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300億身家拆解:不止是"賣水大王"
賣水也能賣出5300億身家?鍾睒睒剛剛第四次登頂中國首富寶座,但在他財富神話的背後,農夫山泉正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訴我賣水能成為中國首富,我肯定會覺得他瘋了。但在剛剛發布的2025胡潤百富榜上,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5300億元的身家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不僅刷新了財富紀錄,甚至比第二名的張一鳴高出整整600億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扒這個“瓶裝水帝國”的真相。
很多人以為鍾睒睒的財富全靠農夫山泉,其實這是個雙引擎驅動的財富帝國。根據最新股權結構,他的身家主要來自兩大板塊:
農夫山泉(港股09633.HK):直接+間接持股高達84%,截至2025年10月,公司市值5378億人民幣,這部分貢獻了約4517億財富。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養生堂雖退出法人股東,但胡潤榜單仍將這部分計入其控製範圍,可見股權結構的穩定性。
萬泰生物(A股603392.SH):通過養生堂間接持股+個人持股合計73.5%,公司市值711.38億,對應財富約523億。
這兩大支柱形成了完美的"防禦+進攻"組合:農夫山泉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高毛利率,萬泰生物則靠HPV疫苗打開增長天花板。2025年財富激增1900億,一方麵是港股回暖帶動農夫山泉股價上漲90%,另一方麵萬泰生物九價疫苗即將上市的預期,讓資本市場給出了高估值溢價。比起依賴流量的互聯網企業、需要持續燒錢的造車新勢力,這種實業+健康的組合抗周期能力確實強悍。
二、財報透視:茶飲料逆襲,瓶裝水遇坎
翻完農夫山泉2024年財報,一組數據讓我印象深刻:全年營收428.96億元,淨利潤121.23億元,看似平穩增長,但內部結構早已乾坤大挪移。
最關鍵的變化是產品結構的"大換血":茶飲料營收167.45億元,占比首次超過包裝水的159.52億元,分別達到39%和37.2%。要知道2023年包裝水還占47.5%的絕對主導地位,短短一年間,東方樹葉和茶π組成的茶飲矩陣就完成了逆襲。其中東方樹葉的表現堪稱現象級,連續多年占據無糖茶市場50%以上份額,2024年上半年增速仍保持在90%以上,這個曾被戲稱"狗都不喝"的品牌,硬是靠十年深耕熬成了行業龍頭。
反觀基本盤包裝水,2024年營收大幅下降21.3%,少賣了43億元。鍾睒睒在年報裏直言,公司經曆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和考驗",包裝水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個月下滑。雖然最終仍保住行業第一,但輿論風波的影響可見一斑。這也直接導致公司毛利率從59.5%微降至58.1%,財報解釋是新品促銷、固定成本分攤上升和果汁原料漲價的三重影響。
不過2025年上半年已經出現複蘇跡象:營收256.2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76.2億元同比增長22.2%,包裝水收入恢複雙位數增長至94.43億元,茶飲業務繼續領跑,收入突破100億元。這種V型反轉能力,正是農夫山泉的韌性所在。
三、商業模式拆解:把水做成"液體黃金"
農夫山泉能穿越周期,核心是摸透了三個商業邏輯:
1.水源地的壟斷性布局:鍾睒睒早早就看透,瓶裝水行業的核心壁壘是水源。目前農夫山泉在全國布局了12個主要水源地,從千島湖的湖庫水到長白山的礦泉水,覆蓋了山泉水、深層地下水等多種類型。更關鍵的是"水源地建廠、水源地灌裝"的模式,把工廠建在消費市場500公裏半徑內,運輸成本控製在營收的6%以下,遠低於行業12%的平均水平。這種輕資產+特許經營權的模式,既規避了重資產風險,又構建了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壁壘。2024年安徽黃山水源地投產,總投資12.5億元,預計年產160萬噸,還在推進6個新水源地項目,持續加固護城河。
2.爆款打造的耐心與敏銳:很多人覺得東方樹葉是"突然走紅",其實農夫山泉足足培育了十年。在無糖茶還是小眾市場時就堅持布局,等到健康消費趨勢爆發時順勢起飛。這種"長期主義+趨勢捕捉"的組合,讓它既能守住包裝水的基本盤,又能在茶飲賽道快速起量。對比行業內跟風式的產品創新,農夫山泉的爆款邏輯更像"十年磨一劍"。
3.雙引擎戰略的攻守轉換:當包裝水遇到增長瓶頸時,茶飲業務及時補位,現在飲料板塊整體營收占比已經超過62%。這種"水+飲料"的雙引擎,既保證了基本盤的穩定性,又打開了增長空間。鍾睒睒的商業哲學很明確:隻做剛需+高頻的賽道,不管是人均年消費50升的瓶裝水,還是覆蓋3億適齡女性的HPV疫苗,都是大市場、高壁壘的領域。
四、未來機會:茶飲、出海與高端化
農夫山泉的增長故事還沒結束,至少有三個機會點值得關注:
1.茶飲賽道的持續滲透:無糖茶市場還在快速擴容,從2022年1%的飲料市場份額漲到2023年的5%,未來仍有翻倍空間。東方樹葉已經建立起品牌和渠道優勢,隻要能維持50%以上的市場份額,就能持續收割行業增長紅利。而且農夫山泉還在拓展功能飲料、果汁等品類,打造更多增長點。
2.全球化的想象空間:鍾睒睒在2025年初就明確提出"全球化"目標,這是農夫山泉從未真正發力的領域。參考可口可樂、依雲等品牌的全球布局,中國品牌在飲用水和茶飲賽道的出海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東南亞等消費習慣相近的市場,有望複製國內成功模式。
3.高端化的價值提升:農夫山泉一直沒有放棄高端化嚐試,從高端礦泉水到限量版茶飲,持續提升品牌溢價。隨著消費升級,高端飲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這部分業務能進一步拉高毛利率,對衝基礎產品的價格競爭壓力。
五、潛藏的危機:競爭、傳承與輿論
光鮮業績背後,農夫山泉的隱憂也不容忽視:
1.賽道內卷加劇:無糖茶賽道已經湧入三得利、元氣森林等強勁對手,東方樹葉的增速從2023年的翻倍增長放緩至2024年的32.3%,競爭壓力可見一斑。瓶裝水市場更是存量肉搏,PET成本下降導致行業促銷力度加大,匯豐已經將其評級從"買入"降至"持有",認為競爭會限製盈利空間。
2.核心依賴風險:鍾睒睒的"獨狼"風格讓他持有絕對控製權,這種模式在創業期效率極高,但企業規模擴大後風險也在累積。農夫山泉的核心戰略高度依賴他的個人判斷,而接班人問題尚未明確。其子鍾墅子雖任董事,但"未曾參與日常營運"且已入外國籍,未來傳承銜接不暢可能引發戰略動蕩。2024年的輿論危機也暴露了"關鍵人風險",企業命運與創始人個人聲譽深度綁定。尤其是部分 “山泉”不是山泉水,而是純淨水,至今被很多網友吐槽。
3.政策與成本壓力:飲用水行業受政策影響較大,從"水十條"到環保標準提升,都可能增加合規成本。原材料價格波動也直接影響盈利,包裝材料、運輸費用的上漲會持續擠壓利潤空間。而且隨著水源地保護力度加大,新增水源地的獲取難度和成本都會上升。
六、首富寶座能坐多久?
鍾睒睒的第四次登頂,本質是實體產業韌性的勝利。農夫山泉用"水源壟斷+爆款打造+雙引擎戰略",在消費賽道走出了一條穩健增長的道路。但資本市場的追捧背後,是對其穩定性的認可,而非高增長的預期。這種商業模式,也給了很多同業帶來了借鑒意義。
筆者認為,未來三年,農夫山泉的命運將取決於三個關鍵戰役:能否守住茶飲賽道的領先優勢、全球化戰略能否破局、接班人能否平穩過渡。
對於投資者而言,它或許不是最具爆發力的標的,但絕對是消費賽道的"壓艙石";對於消費者而言,看著一個國貨品牌從瓶裝水做到茶飲龍頭,甚至走向世界,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畢竟在這個流量易逝、概念叢生的時代,能把一瓶水、一杯茶做透做精,並且持續盈利二十年,本身就是一種稀缺的商業能力。至於鍾睒睒能否第五次登頂,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農夫山泉能否持續證明,實體經濟也能走出長牛曲線。
寫完這篇文章,我站在窗前,看著樓下便利店門口擺放的農夫山泉貨架,不禁感慨:鍾睒睒用“一瓶水+一支疫苗”的組合,打造了中國實業家財富積累的典範。
但未來的路絕非坦途。
2元一瓶的水能否繼續支撐起千億市值?
東方樹葉的增長故事還能講多久?
未來是否仍會遭遇去年的輿情危機?
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關係到鍾睒睒能否守住首富寶座,更關乎中國實體經濟的轉型方向。
畢竟,商業世界沒有永恒的王者,隻有永恒的變革。
保持冷靜,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