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降息前夜,全球各類資產出現“鴿派”狂歡。
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核心CPI僅環比上漲0.3%;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跳升至26.3萬人,創近4年新高,進一步印證美國勞動力市場降溫趨勢。
數據甫出,美股三大指數上漲,創曆史新高,國際黃金價格(經通脹調整後)也創曆史新高,A50期貨直線拉升。市場似乎在交易“由CPI數據鋪平的降息路徑”,而非交易降息本身。
花旗集團分析師Veronica Clark和Andrew Hollenhorst預測,美聯儲在未來五次議息會議中將累計降息125個基點,政策利率或跌破3%。
就全球科技板塊而言,相關股指均表現強勢。今年以來,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4.6%,創業板指上漲超40%,科創50指數上漲35%。
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與中國新質生產力紅利交匯,或引領全球資本配置進入宏觀格局重構的新拐點。
市場情緒、央行預期與資產價格的微妙平衡,將在這一輪流動性重估中被打破。
9月降息幾成定局
眼前這一切,源於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顯著降溫。
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團隊指出,美國8月份僅新增2.2萬個就業崗位,且前兩個月數據累計下修2.1萬個,失業率攀升至4.3%。這不僅表明美國就業增長放緩,每周平均工時的下降更被視為雇主需求減弱的信號。考慮到9月5日的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增長放緩,目前看來,美聯儲幾乎肯定會於9月議息會議上宣布降息。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已經被市場完全消化。
這一判斷已成為華爾街的共識。
巴克萊亦更新預測,認為美聯儲今年將降息三次,分別在9月、10月和12月分別降息25個基點,並將在2026年降息兩次。
瑞士寶盛經濟學家David Alexander Meier表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在8月大幅降溫,證實經濟增速正在放緩……美聯儲在9月議息會議上重啟寬鬆政策幾乎已成定局。”他進一步強調,市場的反應證實此次降息周期是“基於數據驅動,而非政治壓力”。
“美聯儲將在年底前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下調至3.75%—4.00%。”David Alexander Meier稱。
不過,政治因素仍是潛在變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近期警示,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幹預美聯儲獨立性的行為,稱其意在謀求對貨幣政策的個人控製權,“可能引發更大的經濟災難”。
降息路徑與市場影響
此時,市場關注焦點已從“是否降息”轉向“如何降息”。
聯博基金固收及多資產市場策略負責人驥宇預計,美聯儲將采取漸進式策略,“年內有望降息2—3次,每次25個基點”。其依據在於美聯儲正試圖平衡勞動力市場下行風險與通脹持續性的關係。
保德信固定收益副主席、首席全球經濟師Daleep Singh也持相似觀點,並展望長期路徑。他指出,基於通脹率在2026年前仍將維持於3%以上的預期,美聯儲預計將持續漸進降息,直至在2026年達到3.0%—3.5%中性利率區間。這種漸進策略將使美聯儲有時間評估關稅和財政政策的影響。同時,他警告稱,若在通脹高企環境下過快降息至中性水平以下,將顯著增強經濟麵臨的尾部風險。
Daleep Singh還提到,當前非農數據雖然溫和,但是對風險性資產(如股票、信用債)構成實質提振,金融條件逐步寬鬆,長期債券波動性也因預期明確而有所緩和。
另一方麵,中國市場同步呈現結構性複蘇。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表示,A股近期上漲並非由單一催化劑推動,而是政策轉向、流動性改善、中美關係緩和及宏觀基本麵修複共同驅動。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與信貸修複預期升溫,黃金、人工智能、新興消費與外貿鏈條構成市場“複蘇錨點”。
美元降息對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股市方麵,聯博基金認為,降息有望提振美股風險偏好,在流動性寬鬆環境下,成長類風格和偏中小盤風格的股票或更為受益。
債市方麵,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團隊指出,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預期穩定與降息預期相結合,預示股市前景樂觀,而國債收益率下降將支撐股票估值。保德信也認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長期債券波動性的憂慮。
匯市方麵,聯博基金預計,美元指數可能進一步走弱,這將為新興市場帶來亟需的資金支持。
一位資深A股投資人士指出,若美聯儲在市場高位時宣布降息,反而可能成為“利好兌現”的回落拐點。他建議A股投資者預設應對策略,謹防盲目追漲。
值得關注的是,9月15日—19日將迎來“超級央行周”,屆時美聯儲、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及日本央行等將相繼公布利率決議。
回顧曆史,美聯儲的每一輪降息周期,幾乎都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分水嶺——股債分化,黃金走強,為投資者提供了重新配置資產的契機。
黃金熱潮:避險需求與貨幣屬性雙重驅動
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和全球財政擔憂的雙重催化下,黃金迎來新一輪上漲行情。
景順報告指出,自8月中旬以來,受長期主權債券收益率上升、白宮企圖解雇美聯儲理事庫克等事件影響,國際黃金價格飆升逾8%,連漲三周,站上3600美元/盎司。今年以來,國際黃金價格漲幅已近40%。
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團隊認為,此輪黃金牛市的基本驅動因素異常穩固:全球央行持續買入黃金,並無放緩跡象;投資者對衝財政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需求旺盛;利率下行的前景降低了持有非生息資產的機會成本等。
9月12日,倫敦黃金現貨價格上漲0.3%,收於3642美元/盎司。多家機構預計,年內或明年中期國際黃金價格有望挑戰3800美元甚至更高價位。
黃金價格走高,也反映出市場對美聯儲可能結構性“轉鴿”的提前定價。貝萊德高管裏克裏德成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他主張前瞻性降息與順周期調控,近日更建議“直接降息50個基點”。市場人士認為,一旦他的提名落地,或被視為美聯儲將長期偏鴿的重要信號。
作為非生息資產,黃金被認為在利率下降預期裏具有較高吸引力。此外,美元走軟也使外幣持有者更願意買入黃金。
不過,若CPI或就業數據出現意外偏差,利率路徑預期可能會被修正,以及美元若短期回強,黃金可能短線震蕩、小幅回落。
聯博的驥宇指出,在債券利率下行、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固收+”產品因其兼顧收益和風險的特征,成為不少投資者的選擇”。
如今的“固收+”已從傳統的股債組合,向多元化方向加速演進。例如,在境內資產之外配置境外股債或大宗商品(如黃金),這些低相關性資產有助於在極端市場中控製波動。與此同時,其管理模式也正向著係統化和數字化轉型,強調以量化技術為基礎的投資紀律,以捕捉拐點之後的多元化機遇。
不經意間,我們站在了一個由經濟數據、政治博弈和市場情緒共同塑造的拐點上。美聯儲的降息動作,或將開啟一輪全球資產重新定價。
盡管路徑尚存變數,但方向漸趨清晰:美元趨弱、黃金走強、風險資產受益,資產配置悄然重構。
9月10日,高盛集團發布的2025年家族辦公室投資洞察報告《適應新形勢》指出,家族辦公室在麵對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投資更趨確定性:公開市場股票配置增至31%,另類投資微降至42%。地緣政治風險成首要擔憂,私募股權與科技股受青睞。
當CPI“鋪平”降息路徑,市場用黃金曆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曆史新高、人民幣十個月新高,共同寫下“美元走弱+流動性重啟”的行情劇本,但下一頁還需由企業訂單和利潤來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