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23日訊(編輯 黃君芝)據阿波羅全球資產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øk最新估算,美國政府目前征收的關稅收入年化約為3500億美元,這是一筆“可觀”的數額。
Sløk補充稱,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每年家庭所得稅支付的18%,並強調關稅不是一個邊緣工具,而是塑造美國經濟和貿易格局的重要收入來源。
關稅——基本上是對進口商品征收的稅,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經濟政策中有爭議的工具。它們傳統上用於保護國內產業或籌集公共資金,近年來作為貿易戰略的核心重新出現。如今,每年3500億美元的稅收規模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Sløk認為:“最重要的是,征收的關稅收入數額非常可觀。”
家庭影響
雖然關稅帶來了大量資金,但負擔並不平均。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成本會轉嫁給消費者。當政府對進口商品征稅時,零售商和批發商往往會提高價格,這可能導致從電子產品到家居用品等一係列產品的消費者成本上升。
對家庭來說,這實際上意味著關稅起到了間接稅的作用。與所得稅不同的是,所得稅是以收入為基礎並逐步構成的,關稅則平等地適用於購買受影響商品的每個人。這可能會使它們更具累退性,因為低收入家庭在日常消費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更高。
因此,3500億美元的數字不僅意味著更高的財政收入,還意味著廣泛征收消費稅,盡管不那麽明顯。
對國債的影響
美國兩黨政策智庫“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雖然沒有評論關稅是否構成稅收,但也認識到關稅作為聯邦收入來源的重要性。CRFB在8月份表示,關稅征收的激增是朝著管理美國37萬億美元國債邁出的重要一步。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對此表示同意,並預計他們可以在未來十年內減少高達4萬億美元的赤字。
不過專家也警告稱,不要高估關稅削減赤字的能力。這些資金雖然意義重大,但隻是徹底填補債務缺口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例如,CRFB指出,最近的關稅收益,如果是永久性的,將“有意義地減少赤字”,但不能單獨阻止國家債務增長——特別是考慮到對福利項目的承諾和不斷上升的利息成本。
總而言之,美國關稅已迅速從一個不起眼的融資工具發展成為聯邦收入最重要、也是最具爭議的來源之一。它們確實可能有助於減緩債務積累,但仍然隻是一個更大的財政難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