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救市落空,震蕩再起!

誰能料到,前天的三巨頭發布會,直接讓市場預期落空的過山車再一次上演!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大救市後被詬病很久的發改委發布會,有人說這一次金融三巨頭的發布會,等同於去年924大救市後發改委的發布會,不僅沒有拉升預期,反而一舉把市場打了下來。

本來這一波行情從623啟動以來,一直都在3800點徘徊,3900始終衝不上去。大家都期待著這一次的金融層麵最高規格的發布會能出現一些政策紅利,就像去年的924大救市一樣,帶動大盤繼續往上走。

但最後發現隻是一個總結會,希望瞬間落空。其實也怨不得大家,因為去年救市後到這一次的會議,正好是一周年,又選在這個時候開會,於情於理,大家從心理上已經默認這個日子會出政策了。

結果,潘行長說了一句這一次不涉及短期政策調整,直接導致了3900點沒衝上去,直接落到了3770。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開始慌了,中午的時候,銀行漲了很多,很明顯大家的避險思維都被激發出來了,開始衝低波紅利股。

下午尾盤的時候,市場開始衝量,一直在3800點左右來回廝殺,最終收盤止於3821。

關於這一次的金融會議,總結起來,有幾個數據是這樣的:

8月,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

A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比超過1/4;

近5年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業從18家提升至24家。

近5年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派合計10.6萬億元,比“十三五”增長超8成。

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2.8個百分點。

8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加了32%

但這些成績,很多都是集中在過去這一年完成的,比如說總市值在去年924之前,隻有70萬億,結果這一年就漲了30萬億。

所以現在全球資本界的共識就是這一波牛市就是純市值拉動的。

所以,市場的共識是,另一條腿企業利潤率必須趕上了,牛市才算是走得穩了。

但很顯然,8月份以來,預期是再次向下的。

這個也不方便解釋太多了。

但最近利好的消息是,財新報道中央層麵再次啟動了金融工具,規模在5000億的刺激資金已經形成,下一步會快速下發,用來刺激經濟。

拆開看,國開行分了2500億,用於製造業的重要設施建設;農發行分了1500億,用於農村領域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進出口銀行1000億,用於外貿項目。

其實這種都是種子資金,重點在於可以撬動一大批社會融資資金進入,市場預測會帶動規模大約是5.5倍,就是2.75萬億。

還有一點是,2015年一共下發了7筆類似的金融資金,達到了2萬億;2022從3000億追加到了7399億,這一次隻是初步規模,後期可能也要追加。

並且這些資金指定了投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消費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農業農村、交通物流、市政園區八大領域。

除此之外,最近的刺激動作就是史詩級工程集中上馬。

近期,中央一直強調要發揮重大工程引領帶動作用,短短一個月,就接連上馬了雅下工程、新藏鐵路,9月16日,又上馬了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藏粵直流。

藏粵直流輸電線路全長約2681千米,自西向東跨越西藏、雲南、廣西、廣東四省區,是西藏清潔電力送出的首條多端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

這些都是過於長周期的重大政策,都是屬於舉國體製級別的。

也是傳統的刺激手段,也就是投資拉動,換句話說屬於政策的路徑依賴。

除了三巨頭會議毫無驚喜之外,最近的金融政策也過於平穩。

美國硬性降息後,美元資產價格開始大漲,導致了美元回流,港股隨即開始走低。但國內最新的LPR依然維持不變。

這讓房貸利率也保持在了3.0%,但樓市到了這一步,房貸利率必須低於租金收益率才能有益於市場,至少可以穩住二手房踩踏拋售。

最後真心邀請大家加入我的私密群,在私密群裏會每日匯集實時發生的樓市、匯率、政經、海外、金融消息進行及時解讀,更會有你在公域看不到的真話。

說白了,為什麽做這個?沒有別的,就是因為公域越來越沒法實話實說了,越來越不能說真話了,越來越不能暢所欲言了,就像今天的稿子寫的磕磕絆絆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