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都被套40%!全球酒類股蒸發8300億,華爾街呼籲抄底

由於行業正努力應對巨大的變革,全球最大的上市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生產商的股票在短短四年多時間裏市值總計蒸發了8300億美元。

同時,全球約50家公司的指數比2021年6月的曆史高點低了46%。

飲酒習慣的改變和日益增長的健康擔憂已經對企業盈利造成了衝擊,而美國關稅、高利率對消費支出的影響,甚至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都加劇了這一趨勢。

其結果是,一些全球最暢銷酒類飲品的生產商正麵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些公司未能從全球股市的創紀錄漲勢中獲益。相反,這些企業正努力適應令許多企業措手不及的全新商業格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莎拉·西蒙表示:“目前存在結構性變化——人們的飲酒量減少了。”

今年,歐洲巨頭帝亞吉歐(Diageo Plc,旗下擁有尊尼獲加和斯米諾伏特加品牌)、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SA)和人頭馬君度(Remy Cointreau SA)的股價均跌至至少十年來的最低點。傑克丹尼威士忌的母公司布朗-福曼公司(Brown-Forman Corp.)和澳大利亞的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 Ltd.)的股價也同樣大幅下跌。中國白酒巨頭貴州茅台的股價較2021年高點下跌超過40%。

西蒙表示,由於酒精生產商不僅要應對收入下滑,還要應對高企的債務水平和管理層頻繁更迭等問題,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因此股價下跌的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該行業麵臨的主要挑戰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8月份,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美國酒精消費量降至193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衛生局局長等機構的警告削弱了X世代的飲酒需求。與此同時,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飲酒的熱情也逐漸消退。

名人戒酒的趨勢加劇了酒類銷量的下滑,湯姆·霍蘭德和凱蒂·佩裏都曾代言過無酒精飲料。GLP-1減肥藥(如 Ozempic)的流行以及大麻等酒精替代品的出現也對酒類銷售造成了衝擊。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勞倫斯·懷亞特表示:“我們看到酒精消費受到的影響是金融危機的四倍。市場認為已經發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我們不會再回到過去的增長速度了。”

這場危機催生了一係列交易和新品發布。嘉士伯集團(Carlsberg A/S)於2月推出了一款無酒精蘋果酒,而金巴利集團(Davide Campari-Milano NV)則於5月在美國推出了其無酒精飲品Crodino。去年,帝亞吉歐(Diageo)收購了總部位於芝加哥的Ritual Zero Proof無酒精烈酒公司,而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的酒類品牌酩悅軒尼詩(Moet Hennessy)則收購了法國高端起泡酒品牌Brum的部分股份。

一些企業變動更為劇烈,包括重組和裁員。今年,歐洲的帝亞吉歐、人頭馬君度和金巴利,澳大利亞的富邑葡萄酒集團,美國的摩森康勝飲料公司以及日本的三得利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均已更換。茅台酒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也經曆了兩位董事長的離任。

摩根士丹利的西蒙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個變革頻發的行業中,管理層也突然發生了大量變動。”這位分析師指出,她對歐洲消費必需品中飲料行業的減持建議比其他任何類別都多。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看空這個行業,有些人認為在經曆了大規模拋售之後,現在正是買入的好時機。彭博全球酒類股票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約為15倍,不到2021年高點的一半。

據美國價值型對衝基金Cook & Bynum的合夥人兼投資組合經理Richard Cook透露,該公司已增持巴西啤酒分銷商Ambev SA和秘魯啤酒釀造商Backus y Johnston的股份。Cook表示,這兩隻股票今年均有所下跌,但他仍然看好它們的未來前景,因為它們在各自的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且盈利穩定。

庫克表示:“我們認為人類不會停止飲酒。” 他還說,新興市場的啤酒釀造商將會銷售更多啤酒,“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銷售的啤酒品質會更高,利潤也會更高。”

其他寄希望於企業扭虧為盈的投資者也遭受了損失,其中包括價值投資之王沃倫·巴菲特。自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去年開始建倉以來,擁有科羅娜啤酒的星座品牌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 Inc.)的股價已下跌約40%。

密爾沃基對衝基金 Artisan Partners Ltd. 已將其在帝亞吉歐的持股量從去年年底的不足900萬股增至超過5000萬股。該股預計在2025年將下跌約30%。

貝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主管安德魯·戈文表示,酒精行業的不確定性正使其發展軌跡與煙草行業“五年前難以想象”的軌跡相提並論。他指出,銷量負增長將迫使企業削減成本並開發更便宜的產品。鑒於長期前景不明朗,他的公司目前暫不投資該行業。

“這個行業已經存在了7000年,但很多事情都會發生變化,”戈文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