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不買奧朗德的賬? |
|
《中國證券報》19日刊發題為《金融市場不買奧朗德的賬?》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奧朗德聲稱當選總統後將尋求重新就歐盟“財政契約”談判,也不讚成推行希臘式嚴苛財政緊縮政策——歐洲已經不是拿破侖時代的歐洲,靠武力或者意識形態已經不足以團結歐洲。文章內容如下: 法國新總統奧朗德在中國逐漸走進公眾視野,很大程度源自他頗具中國特色的頭銜“三無總統”——無經驗、無特點、無妻子。如果說薩科齊上台,靠的是其紮實的政壇履曆和鮮明的個性,這位“溫和”的三無總統所依賴的,更多是全球金融危機帶給法國選民的思變情緒。可惜,金融市場並不買這位“左派”的賬,近來全球股市、歐元、黃金、原油等資產價格暴跌,美元指數走高,全球避險情緒再次升溫,很多人認為是希臘問題的反複,我認為首要因素還是法國政壇的更迭。 作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對歐洲大陸經濟、政治的影響不言而喻。客觀地說,法國並不屬於歐元應用而受益的北歐工業化國家,但是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一起起著主導作用。法國是一戰和二戰的最主要參戰國之一,法國人民深諳戰爭對生活福祉的破壞力,更加能夠理解歐洲一體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貨幣的統一,而是一種遠離歐洲大陸國家間相互殘殺的和平保障。隻有地緣政治孤懸在外的英國,一直試圖“離間”歐洲大陸各國的統一,以收“漁人之利”。因此,很多國內經濟學者引用英國政客的言論,批評歐洲一體化中的問題,是不客觀、不專業的。 對金融市場而言,歐洲一體化進程和歐元區的財政政策協調,是新當選的法國總統麵臨的第一張“考卷”。具體說,歐洲要走出所謂的“歐債危機”,是否要推出類似“抱薪救火”的財政刺激計劃?歐元區是否要發行索羅斯所倡導的“歐元債券”,通過信用置換,解決“低信用國家”政府的融資問題? 正如本文伊始指出的,新法國總統對這兩個關鍵問題的答案,顯然不是國際投資者普遍樂見的。這一輪風險資產的拋壓,真是給剛剛正式上任的奧朗德上了執政第一課。金融市場是現實而殘酷的,如果法國不尊重全球化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其融資成本必然上升,奧朗德提出的所謂2017年消滅財政赤字隻能是白日做夢。 回想薩科齊執政期間,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促進(或者說威逼利誘)歐元區國家簽署了財政契約,可以說為解決危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奧朗德卻聲稱當選總統後將尋求重新就歐盟“財政契約”談判,也不讚成推行希臘式嚴苛財政緊縮政策,真是有些自不量力——歐洲已經不是拿破侖時代的歐洲,靠武力或者意識形態已經不足以團結歐洲——在二十一世紀,法國需要德國作為盟友,來解決棘手的南歐政府效率問題。 如果說形成歐元區內各個國家的財政自律,是歐洲危機的治本之道,那麽發行所謂的“歐元債券”,就是在財政自律基礎上的錦上添花。但是,如果沒有“嚴苛”的財政契約以提升南歐國家的政府效率,僅僅靠發新債還舊債,是不足以讓歐洲經濟繼續良性前進的。歐元的使用,使得歐元區各國的“交易成本”下降,信用等級得到普遍的提升。即便是爆發了所謂的“主權債務危機”,希臘等國的籌資成本也隻是回到了歐元使用前的水平而已。歐元債券是短視的、敷衍的解決途徑,是對南歐國家結構性問題的不負責任。 可見,奧朗德提出的競選口號即便能為他贏得法國民眾的選票,能幫助他入主愛麗舍宮,卻遠遠不能說服國際金融市場的分析師。為了國際經濟能更加順利地走出金融危機,希望這位法國新總統能更加務實,要知道一旦美聯儲開始如期退出QE3,歐元的貶值會把歐洲拉入輸入型通脹的陷阱,對於已經深陷失業問題的南歐國家,可能會更加雪上加霜。 |
金融市場不買奧朗德的賬? ZT
所有跟帖:
• 還有更壞的消息:今後被打被搶隻能自認倒黴,建議大家穿破爛,背破包出門,因為: -wchen- ♀ (1646 bytes) () 05/22/2012 postreply 01: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