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這波操作是把自己弄進去了,記者隨手拉開一個冷櫃,羊腿的生產日期是9月19日,著實是在冰箱裏跨年了,合著花128塊的現烤羊腿,吃的是去年的凍肉。還有僅使用冷凍技術,不用防腐劑就能保質期24個月,一歲的娃兩歲的西蘭花,更不用說2024年的南瓜泥和保質期18個月的冷凍鱸魚。
如果這些還不算炸裂,西貝自己家的致歉信,就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徹底,再自己往坑裏跳了一下。首先就是西貝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調的菜品,調整為使用非轉基因大豆油。這是變相承認之前就是用轉基因的油了。還有兒童餐的牛肉醬,牛肉餅,鱈魚條,全部調整為門店現做,那之前都是啥?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老羅當即回應,顧客虐你啥了?顧客都被你打成網絡黑社會了,誰虐誰呢?百分之百沒有預製菜的虛假承諾呢?拿預製菜假裝不是預製菜的稅率差異呢,要不要給公眾攤開講講?
而其實這場網絡爭論的最大笑話,就是西貝自己家賈老板的自信。他的核心論點是:“按國家規定,我們沒有一道是預製菜"。這話一出,網友們就笑了。你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預製菜,但是你符合大眾定義的預製菜。有人立刻引用了一條人盡皆知的"社會常識"來翻譯賈老板的聲明:“眾所周知,'法律規定了人行為的下限“。你西貝一個賣高價菜的高端餐飲品牌,現在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的品質,是對標法律下限的"。這波公關,屬於是自殺式襲擊。
而後的最大敗筆,就是蜜汁自信的要讓全國的消費者去參觀後廚這個操作。西貝的營銷懂的都懂,直接把自己釘在恥辱柱上了。老羅晚上的直播,可能一開始還在發愁怎麽找素材呢,還在想辦法搞什麽激勵,才能讓各路網友以各種偵探無間道的方式,把重要信息給曝光出來。結果,下午一些媒體在得到了西貝的允許下,去後廚逛了一圈,各種之前被老羅認為很難拿到的關鍵信息,就直接通過直播這麽公之於眾了。
除了顧客是現宰的,其他都是預製的,哎,這裏不能說是預製,人家符合國家標準。直播裏,這又成了一個名場麵。在鏡頭前,後廚人員“明晃晃掏出保質期幾個月的羊排”,然後廚師在一旁鎮定地介紹:“我們是新鮮現烤"。後麵廚師長直言,煮好的羊排,賞味期能管三餐,當天上午賣不完,下午、第二天上午接著賣。結果,看到這一幕的網友,都隻能打出兩個字:“難繃“。再想想價格,一個饅頭21,一盤水餃45,你說這些東西是現做的我覺得沒問題。但當廚師把冷凍饅頭和水餃從冰箱裏掏出來的時候,我就懵了。
然後迷之操作又來了,西貝背後的營銷公司華與華發文:西貝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企業之一,遭到這種網絡黑嘴的網暴,老板選擇硬杠,一定要辯個清楚明白,這也給習慣於忍辱負重、苟且偷生的好人做了一個示範。大哥啊,我真的懷疑你是友軍還是敵軍了,這不是還嫌自己的客戶死的不夠快,再把對麵的刀磨的快一點嘛?以後誰敢找你們做品牌做公關了?而且據瀟湘晨報報道,華與華之前公開表示“為西貝服務了十年,拿了六千多萬的谘詢”,“下個十年,我們也不貪心,拿一兩個億就行了”。就這公關的水平,真的值這個錢嘛?
後來新華社也發聲了,規範預製菜透明化。這裏得說句公道話,預製菜本身沒毛病,近幾年發展得也快,國家也說要大力推廣,核心是得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你得告訴人家 “這是預製菜”,讓人家有得選。老羅的觀點其實跟國家是一致的,他不是反對預製菜,是想推動預製菜信息透明化,而且得有性價比。就像方便麵,人家明碼標價,符合國家標準,沒人說啥;但西貝三根預製羊排賣120塊,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直到昨天,賈老板都還說,生意可以不做,但一定要爭個黑白。但這事兒鬧大後,西貝門店的生意肉眼可見地差了,營業額掉得厲害,客流少了一大截,以前周末去都得排隊,現在壓根不用等。這下他們終於慌了,賈老板在行業群裏道歉,說自己之前應對方式不對,以後會改;還說要學胖東來,做個透明的西貝。現在他們又說兒童餐要在門店現做,這確實是好事,但你品,你細品,這就是被輿論逼得沒辦法了才改的,完全是被動的。你琢磨琢磨,他這道歉到底是真覺得自己錯了,還是看著錢少了心疼才服軟的?
結尾
西貝與賈老板到最後或許都沒弄清楚,他們輸掉的並非老羅,而是時代,是消費者權利意識的覺醒,大家不再是那個可以被輕易糊弄的群體了。從這個角度看,老羅不僅沒做錯,反而有功,整個行業被他引領著,朝著更透明、更尊重消費者的方向去思索,雖然這個過程充滿了火藥味,但結果是好的。西貝的致歉或許帶著被動的權衡,但它像一顆投入行業深湖的石子,它提醒著每一個從業者,法律劃定的是底線,而消費者的信任才是品牌真正的護城河。未來的餐飲市場,不會再為糊弄留生存空間,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才能在時代的浪潮裏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