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現在官方的說法完全不同
70年代末四川攀枝花發現了鐵礦,中央籌劃在上海北部建一個新鋼廠。人員由上鋼派出,鐵礦通過水運。煉鋼設備從西方進口。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計劃,最後花光了中國的外匯,被迫聽從香港人的建議在深圳做“來料加工”掙美元
計劃出錯的地方:
* 原址是沙衝積區,不適合煉鋼設備,這個問題直到設備安裝時才發現,而配套設施都已經造好了-結果是花大價錢用大口徑鋼管打入土層來固定設備
* 購買了日本的煉鋼設備,安裝以後才發現無法消化四川的鐵礦石
* 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船無法進入上海,隻好去挖寧波港
美元花完了以後,規劃的第二期設備已經下了訂單,老革命急得團團轉,因為當時的觀念認為毀約對自己的形象很不利。當時中國基本沒有對外出口,於是把深圳圍起來搞來料加工掙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