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換“娃小宗”,多數經銷商尚不知情

宏勝係新一年的銷售周期將從2025年11月開始,留給企業、經銷商和市場反應的時間不多了。

文|《財經》特約撰稿人李瑩記者楊立贇

編輯|楊立贇

娃哈哈的品牌使用和產品銷售再起風波。

近日,一份名為《關於開展2026銷售年度經銷商溝通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的文件在網上流傳。根據該文件的信息,為維護“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規性,公司從2026年新的銷售年度起更換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該文件落款時間為2025年9月12日,由杭州娃哈哈宏輝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飲料營銷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共同署名。它們均屬於宏勝係企業。宏勝係由娃哈哈集團現任董事長、總經理宗馥莉掌控。

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於2025年5月陸續申請了45個“娃小宗”商標,覆蓋第1至第45個商標國際類別。

對於更換品牌的原因,該文件稱,在現行股權架構下,“娃哈哈”商標的使用,須獲得娃哈哈集團全體股東的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使用。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杜東林對《財經》表示,宏勝集團如果對娃哈哈品牌進行使用,應該獲得娃哈哈集團的授權和許可。而娃哈哈集團存在國資和員工持股,對宗馥莉及宏勝係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標等商業行為,屬於關聯交易事項,應獲得娃哈哈集團國資、員工股的股東決議通過。

《財經》詢問全國不同省份的多名經銷商,多數表示尚未接到更換品牌的通知。大部分人在聽到“娃小宗”時都充滿疑惑,僅有個別經銷商通過新聞、社媒等渠道了解到這個消息。對於更換新品牌,有人表示可以試試水,也有人說不願冒險去銷售尚不被市場認可的新品牌;還有人認為,這是宏勝係放出的一個試探性消息,向娃哈哈的其他股東施壓。

《財經》就此事詢問娃哈哈集團方麵,後者未作回應。截至發稿,娃哈哈集團的大股東——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接聽電話。

據了解,娃哈哈的銷售年度是從當年11月1日開始,至次年10月31日。2026年的銷售合同還沒有開始簽,也就是說,留給新一年度的銷售工作還有一個半月時間。

經銷商反應不一

《通知》提到,希望各級銷售人員耐心傾聽經銷商的反饋和顧慮,並充分尊重經銷商的最終決定,將合作意願即時反饋到公司。

一位烏魯木齊的娃哈哈經銷商告訴《財經》,公司向她們下發文件通常是三個步驟,一是先在內部門戶網站上發布,二是由業務經理下發至經銷商負責人,三是再開會做進一步的明確。但目前他們並沒有收到任何形式的通知,包括任何工廠端的促銷信息。

現在,她正在按照常規節奏進行促銷,盡量在天氣轉涼之前把冬季不易銷售的水產品庫存處理完。

她所在的商貿公司,娃哈哈產品的銷售額占比達到80%。她聽說了娃小宗的消息,基於多年來與娃哈哈的合作,她對這家公司還有很多信任:“包裝改了,本質不改,我覺得可以接受。”

她提到,如果來年真的整體替換成娃小宗,前期銷售可能會比較受影響,畢竟她的庫存裏還是原來的娃哈哈產品。不過她對公司後期的安排有信心,認為會逐漸恢複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這名經銷商解釋道,每年都會有新的飲料、新的網紅產品推出,隻要質量可以讓人信服,其實品牌名字叫什麽都無所謂。“如果真的做出相關決定,(公司)肯定會有應對方案的,我們隻需要配合就好了。”她說。

也有人表達出了對娃小宗這個新品牌的不信任。“新品牌我們肯定不做。”重慶的一名經銷商告訴《財經》,娃哈哈在他們的業務中占比並不大。對於這樣合作不深、對娃哈哈品牌依賴度不高的經銷商來說,在不麵臨品牌商壓力的情況下,他們並不願冒險啟用尚不被市場認可的新品牌。

江西的娃哈哈經銷商陳前(化名)已經得知了消息。他從娃哈哈的銷售經理處聽說“娃小宗”品牌要替換“娃哈哈”的。銷售經理告訴他,現在公司還在努力(爭取娃哈哈的使用權)。按照流傳的文件,距離替換時間還有一個半月。

陳前目前並不擔心娃哈哈後續會被停用的問題,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試探性的消息,給娃哈哈其他的股東施加壓力。“我感覺還會給宏勝做,因為現在沒有人可以接娃哈哈這麽大的盤子。”

如果未來真的要替換為“娃小宗”,陳前並未想好怎麽應對。“這個說不清楚。如果價格便宜,就進一點貨,好賣就賣,不好賣下次就不賣了。”

今年9月開始,陳前幾乎沒有娃哈哈的庫存了。據他稱,今年娃哈哈銷售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他的生意相較去年出現了15%的降幅。這幾個月公司銷售經理對他也沒有很高的業績要求,陳前自己也放棄了追求業績目標。

兩個月前,陳前曾向《財經》表示,即便因完不成業績無法拿到三個點的返利,他也不想繼續打款壓貨。在他看來,娃哈哈局勢不定,再大批量壓貨風險太大。

“娃小宗”品牌的產品。圖源:娃哈哈集團官方公眾號

宏勝係想用娃哈哈品牌,沒那麽容易

對於更換品牌的原因,《通知》提到,在現行股權架構下,“娃哈哈”商標的使用,須獲得娃哈哈集團全體股東的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使用。

這意味著,有股東不同意宏勝係企業使用娃哈哈商標。

目前根據工商登記顯示,娃哈哈集團的股權分為三部分: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6%股份;宗馥莉持有29.4%股份,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持有24.6%股份。

實際上,職工持股會處於隱身狀態。2018年在宗慶後的主持下,娃哈哈對員工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股權回購。2025年8月,娃哈哈集團方麵首度書麵回複《財經》稱,2018年職工股被回購後,目前持股會成員隻有宗馥莉一人。在宗慶後去世之後,部分退休及離職員工對2018年回購協議提出異議並對娃哈哈發起訴訟,由於這些訴訟的存在,娃哈哈的股權尚未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娃哈哈的代工廠。據娃哈哈老臣稱,當年宗慶後把娃哈哈的生產工廠切了三分之一,單獨成立了宏勝集團,交給宗馥莉管理。

根據宏勝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目前在中國共有16個生產基地,44家子公司,擁有104條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飲料生產線,主營產品包括果蔬飲料、瓶裝飲用純淨水、礦物質水、茶飲料、含乳飲料等,年生產能力達48000餘萬箱。

2024年8月宗馥莉全麵接手娃哈哈集團,出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其後合並或撤裁多個部門,員工逐步被要求轉簽勞動合同至宏勝集團。在銷售資源整合上,12個省份經銷商合同主體也逐步變更為宏勝係公司,東北、西北市場銷售資源全麵轉移至宏勝體係。這些動作引發巨大爭議。

宗馥莉於2025年8月接受《財經》專訪時,談及娃哈哈和宏勝的關係時稱:“把宏勝和娃哈哈對立起來看,是一種誤解。娃哈哈和宏勝,本身就是同一個產業生態裏的兩個重要支點。娃哈哈有著深厚的品牌積累和消費基礎,而宏勝在全產業鏈和智能製造上的布局,是麵向未來的。兩者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互為補充、互相賦能。”

“每一位管理者上任後,都會有自己對組織的理解和要求,我也不例外。”她說,“整個組織架構的調整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基於企業戰略、市場環境和未來方向的綜合考量。”

在2025年2月,宗馥莉實控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曾申請將387件“娃哈哈”係列商標轉移至公司名下,但最終被叫停。

《財經》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發現,目前“娃哈哈”商標仍屬於娃哈哈集團,此前的商標轉移後來止步於“補正通知打印發送”環節。

企查查顯示,目前娃哈哈集團名下有85個有效專利、887個注冊商標。根據品牌評估機構GYBrand的2024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名單,娃哈哈品牌價值高達911.87億元。世界品牌實驗室的數據顯示,2024年娃哈哈的品牌價值也達到896.09億元。

處理品牌傳承問題需要智慧

在“娃小宗”之前,宗馥莉曾在宏勝創立過自有品牌。2016年宏勝推出“KELLYONE”,“KELLY”是宗馥莉的英文名,該品牌定位也與宗馥莉的年輕化策略一致,聚焦一二線城市新生代人群。KELLYONE的產品線圍繞健康飲品展開,包括0糖0脂肪0能量的蘇打氣泡水“生氣啵啵”和“一茶”無糖純茶係列,以及CHACHA果汁果味茶等。

在市場推廣和營銷策略上,與娃哈哈依賴傳統經銷商網絡不同,KELLYONE初期更側重線上渠道和線下特定終端,如便利店、潮流零售店。通過影視推廣、KOL矩陣推廣、音樂節合作、創意快閃店等更年輕化的方式進行品牌推廣。KELLYONE還曾經邀請藝人王一博出任旗下“生氣啵啵”全係列代言人,邀請演員陳坤代言一茶全係列。

盡管通過營銷在特定圈層獲得了一定知名度,但KELLYONE品牌始終被指未能成功打入大眾市場。目前,KELLYONE的線上淘寶旗艦店、抖音店鋪已經“停擺”,所有商品下架,客服頁麵無響應。

一名曾經在娃哈哈工作了20年的老員工對《財經》稱,KELLYONE銷路不好,大量的飲料無從處置,後來變成職工福利發了下來。宗馥莉創立的品牌至今未能在市場上站住腳,這也是她難以取得許多娃哈哈高管和員工信任的原因之一。

繼承人想要另立門戶並不罕見。在20多年前,中國另一家飲料頭部企業的品牌傳承,值得今天的娃哈哈及其股東借鑒和思考。

運動飲料品牌健力寶由李經緯於1984年創立,並迅速成長為“中國魔水”,成為民族品牌的代表之一。2002年,健力寶集團由國有企業轉製為股份製公司,由張海掌舵。

其後幾年中,健力寶幾經轉手,在2005年被中國台灣統一集團收購,其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很多人懷念老版健力寶的味道和李經緯時代的輝煌,對統一版健力寶的評價褒貶不一。

2016年,品牌創始人李經緯的兒子李文傑創辦了一家名為“廣東健力寶集團飲品有限公司”的企業,與“健力寶集團”僅兩字之差,並推出了名為“轟茶君”“陽光果葩”等新飲品。他多次在媒體采訪中強調自己的“健力寶之子”身份,宣稱要“重振民族品牌”,獲得輿論極大支持。這更像是一場情感和輿論的爆發,而非實際的商業競爭。

之後的幾年時間內,李文傑的創業項目本身經營並不成功,產品市場反響平平,公司後來也陷入了停滯。到了2019年,李經緯家族選擇與統一集團公開和解、互動正式。健力寶的傳承風波持續了17年,才得以平息。

這樣一場“情感歸屬權”與“法定所有權”的衝突,品牌傳承的沉浮,娃哈哈也正在經曆,需要各方的智慧、理性和法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