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在茅台鎮投資8個億建好的白酒生產廢水處理廠,卻被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人員拿著一張解除合同通知書,把人都攆走,強行接管處理廠,雖然法院不支持解除合同通知書的法律效力,但三年多了,當地政府依然沒有解決,投資方如今連廠子大門都進不去!”
近日,重慶泰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唐顯策向大象新聞反映他在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投資建設白酒廢水處理廠過程中的遭遇。
8億建成的廢水處理廠被突然解約強行接管
9月18日,茅台鎮雙龍村,坐落在赤水河畔的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大門緊閉,門崗保安認出唐顯策後,拒絕開門,還特意把大門和小門都上了鎖,表示他們隻是打工的,有什麽事讓唐顯策聯係領導。
進不去廠區的唐顯策隻能領著大象新聞記者繞路爬上遠處山坡,觀察廢水處理廠運行情況。
“這就是我們在茅台鎮投資8億建成的白酒廢水處理廠,當時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就僅僅憑這張解除合同通知書,把我們的人全部攆走,強行接管。”指著山腳下的廠區,唐顯策激動地說:“這和明搶有什麽區別?”
今年63歲的唐顯策,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赴德國留學生,學習環境工程專業。1997年唐顯策創辦了重慶泰克,逐步發展成為重慶市十大汙水處理企業之一。
重慶泰克與仁懷市的利益糾葛,要從2017年說起。
為解決茅台鎮白酒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生產汙水處理問題,2017年仁懷市發布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公告,對外招標建設日處理汙水1.5萬噸的白酒廢水處理廠。
重慶泰克公司與另外一家國企組成聯合投標體,中標“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項目”。
重慶泰克一方與當地簽訂的PPP項目合同中顯示,仁懷市政府授權相關職能部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重慶泰克和另一家公司負責項目投融資、建設等事宜,並獲得30年特許經營權,期滿後無償移交仁懷市政府。
唐顯策告訴記者,項目最終總造價達8.2億元,其中仁懷市水投集團投資2000萬,其餘8億元由中標企業投資,這其中重慶泰克投資、融資超過7億元,占項目公司股份的86%。
不論是貴州省還是仁懷市當地政府,都對這座位於茅台鎮的廢水處理廠項目給予高度重視,據央媒和貴州當地媒體報道:“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是貴州省十大汙染源治理工程、貴州省最大的白酒生產廢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設計日處理白酒生產汙水能力1.5萬噸。覆蓋茅台鎮15個村、涉及1045家白酒企業,基本可以解決周邊所有醬香酒企業的汙水處理問題。”
2021年1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建成投入試運行,經過一年多運行調試,2022年5月24日完成環保驗收。這也意味著項目可以正式投入運營了。
然而在2022年6月10日,代表仁懷市政府的項目實施機構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以下簡稱工業局),向重慶泰克和另一家中標公司下達“解除合同通知書”。
唐顯策說,事前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當天仁懷市工業局和其它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將廠裏員工集中到一起,宣讀“解除合同通知書”,稱重慶泰克方存在重大違約行為,即日解除所簽訂PPP項目合同。隨即廠裏員工被要求兩小時內收拾私人物品離開。
自此後至今,重慶泰克和另一家中標企業人員被禁止進入廠區。
解約通知與合同約定之間的衝突
唐顯策說,剛聽到合同被解除的消息,他和員工反複確認,才相信這是真的。
唐顯策表示,解除合同通知書中說發現公司存在重大違約行為,但合同中對此有明確約定,發生違約行為後,未違約方應首先通知違約方,采取補救措施,並給予90日寬限期,仍未補救或無法補救,則未違約方有權提出終止合同。
唐顯策說,仁懷工業局出具解約通知,強行接管前,他們沒有接到任何形式的通知。
重慶修能律師事務所的徐律師表示,企業如果存在重大違約,符合解除合同的約定,也應在法定框架內與企業溝通協商,約定補償金額後解約,或向法院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由司法機關依法判定是否解除合同、如何處置資產。可地方相關部門既未出具充分的違約證據,也未經法院判決或仲裁程序,僅憑一紙單方“解除合同通知書”就驅逐員工、強行接管,明顯違背合同約定。
記者在仁懷市出具的“解除合同通知書”中看到:“依據PPP合同第19.6條第3項約定,解除PPP合同,通知送達之日起生效。”查閱合同,該項約定內容為:“項目期限內任意時間,甲方為維護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可在給予項目公司足額補償後,單方麵決定終止本合同。”
對“給予足額補償後決定終止合同”的約定條款,唐顯策表示,即便通知書中“為維護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條件成立,項目公司也既沒有收到通知,更沒有收到任何補償。
複雜訴訟程序後解約通知未獲法定認可
接到“解除合同通知書”後,重慶泰克複函仁懷市工業局稱,對方解除合同,強行接管汙水處理廠的行為涉嫌犯罪。
隨後,仁懷市工業局就重慶泰克方存在“未在約定期限內完成項目建設、發生安全事故拒不按要求整改等5項重大違約情形”,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解除合同通知書”於法有據。2023年4月遵義市中院審查認為該案不屬於民事訴訟案件範圍,駁回仁懷市工業局的起訴。
仁懷市工業局不服裁定向貴州省高院提起上訴。貴州省高院審查認為,“從實質性解決糾紛和防止衍生案件方麵考慮,合同解除與否,按照民事案件處理,可以一次性解決糾紛,可以作為民事案件處理。”並於2023年9月做出裁定:“本案指令貴州省遵義市中院審理。”
遵義市中院按合同糾紛立案後,仁懷市工業局卻未在期限內預交案件受理費,2024年1月,遵義市中院裁定:“按仁懷市工業局撤回起訴處理。”
雖然沒有獲得法律支持,但三年多過去了,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依然處於被接管狀態。
8億投資無收益 傳票摞了一米高
“7個多億的投資,公司拿出幾乎全部自有資金2個億,其餘5個多億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融資而來。”唐顯策表示,當初下決心傾其所有參與競標茅台鎮廢水處理廠項目,除了看好當地白酒產業的發展,項目豐厚的收益是最讓他動心的。
“每年營收有3個多億,純利潤八千萬到一個億。”唐顯策說,投資前,他預估了很多可能影響項目實施的因素,甚至連山體滑坡都考慮到了,但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項目建好了,環保驗收也完成了,卻被強行接管。
唐顯策表示,三年多了,如今雖然名義上經營權還屬於項目公司,但運營收益他們一分也沒拿到。
項目收益拿不到,但投資方要求還款、供貨商追討貨款的官司卻一個接一個,重慶泰克也被迫裁員,員工數量從之前的200多人縮減到30多人,勞資糾紛也訴訟不斷,這幾年,光法院的開庭傳票就收到了一百多張。看著公司大量空置的辦公區,指著摞了近一米高的法院傳票快遞信封,唐顯策一臉無奈地說,企業此前每年營收達3個億,納稅一兩千萬,如今因為茅台鎮項目投資巨大又拿不到收益,企業資金鏈斷裂,隻能東拆西補勉強維持,為此他不止一次突發抑鬱,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頭發也在這三年裏幾乎全白了。
解約接管一天完成 承諾解決遙遙無期
唐顯策告訴記者,經多次奔走反映後,當地曾提出對PPP項目“提前回購、合理賠償”,並成立了廢水處理廠後續處置談判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處置雙方合同糾紛,但至今也沒有拿出具體實施方案,每次聯係相關部門負責人都是一拖再拖。
重慶泰克方認為仁懷市相關部門應首先解除對廢水處理廠的強製接管,恢複他們的合法運營權。“這個並不複雜,項目30年的特許經營權法律上還屬於項目公司,項目強製接管就用了一天,恢複運營權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唐顯策表示,即使當地政府希望提前解除合同,回購項目,他們也願意協商談判解決,但至今仁懷市也沒有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說法。每次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聯係,對方也是以各種理由推脫。
大象新聞記者試著聯係負責後續處置談判工作的仁懷市工業能源和科學技術局(原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更名)分管副局長及局長、仁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但多次撥打電話或無人接聽,或掛斷後短信自動回複“正在開會,稍後回電”。截止發稿記者也沒有接到回電。
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存量項目建設和運營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5〕84號),其中要求:“地方政府對已運營項目要按合同依法履約,按績效結果及時付費,不得以拖延竣工驗收時間、延遲績效評價等方式拖欠付費。經認定涉及拖欠企業賬款的,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