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你準備幹什麽?
佛係躺平?看遍祖國、周遊世界?還是三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
上世紀90年代初,50歲退休的關玉香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創業。
誰也想不到,34年後,這個普通的退休女工會締造出一個金屬包裝行業的帝國:她創辦的奧瑞金科技年營收超138億,累計納稅突破100億元,為紅牛、元氣森林、青島啤酒等30多個大牌定製易拉罐,把工廠開到了海外。
她說,下一個30年,再納稅百億!
關玉香的故事,是一部寫給普通人的創業啟示錄,50歲開始創業,她沒有名校光環,沒有資本加持,甚至沒有一點行業積累。
“一股勁兒”和水滴石穿的堅持,她30年不滅。
抬頭一片蒼茫月,是我生生不死心。
兩次創業,結緣易拉罐
1939年,關玉香出生在沈陽的一個軍人家庭。受家庭環境影響,她骨子裏流淌著軍人不服輸的精神,吃苦耐勞、踏實肯幹,即使生活困苦,也不輕易低頭。
關玉香最初的創業基因,就在她服務了30多年的工廠裏。
19歲時,因家境貧寒,她無奈輟學,進入北京儀器儀表公司,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這一幹就是32年,她也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基層工人晉升為車間主任。
50歲退休時,她本可以好好享受下退休生活,含飴弄孫,走走逛逛的,但她並沒有選擇這樣悠閑的生活。
退休即創業,她在北京創立了一家儀表盤工廠。她自信地認為,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經驗,一定能有番作為。盡管她付出了無數心血,日夜操勞,但無奈行業一片紅海,新工廠很難立足,不到三年就關閉了。
關玉香的創業首秀失敗了,但她的創業之火並未熄滅。
1994年去海南旅遊時,她體驗到了改革開放的生機。尤其是這個旅遊勝地的飲料行業十分發達,椰汁、芒果汁、咖啡等品類層出不窮。
她敏銳地捕捉到商機,她注意到飲料的包裝幾乎都不是海南本地製罐企業產的,尤其是易拉罐,多數來自中國台灣和韓國。當地也有一些工廠,但沒有真正專業做基礎包裝的。
發現市場空白,關玉香覺得本土生產是非常可行的。機會眷顧有心有腦的人,海南文昌清瀾經濟開發區當時有個招商政策,政府可以墊資200萬支持企業建廠。
於是,她決定南下創業。從北京到海南,不變的是這位老太太過人的膽量,超人的毅力。
1994年,關玉香拿出幾十年攢下的30萬,加上200萬元政府墊付資金,在海南文昌成立文昌奧瑞金製罐公司。
同年,奧瑞金正式建廠,簡陋的生產線,16名工人。
200萬的墊資是要還的,而彼時的關玉香除了經曆過一次失敗的創業,幾乎別無其他了。但當時她並沒有畏懼也沒多想,她後來回憶道:“那個時候想的就是要做這件事,怎麽想辦法把它做成。”
幸運的是,這次關玉香的選擇是對的。大概3年後,這200萬就還清了。
41次往返,終與紅牛“共生”
初期,作為一個跨行的小廠,奧瑞金隻能吸引到一些規模較小的飲料廠,利潤微薄,勉強度日。但關玉香並不氣餒,她守在文昌,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事必躬親。
如果日子這麽平平淡淡,可能奧瑞金會被淹沒在海南的瓶瓶罐罐裏。但是,轉機很快來了——
泰國人許書標是天絲集團創始人,祖籍海南文昌。1991年,他攜妻女返鄉,並對故土進行實地考察。1993年,許書標受邀來華發展,在海南成立了海南紅牛飲料有限公司。
許書標回鄉投資的消息讓關玉香意識到,機會來了。紅牛在國外已經頗負盛名,如果能與紅牛合作,那奧瑞金就不愁訂單了,還能順勢與國際接軌。
可紅牛為什麽要跟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合作呢?
這一次,關玉香依舊沒有猶豫。談成了最好,談不成又沒什麽損失,何不一試呢?
果不其然,得知奧瑞金是個剛成立一年多的小工廠,紅牛直接給了關玉香一個閉門羹。但同時,她也得知了一個關鍵信息,紅牛的工藝要求高於當時的標準,必須采用粉末補塗工藝。
在製罐行業中,罐體分為二片罐和三片罐。二片罐是由罐蓋和帶底的整體無縫的罐身組成的金屬容器;三片罐是由罐蓋、罐身和罐底三部分組成,需要在焊接完成後,對焊縫進行補塗。
當時,易拉罐普遍采用的是液態補塗技術,隻有對防腐蝕要求更高的紅牛,要求供應商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粉末補塗技術。
盡管隻有紅牛如此要求,但關玉香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大趨勢,一定要做。
說幹就幹,關玉香果斷抵押房產,重金從海外引進這項技術和相關設備。
隨後的兩個多月裏,她往返於海南、深圳、廣州等地41次,每次前往洽談,她都親自設計方案,易拉罐設計理念、生產流程優化、成本控製措施,考慮得麵麵俱到。起初,紅牛的高管根本不看好奧瑞金,她一次次地被拒絕。
但她深知,這是她和奧瑞金唯一進入快車道的機會,她不能放棄。白天洽談、溝通細節,晚上惡補專業知識,對比競品優劣勢,深入研究紅牛。她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困難打不倒的熱情,很難想象,她那時已經年近60了。
水滴石穿,國內領先的技術、完善周密的設計方案、年過半百卻真誠執著的創始人,這些打動了紅牛,最終,奧瑞金成功拿下訂單。
1996年7月,奧瑞金第一個紅牛罐出廠,紅牛非常滿意,雙方正式達成合作協議。奧瑞金從此進入發展黃金期,到了1998年,奧瑞金年製罐產量已經突破1.5億個。
為了更加緊密與紅牛的合作,關玉香采用“廠貼廠”的模式,紅牛每在一個地方開設新廠,奧瑞金就緊跟其後。跟隨紅牛,奧瑞金分別在北京、湖北、廣東等地建立生產線,這不僅降低運輸成本,更提高了生產效率,為紅牛提供及時、優質的包裝服務。
中國紅牛一直都是奧瑞金最大的客戶,營收貢獻率曾超過70%。
為紅牛提供優質服務所積累的經驗和口碑,讓奧瑞金逐漸嶄露頭角,青島啤酒、加多寶、東鵬特飲、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眾多飲料行業的巨頭,紛紛向奧瑞金拋出了橄欖枝,與奧瑞金簽訂了合作協議。
“想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那股勁兒,沒有這個精神不行。”關玉香回憶當年經曆,語氣依然堅定。
昔日的退休女工,認準了這件事,鉚足了勁向前。如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易拉罐女王。
技術突圍,“為民族產業貢獻力量!”
“當時,合同定了,定金交了,設備也安裝了,他不給我基礎資料。我去找他要,他說了一句話,‘我給你你看得懂嗎?’”。
這是關玉香自己的講述。奧瑞金成立之初,她向中國台灣某企業購買設備,賣家不給她技術文件資料,並輕蔑地反問了她。
采訪片段中,已然走過這段“技術貧瘠期”的她,依舊苦澀地點了點頭,“這句話我記一輩子,我一定要在製罐行業搞明白,把技術這條路走下去,不能讓別人小瞧了我們。”
小是掌心裏的鐵罐,大是打破國外壟斷的決心。
“研發一代,應用一代,儲備一代”,是奧瑞金的研發模式。
“為什麽咱們的罐比國外的貴?”有一次,與奧瑞金合作番茄醬的企業家直接找到了關玉香。
不太可能,這是關玉香的第一反應,畢竟國內生產成本應該低很多。
而後來,經過反複推敲查驗發現,我國當時做番茄醬的概念鐵厚度是0.21mm,而國外是0.15mm,這大大提高了成本,影響客戶選擇,也影響消費者體驗。
就基板減薄問題,奧瑞金立馬開始研究,並率先將一種通過冷軋可以減薄厚度至0.1-0.17mm的DR材,應用到國內罐身產品上。
關玉香很自豪,“我們現在罐身鐵厚度可以做到0.12mm,基本和國際接軌了。”
這一步,與國際接軌;下一步,是占據一席之地。
覆膜鐵是讓關玉香很驕傲的新材料。
上世紀70年代,食品罐頭出口是中國一項較為重要的任務,國際前沿的覆膜鐵難題亟待攻克。
這項技術由日本首先發展,歐美國家緊隨其後,但他們卻都對去參觀交流的中國人員嚴格保密,不透露一絲信息。
研發這一材料,不僅有技術層麵的難度,而且研發資金體量大,研發周期長,風險極高。但為了打破國外壟斷,2007年,奧瑞金正式調研立項,7年時間,成功投產。
2025年,覆膜鐵的驕傲還在延續。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成立30周年慶典上,奧瑞金斬獲四項榮譽——奧瑞金獲譽“中國罐頭產業堅守企業”、覆膜鐵DRD係列碗罐榮獲“最具創新力產品”、創始人關玉香榮膺“中國罐頭產業終身成就獎”、副總裁陳玉飛榮獲“中國罐頭產業工匠”。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成立30周年慶典,奧瑞金攬獲四項大獎,圖片源自今日奧瑞金
該係列的覆膜鐵不僅大幅提升包裝性能和環保水平,還通過設計優化增強了產品辨識度和使用體驗,成為行業創新典範。
這背後依托的是奧瑞金強大的技術創新體係——公司擁有大量專利,多項研發成果,並主導或參與製定了40多項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持續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
“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科技創新,企業就不可能發展。我們一定要在這個行業裏為國家爭光,為我們民族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從被輕蔑看不懂說明書,到引領行業規範,30年如一日,關玉香以敢想能幹的硬核決策力,懷揣拳拳赤子心,走出了一條爭氣又長遠的科技突圍之路。
84歲,納稅百億,捐款千萬
熱氣騰騰地折騰了一輩子的人,永遠也閑不住。
“人活著就得有點意義,不管你是一個普通工人還是從事著其他職業,盡你的力量去做事。”
2023年,84歲的她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納稅總額累計突破100億元。
在她看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為國家納稅是企業家應盡的義務。
她常常對員工們說,“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國家的好政策,離不開社會的支持。我們要懂得感恩,用實際行動回饋國家和社會。”
截止2023年底,奧瑞金已經完成了100億的納稅。
關玉香說,“雖然我85歲了,但是,我蠻有信心奧瑞金在後30年還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下一步,奧瑞金希望在後30年的經營中,能夠再完成納稅100億的計劃。
關玉香對幸福的理解很簡單,也很樸素:工廠沒事、工人沒事、生意不錯、努力納稅。
除此之外,她還積極投身於各類公益事業。積極助學扶貧,累計捐款數額達2000多萬元。奧瑞金內部已形成慣例,工廠所在地會支持當地條件落後的學校,對學校的食堂、圖書館、廁所、體育場進行升級改造,並為貧困學生捐款。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把你的人生過得完美。那完美是什麽?不是個人獲得什麽,而是你給社會帶來了什麽。”在談及人生意義時,關玉香總結道。
50歲後,人生還有多少可能?
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論語·為政》
行文至此,不禁感歎,這是一位怎樣的中國老太太?
50歲開始創業,失敗後又再度跨行創業,60歲以區區無名小廠拚出紅牛訂單,84歲完成納稅百億,提出30年再納稅百億。
蓬勃的生命力,熠熠生輝。
50歲,人生還有多少可能?
劉邦48歲起義,50歲滅秦,54歲稱帝,四百年的大漢江山由此開啟。
50歲的杜甫喊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憂國憂民的白頭詩人念念不忘的,依舊是推己及人。
51歲的魯迅在輿論籠罩和生命威脅下,堅定地寫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筆杆硬,骨頭更硬。
“炸雞大王”哈萊德·桑德斯65歲創立肯德基,從破產餐館老板走向全球連鎖品牌創始人。
年齡不是枷鎖,反而給了行者更多沉澱的智慧和向前的勇氣,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所以,陽光明媚,我們一直在路上。
起點可能決定不了終點,但這一次,我們有決心地起跑,終將到達想去而未至的遠方。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知先天之命,更有後天之命。
先天之命不可改,後天之命不可廢。從今天開始,把握後天之命,走人生修行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