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年輕企業家,離開了我們。
9月19日,據消息報道,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雲海肴董事長、聯合創始人趙晗因突發心梗,經醫治無效在9月18日於昆明同仁醫院病逝,年僅40歲。
據趙晗家屬發布的訃告顯示,遺體告別儀式定於9月20日11時在昆明市殯儀館“慎遠廳”舉行。
斯人已逝,商界再無他的身影。網上有許多對趙晗本人的惋惜和悼念:
“是將雲南菜帶向全國不可或缺的人物,太年輕太遺憾了。”
“又一位年輕的企業家離開我們了,企業家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真的不容易……”
在9月19日下午2點前後,雲海肴聯合創始人、CEO朱海琴也發文悼念:“我們和大家一樣悲痛萬分……我會帶著和趙晗的約定,努力把雲海肴做好,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
《尋夢環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的死亡分三個階段,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止時候,呼吸消逝,作為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過來祭奠,你在社會關係裏消逝;
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也離開這個世上,於是你開始被世界徹底遺忘,便真正的死去。
雲海肴是趙晗留給這個世界的禮物,可能對於趙晗來說,隻要雲海肴還在,趙晗就還始終“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想開一家雲南餐廳
1985年,趙晗出生雲南昆明,在19歲那年,趙晗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後又轉到新成立的國學院。
在學校期間,趙晗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他加入過校登山隊,當時,為了給社團拉讚助,他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廳。
因為這次拉讚助的契機,趙晗與這個並非雲南人的餐廳老板一見如故,趙晗還熱情地將家鄉的雲南菜介紹過來,其中一道“香茅草烤羅非魚”還成為了該餐廳的招牌菜。餐廳老板也跟趙晗分享了很多開餐廳的經驗,比如如何選址、定價、雇人等等。
那時,趙晗萌生了創業開餐廳的想法,與此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考察和分析,發現北京的餐飲服務業,尤其是雲南菜,有很大的市場。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趙晗看了很多創業書籍、聽了很多商業講座,努力拓展人脈。此外他還以招聘的名義到北京幾家餐廳應聘,學習餐飲知識。
在差不多調研了兩年後,在大四開始不久後,趙晗就和周圍很多朋友還有家人講:
“我想開一家雲南餐廳。”
那段時間,幾乎身邊每一個人都知道趙晗想開一家雲南菜餐廳。
但在一開始的時候,趙晗身邊的朋友沒多少人相信他的決心,畢竟作為人大的高材生,就業前景廣闊,沒有多少人會覺得趙晗真的想創業。
也就在2008年底,一次偶然的機會,趙晗聽說北京後海銀錠橋畔有個緊鄰湖邊的三層小樓要出租,他不想錯過機會。但上百萬的啟動資金,還是讓他犯了難。
於是趙晗把父母從雲南請到北京,在充分考察了北京餐飲行業的市場潛力後,說服父母把原本用來給他買房子的30多萬元拿出來投資飯館。
隨後,趙晗攜手堂哥呂誌韜、好友戶峰陽以及朱海琴,共同組建了一支80後的餐飲創業團隊。
彼時,四位創始人並無顯赫的履曆。
趙晗當時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呂誌韜也剛剛踏出大學校門;戶峰陽曾是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跨界投身餐飲;朱海琴則算得上連續創業者,大學時開過甜品店,畢業後進入了管理谘詢行業。
2009年,雲海肴第一家門店在北京後海悄然開業。
在創辦雲海肴初期,幾人的目標僅是經營好餐廳。餐廳命名也體現這一初衷——“雲”象征著雲南菜,“海”代表著後海地理位置,“肴”是佳肴的寓意。
盡管目標很美好,但現實卻給幾人狠狠上了一課。
在門店裝修時,由於經費不夠,原本設計的田園風格,隻好改成混搭風格。此外,電表容量太小,不夠承擔餐廳運營,必須申請擴增。整個裝修花了一個多月,算下來他們花了將近40萬元,而最遺憾的是錯過了北京“十一黃金周”最佳的營業季節。這導致了雲海肴在開業初期,餐廳門可羅雀,餐廳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平均每天虧損高達五六千元。
那段時間,家人們一直鼓勵趙晗:“一定要打完最後一發子彈,流完最後一滴血,一條道走到黑,絕對不允許半途而廢。”
於是,在創業第二年,趙晗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借錢在中關村歐美匯開第二家餐館。
自此,雲海肴正式進入購物中心。
趙晗說:“創業很重要的是要快速試錯和快速擴張。如果第一次不成功,在最短的時間裏試第二次。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就像中關村店,還是那些菜、那個價格、那個團隊,就因為外部環境改變,結果完全不一樣。不要被第一次不成功給嚇住。”
2010年,金融危機後的中國經濟開始複蘇,商業地產購物中心發展步入快速增長階段,國內外零售巨頭紛紛進軍商業地產領域,而當時雲海肴中關村歐美匯店恰好趕上了這個契機,開業後立馬火了。
緊接著,趙晗迅速將雲海肴開店策略調整為購物中心店形式,使得餐廳明確定位為開設在繁華商圈內的中高檔地方特色菜。這樣的定位為雲海肴帶來了穩定且數目可觀的客流,並奠定了其後飛速擴張的基礎。
關於雲海肴一路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趙晗曾經還分享到:“雲海肴能走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把它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如果沒有做事業的態度,可能自己在後海開兩年店,覺得沒意思,就把店給轉手了。那樣,自然又是另一條人生軌跡。”
如今,雲海肴已在3個國家、29座城市布局超200家門店,穩穩占據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關鍵位置。與此同時,雲海肴年營收突破10億元,成為餐飲行業中極具代表性的成長標杆,是中高端連鎖餐飲企業的領軍企業、雲南菜正餐全國第一。
可以說,趙晗對於推動雲南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都是功不可沒的。
這一疾病需高度重視
趙晗的去世讓許多人惋惜、悼念,也將一個頻發的疾病再次擺到了我們麵前。
也就是導致趙晗去世的病因——心梗。
心梗通常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於冠狀動脈閉塞引起冠脈的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肌壞死的一種急性病症。
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約100萬人。每18秒到20秒,就有心梗事件發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會死亡,死亡率超過30%。
不得不說的是,如果對近年來突發性死亡的企業家做個盤點,你會發現,心梗和心血管疾病愈發成為背後的一個“頭號殺手”:
2021年12月18日,中植企業集團創始人解直錕,因突發心髒病去世,年僅61歲;
2023年2月10日,杉杉品牌創始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因突發心髒病去世,年僅65歲;
2023年6月15日,知名私募機構、上海泊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洋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41歲;
2023年12月15日,汾酒集團原董事長李秋喜因突發心髒疾病去世,年僅63歲;
2024年2月10日,山東華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杜華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0歲;
2025年4月20日,雙匯前總裁遊牧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7歲;
……
我們知道,企業為國家和社會創造了巨大財富,解決了絕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然而這些正值大放光彩年紀的企業家、企業創始人,卻頻頻因心梗這類突發性疾病去世(猝死),實在令人痛惜!
這也不禁讓我們對心梗這一疾病產生了更多關注,到底是什麽原因誘發了心梗?預防心梗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從心梗的病因來看,大致可以梳理為以下6點:
1.工作強度過大
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之下,如果不注意休息,過度勞累,會加重心髒的負擔,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導致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此外,在疲勞狀態下,也可能發生血管痙攣,增加患心梗的風險。因此,平時不要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
2.飲食不規律
進食大量含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後,血脂濃度會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此時容易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從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3.情緒變化太大
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也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激烈的情緒變化不僅會導致血壓上升,突發腦梗死,同時也會誘發心肌梗死。心髒病患者和上了年紀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情緒的平和。
4.吸煙、飲酒
吸煙和大量飲酒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5.寒冷刺激
有關研究表明,心梗在秋冬季節更容易出現,這是因為人體在寒冷的刺激下,會引起血管收縮,甚至發生痙攣,導致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因此,在秋冬季節,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時增添衣物,特別是中老年人,身體代謝變慢,對寒冷會更加敏感,更容易發生心梗。
6.便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排便用力過猛也有可能會導致心梗。
長期便秘的人,在用力排便時會導致腹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導致心梗的出現。很多人有便秘的症狀,而且心髒功能不好,在排便時更容易誘發心梗。
而對於企業家這個群體來說,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始終緊繃的精神情緒狀態顯然是導致心梗的主要因素。
隻有活著,才有無限可能
有人曾這樣描述過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剛硬與脆弱:
“因為那太陽般的盔甲過於耀眼,人們的目光穿透不了那耀眼的盔甲,抵達不了他們的心靈。在人們眼裏,他們像那盔甲一樣的堅硬,直到有一天,那堅硬的軀體轟然倒下時,人們在震驚之餘,不明白為什麽如此堅硬的身軀會毫無征兆地坍塌。”
這似乎也可以用中國曆史上流傳的一句話進行解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企業家們表麵看上去風光無限,而一旦他們選擇成為了一名企業家,就如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所說,“便意味著他的一生從此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再也不得輕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幾年來,在劇烈的市場環境變化中,企業家們普遍很累,深究其原因也有很大的共通性:
激烈的市場競爭,競爭始終沒盡頭;繁瑣的工作日程,精力永遠不夠用;行業的下行、資金的壓力、內心的空虛與迷茫……所有的一切,都使企業家長期“發條”緊繃、身心過勞。
企業家們長期過勞的結果,往往變成了生命戛然而止,空留歎息。事業的成功固然重要,而人生的贏家,拚到最後,往往是身體。
德魯克曾說,計劃的放棄和自我更新,是戰略規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它卻最被人忽視。仔細想想,這一理念其實不隻適用於戰略規劃,同樣可以應用到企業家對生意、生活和生命價值的思考當中。
在這條無止境的創業之路上,各種挑戰和壓力無處不在。然而,真正的勝利並非在於“打贏他人”,而是情緒的穩定和身心的健康。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的,企業家們很多都不太愛惜自己的身體,睡眠少,加上每天各種事務壓力,沒時間度假,生活和工作無法平衡,健康其實比事業更重要。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
企業家們,還請愛惜身體,照顧好自己。隻有活著,才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