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時代牛奶供應極為短缺。生了孩子須憑醫院證明方可訂奶,每天一大早到奶站排隊舉著個空瓶劃卡取奶是一大特色。久而久之影響了抓革命促生產,於是政府下命家門口配奶箱並按上鎖專門派員送奶。
不論訂奶還是送奶,都由牛奶公司統一負責。那時的奶按磅計算,大瓶一磅兩角六,小瓶半磅一角三,這價錢雖然不貴家家訂得起,但不托人走關係根本就訂不上。
有幸為牛奶公司“校花”丁美女介紹過對象,從此徹底解決了訂奶難的問題。不但自家訂,還幫別人訂。朝中有人好做官,市上有奶才是娘。
計劃經濟造成了牛奶短缺,無奈,六十年代政府便大力推廣代乳產品。首先是代乳粉,用奶粉、大豆和其他有營養的原料製成的粉狀食品。當年,北京有兩家大的生產代乳粉的食品廠,一家是從上海遷入的,叫義利食品廠,另外一家是北京自己的,叫人民食品廠,猶其是由義利食品廠生產的代乳粉名牌最大,在北京大小食品店大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再有就是糕幹粉。糕幹粉一種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嬰兒食品,以天津產的楊村糕幹最有名。糕幹粉兩毛五一袋,比奶粉便宜多了。“三年自然災害”時候,有醫生證明的病人才可以購買糕幹粉,那時候得病是一種尊榮,可以得到的購物卷中便有糕幹粉,擺在病床前的小白桌上,用開水一衝,勺子一攪,香氣四溢。老秦一慣嘴饞,饞得不行時,索性就把一勺糕幹粉往嘴裏填,嗆得滿嘴噴麵……。
還有就是一種自製的糕幹粉,實際上就是熟麵粉,就是把麵粉放到盤子裏上鍋蒸,蒸完涼涼後,用擀麵杖擀碎,最好是再蒸一遍,再擀碎。然後用這樣的熟麵粉放上糖給孩子衝著喝。
到了七十年代,麥乳精迅速發展起來又領起了風騷。麥乳精是采用牛奶(或奶粉、煉乳)、奶油、麥精、蛋粉為主體,並添加蔗糖、葡萄糖、可可粉等原料做成的食品。直到八十年代末,麥乳精還是北京市民專門用作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