皆能修成佛道神,何人不能成佛道神?――這大概就是《西遊記》角色選擇暗含的玄機。 

故有詩曰: 


別說神佛門難進 
隻是常人心不真 
男子肯修成羅漢 
女子肯修成觀音

所有跟帖: 

師徒五人(包括馬)分別代表心,情,性,意,識,在章回目錄中有明顯提示。 -動不動- 給 動不動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5/2017 postreply 15:19: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