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到20年 一個數十萬億市場正在緩緩展開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17-10-10 22:18:1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45 bytes)

近3年,智能製造板塊研發投入逐漸增加,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重視研發和技術開發。

從政府到市場刮起的智能製造風潮,讓不少企業紛紛爭做“站在風口的豬”,而對於吳勤芳來說,再大的風口,也不如他心裏的那本賬來得誘人。

作為蘇州明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明誌科技”)的總經理,吳勤芳給第一財經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工業機器人我們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做了,但那時一台機器價格在100萬元左右,一台機器隻能節省月工資3000多元的工人兩名。現在卻完全不一樣了,一台機器不到20萬元,工人工資卻漲到了每月七八千元,因此用一台機器代替一個人的兩個班次就很合算了。”

算下來,機器設備投入要比人工成本劃算,這也成為了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之一。對不少製造企業來說,轉型升級和智能化,已不再是被市場或國家政策推著去改變,而是奔著“真金白銀”主動做出的投資。背後的投資賬本對企業來說才是真正的動力。

設備升級回本快

吳勤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設備的投入我算過賬,大概2年就能收回成本。”

“新投入的工業機器人大約30台,還有許多智能物流和自動化生產設備,總體來說,整個車間的設備投入比之前傳統車間的投入翻了一番,這增加的一倍就是投入了自動化設備。”

吳勤芳說,跟傳統生產線相比,機器換人可以節省三分之二的人工成本,綜合成本比原來下降了一半:“新的車間隻有70~75人,而此前同規模的傳統生產線需要200人左右。”

明誌科技的主業是複雜薄壁鋁合金鑄件的鑄造、加工及裝配生產。作為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明誌科技於2014年起投入的新車間總投入約1億元,利用自主研發的自動砂型開箱機及機器人自動化清理單元,同時配套一係列自動化生產線,引進製造管理係統MES以實現智能化解決方案,向智能製造邁出了一大步,也由此位列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公示的“2017年第一批綠色製造體係示範名單”之中。

而在中國多地,機器人正在迅速進入製造業。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6.67萬台,這是中國自2013年起,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報告預測,到2018年,中國製造業機器人采用率將增長150%。

有業內人士表示,“機器換人”不僅有助企業緩解技工短缺的困境、應對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生產的標準化要求,創造更大的產能,也有助於解決中國目前麵臨的土地、環境承載能力等問題。

而10年前就開始往智能製造轉型的華佳控股集團(下稱“華佳控股”),其總經理蔡少華如今是既高興又煩惱。

華佳控股位於諸暨店口鎮,是燃氣采暖熱水爐的製造企業。今年以來,由於政府推動的“煤改氣”政策,該公司的壁掛爐銷售爆發式增長,每天上門“求貨”的客商讓蔡少華頗為煩惱。

到今年9月,該公司壁掛爐銷量已經突破10萬台,是去年全年銷量總額的2倍多。接下來的一個季度裏,每個月的產量都安排在了2萬~2.5萬台。

除了研發新產品,為了符合國家不斷提高的大氣環境治理和智能升級的要求,華佳控股在2012年投資2000萬元新上了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削減了50%的人工成本,並增加了3倍的生產效率。蔡少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現在的體量來算,投入的自動化設備成本用一年就足夠收回成本。“整體產量至少是原來的3倍。今年基本上一分鍾下線一台壁掛爐。”

利潤翻倍促使主動轉型

如果說10年前的轉型還有些“懵懂”,那麽如今的轉型除了有明確的利潤驅動,還有著更為清晰的目標。

從生產配件到整機研發,擁有自主品牌的華佳控股也收獲了至少3倍的利潤率。“之前產品的毛利潤隻有10%左右,現在能達到40%~50%。”蔡少華告訴記者,為實現新的升級,即他所關注的智能家居方向,華佳控股正在積極與三星和蘋果公司合作,2011年,華佳控股成為了三星全球唯一OEM(代工生產)供應商。轉型升級從來都需要投入,智能家居也不例外,蔡少華說,公司每年的投入都在以20%的速度遞增。

而對明誌科技來說,自動化轉型實現了更低的成本、更穩定的質量和更高的效率,也實現了利潤翻倍的效益。“產品價格不變,成本降低了,新車間的利潤和老車間相比可以翻倍,實現20%~30%的毛利潤。”吳勤芳說,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效益的明顯增加讓他們的智能化轉型不乏主動性。明誌科技如今每年的研發投入在3000萬~4000萬元左右,占銷售比例的5%~10%。

根據安信證券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縱觀2014~2016 年創業板、中小企業板、新三板和新三板智能製造板塊發現,智能製造板塊毛利率僅低於創業板,高於其他兩個板塊,毛利率每年也在穩步提升,2016 年毛利率為29.20%,同比提升了0.33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智能製造毛利率從2014年的28.38%提升至29.20%。淨利率從2014年的5.10%提升至2016年的7.28%;近3年,智能製造板塊研發投入逐漸增加,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重視研發和技術開發。

雖然在業內,明誌科技的生產規模並不算大,但附加值和利潤率卻因智能化車間的打造而相對靠前。吳勤芳說,他們有一次參加一家中國企業麵向全球的國際招標項目,原本這家企業更傾向於買進口的產品,但開標後發現,明誌科技的報價比國外的企業低20%,質量卻差不多,有些參數甚至比國外的還要高,最終明誌科技成功中標。“我們中標的成功率越來越高。上個月中標的一個項目,對方買過進口的設備也買過我們的設備,最後比較下來,認為我們國內的產品又好又便宜。”

智能化任重道遠

要做強“中國製造”,有助於挖掘發展潛力,實現動能轉換,智能製造是突破口。

今年5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與“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打造勇於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具有引領作用的“示範方陣”,促進整個製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型升級。

一般來說,智能製造發展需要經曆自動化、信息化、互聯化、智能化4個階段,產業鏈包括自動化生產線集成、自動化裝備(機器人、數控機床)、工業信息化、工業互聯/物聯網和智能化生產5個重要部分。

互聯網來到中國,首先進入的是第三產業,迎來“消費互聯網”的黃金15年,其間產生了阿裏巴巴等重量級企業。現在工業4.0到來,實際上即宣布互聯網開始進入工業,這是互聯網產業化的第二個時期。2013年全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迎來戰略升級,目前中國有450萬製造業企業,這些企業在未來10年或20年,至少有20%的企業要轉型成自動化、智能化生產,一個數以十萬億計的市場正在緩緩展開。

國務院2015年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指出,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但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存在著製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製造業創新體係不完善等問題。

為推進製造強國建設,工信部和財政部在2016年12月聯合印發《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進智能製造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製造支撐體係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