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50倍!美國,玩出了新花樣

當下,全球資本市場各種風騷操作頻頻發生。

美國的一家原本做包裝的公司Eightco一夜之間暴漲接近50倍,迅速點燃整個市場的金融熱情。

原因就是Eightco宣布將購買世界幣(WorldCoin),商業模式從傳統的包裝賽道轉型新興的幣庫賽道。

華爾街很多公司對“幣庫”模式持開放態度。

比如美國木頭姐(做多特斯拉,而一戰成名)就特別看好這種模式,而且大舉進軍了Coinbase企業、以及類似模式的BitMine。

香港也一樣,對此模式並不拒絕。比如馬雲係公司雲峰金融也已在公開市場累計購入1萬枚以太坊(ETH),總投資金額達4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4億元),其實就已經有點兒效仿華爾街幣庫公司的意思。

不過,這其實很難定義究竟是金融創新,還是金融騙局。

為什麽說,這很難界定到底是金融創新,還是金融騙局。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究竟什麽是幣庫模式?

幣庫模式,簡單地說,就是企業或者機構將加密貨幣納入自己的資產儲備,把它當作一種投資策略。

換句話說就是把手裏的閑錢,或者募資來的資金都統統配置成加密貨幣,期望通過資產增值來提升企業價值。

比如,這次一夜暴漲近50倍的Eightco公司,就是發布聲明說,要通過私募配售等方式籌集大量資金,大量地買入世界幣(加密貨幣的一種)。

這一模式的興起,根源就是與加密貨幣市場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價格大幅波動,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

而幣庫模式的實踐中,美國的MicroStrategy(簡稱 MSTR)可謂行業鼻祖,堪稱經典案例。

理解它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這種最潮的金融創新模式究竟是怎麽回事。

MSTR原本是一家數據挖掘分析軟件公司,客戶包括麥當勞等知名企業,但幾十年來,其業務發展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2020 年8月,MSTR 做出了一個改變公司命運的決定,將超過 2.5 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投入比特幣。

此後,它便一發不可收拾,更是通過在股權和債務市場融資,持續大量購入比特幣。截至目前,MSTR 總共收購了 386700 枚比特幣,占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1.83%,總花費為 219 億美元,平均購買成本為 56761 美元/枚。

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公司,輕鬆地超過了美國政府持有的21萬枚比特幣數量。

MSTR的命運也隨著賽道的切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實施比特幣戰略以來,其股票價格上漲超過30倍,而同期比特幣的價格僅上漲了約7倍。

這種模式和傳統的銀行模式有點兒類似。

比如,銀行往往是接收客戶的存款,然後將這些存款資金用來購買國債、高等級企業債、銀行同業存單,給企業放貸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會獲得利息收入。銀行再用這些收入來支付給銀行儲戶的存款利息。

存款的人越來越多,銀行可以購買的資產也越來越多,銀行的規模、利潤、股價也越來越大。

MSTR也一樣,不同在於它是籌集資金購買比特幣,向投資者支付MSTR股票收益及定期利息或股息。

這種成功自然吸引了整個金融圈的注意,沒有誰和錢過不去,全球已經上百家公司紛紛向其效仿。

而這次暴漲明星企業Eightco此次宣布購買世界幣,並構建財庫體係,和MSTR的模式如出一轍。

其實,就是在押注加密貨幣會繼續上漲,從而借此抬升自己的身價。

這就是幣庫模式的雛形。

關鍵問題在於,幣庫模式隨著Web3、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發展,似乎又不僅僅是在押注加密貨幣的上漲,而是在朝著加密生態的建設。

這就是金融創新的意思。

加密貨幣、區塊鏈、華爾街金融領域,有一個名字始終是備受關注,就是 “木頭姐”。

木頭姐是美國著名投資公司ARK Invest 的創始人兼 CEO,以在科技股領域的精準布局和大膽預測聞名,尤其因投資特斯拉而被廣大投資者熟知。

木頭姐正是和巴菲特齊名的這樣一位華爾街大佬,開始在大舉押注幣庫公司。她近期認購了約477萬股比特幣礦機公司BitMine股票,價值1.82億美元,並將分配給三支基金。

BitMine扭頭就打算把這1.82億美元投向以太坊,典型的幣庫模式。

木頭姐認為,公司之所以采用幣庫模式,也許是在進行金融創新。

她舉例說明,80年代末90年代初,互聯網剛剛開始發展時,沒有人想到金融服務或者商業會在互聯網上進行,因此沒有支付層。這導致了當下金融公司雖然搬到了互聯網上,但是依然是傳統的商業模式,比如visa、萬事達等,就使得每筆交易的成本依然在2%~3.5%。

但是,現在區塊鏈,特別是以太坊類的幣庫公司、技術公司也許可以重塑支付層,使得整個成本下降到1%以內。這將減少金融市場的摩擦成本,提高效率。

翻譯一下,這意思是區塊鏈的支付層(穩定必也是建立在區塊鏈的支付層上麵)將會使得金融交易成本急劇減小,就會使得更多的流動性資產比如股票、債券、貨幣等在區塊鏈化。

這簡而言之,就是近期大熱的RWA!

在中國,也有一些嗅覺敏感的公司。

馬雲係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馬雲係公司本身就有一個很重要業務的業務,就是支付,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支付寶。

所以,他們對金融支付的嗅覺異於常人。

雲鋒金融近期在公開市場累計購入1萬枚以太坊(ETH)。

據企查查數據,雲鋒金融的最大股東為 Jade Passion Limited,持股 47.25%,該公司為雲鋒基金旗下投資實體,而馬雲通過持有上海雲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0% 股份間接持有雲鋒金融權益。

顯而易見,雲峰金融此次大規模購入以太坊,標誌著馬雲係企業正式進軍數字資產領域,成為傳統金融機構擁抱 Web3 的典型案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雲鋒金融於9月1日剛剛宣布與螞蟻數字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通過新一代 Layer1 公鏈 Pharos 平台,共同開拓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及 Web3 等前沿領域。

而雲峰金融也在公告中明確表示,購入 ETH 旨在配合集團在 Web3、RWA代幣化、數字貨幣、ESG 零碳資產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為 RWA 代幣化提供基礎設施支持,同時探索 ETH 在保險業務中的創新應用。

所以,我們發現,幣庫模式、RWA、Web3相互交叉一起,在AI的加持下,正在構建一個全新的金融世界。

這也許是一個奇妙的金融泡沫,但是當相信的人多了,也許就會成為金融創新。就好比當年的股票剛出來的時候,不也是很多人認為是泡沫嗎?

你們,是怎麽認為的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