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掙的錢,順鑫農業快要在後麵兩個季度虧完了。
近日,順鑫農業發布2025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58.7億元,同比下降19.8%;歸母淨利潤為7698萬元,同比下降79.9%;扣非歸母淨利潤為8276萬元,同比下降78.3%。
需要指出的是,前三季度 58.7億元的營收僅占順鑫農業2024年全年營收91.26億元的64.32%。換言之,順鑫農業要在最後一季度衝刺32.56億元,如未完成這一衝刺目標,順鑫農業將麵臨營業收入連續五年下滑的局麵。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 年是順鑫農業的高光時刻,總營業收入高達 155.11 億元。但自 2021 年起,順鑫農業收入開啟下滑通道,當年降至 148.69 億元,同比下降 4.14%。隨後幾年這一下滑態勢未能得到有效扭轉,2022 年營業總收入進一步跌至 116.78 億元,同比降幅大幅擴大至 21.46%;2023 年收入延續下滑趨勢至 105.93 億元,同比下降 9.30%; 2024 年營業總收入再度大幅下滑,降至 91.26 億元,同比降幅達 13.85%。
分季度來看,2025年第三季度,順鑫農業營業收入為12.8億元,同比下降21.7%;歸母淨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4051萬元變為虧損9590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4035萬元變為虧損9469萬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這已經是本年度順鑫農業連續虧損的第二個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順鑫農業實現營收13.34億元,同比下降18.12%;歸母淨利潤-1.0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倍。
這兩個季度的累計虧損,快要把順鑫農業一季度掙的錢虧完了。2025 年一季度,順鑫農業雖然營收利潤雙降,但是全年唯一實現盈利的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 32.58 億元,歸母淨利潤 2.82 億元,扣非淨利潤 2.82 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順鑫農業現已形成了以白酒、豬肉為主的兩大產業。白酒產業的主要產品以“牛欄山”和“寧誠”為代表,“牛欄山”目前擁有“經典二鍋頭”、“傳統二鍋頭”、“百年牛欄山”、“珍品牛欄山”、“陳釀牛欄山”五大係列產品;“寧誠”現主要為綿香型寧城老窖白酒。豬肉產業方麵,公司種豬繁育、生豬養殖、屠宰及肉製品加工業務產品,主要包括“小店”牌種豬及商品豬、“鵬程”牌生鮮及熟食製品。
營收占比近八成的白酒業務銷售遇冷,是順鑫農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順鑫農業在 2025 年中報中坦言,白酒行業正呈現產量縮減和擠壓式增長態勢,行業內部分化持續加劇,發展邏輯已從 "規模擴張" 轉向 "價值深耕"。在這一行業背景下,白酒企業普遍麵臨消費場景切換、人群習慣轉變和市場營銷升級等多重挑戰,消費端也呈現明顯的由 "量" 向 "質" 過渡的趨勢。
尤其在順鑫農業主力布局的光瓶酒領域,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眾多酒企紛紛入局搶占份額。2025 年 6 月,洋河股份聯合京東發布高線光瓶酒洋河大曲,42 度單瓶售價 59 元,聚焦 60 元以內價格帶並啟動全國化戰略;7 月,伊力特在新疆發布光瓶酒戰略,推出兩款伊力糧倉產品,價格分別為 28 元(500ML 42 度)和 35 元(500ML 50 度),直接對牛欄山的核心價格帶形成衝擊。
對此,順鑫農業表示,產品端優化配方、統一陳列 VI、升級視覺設計,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品質;營銷端靠會議統籌戰略、新媒體 + 線下市集 + 短劇 + 影視植入多渠道創新傳播;品牌端推進地標保護示範區籌建,聯動文旅資源、入駐文化地標,拓寬品牌影響力。但從結果來看,效果並不明顯。
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向觀察者網表示,牛欄山二鍋頭銷量下滑並非單一品牌問題,而是消費品行業麵臨的係統性挑戰。當前中國消費品市場最大的症結在於社會購買力不足,大量靈活就業者、隱形失業者和低收入群體對未來收入預期悲觀,直接導致消費緊縮和消費降級,而這部分人群正是牛欄山等大眾消費品的核心客群。
同時,消費場景的持續萎縮也加劇了業績壓力,牛欄山 70% 以上的收入依賴餐飲即飲場景,但目前大眾餐飲複蘇緩慢,疊加 "禁酒令" 的持續發酵,宴席、聚餐等核心消費場景大幅減少,即便是 "低價剛需" 屬性也難以支撐銷量。
在肖竹青看來,社會購買力不足引發的消費降級,以及消費場景和渠道體係的多重衝擊,是順鑫農業白酒業務下滑的根本原因。若未來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