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他來北京順手投了張一鳴

聊起張一鳴和今日頭條的早期投資人,大家往往第一印象是王瓊。

這當中,總有一些身影鮮少被提及。今年,海外知名投資人Matt Huang(黃共宇)在一場播客對話中罕見分享自己人生中最幸運的一筆投資13年前,意外投了張一鳴。

細細聽下來,當中運氣,令人感慨。

早在2010年,他從麻省理工畢業,創立社交媒體分析公司Hotspots。兩年後公司被Twitter收購,他迅速完成原始資本積累,本人也隨之加入Twitter。

彼時大洋彼岸另一邊,中國移動互聯網浪潮火熱。有感於當時美國VC前赴後繼來到中國尋找投資機會,24歲的黃共宇也請假一周,跟隨一些熟悉中國風投和科技界的朋友,飛往北京。

沒曾想,一筆日後回報萬倍的投資誕生了。

13年前,一筆意外投資

回報萬倍

北京之行,短短幾天。他們從一場會麵到另一場會麵,見了很多中國創業公司。黃共宇坦言當時:

“沒有打算進行任何投資,隻是試圖去學習。”

直至來到了今日頭條辦公室,北京一棟簡陋的居民樓裏。黃共宇記得當時的情景:被拉進一個小廚房,看到了一個很舊的冰箱、一套簡單的宜家風的桌凳,還有第一次與他見麵的張一鳴。當時今日頭條剛創辦半年左右。和翻譯一起,幾個人坐在那裏交談。

在翻譯的幫助下他弄清楚了,張一鳴是要做一款個人新聞應用,類似的項目在美國早有人嚐試,但並未成功。“這是一次非常獨特的經曆,他說話的時候我可能不太理解他的意思,然後翻譯會翻譯給我聽,我才能理解。”

雖然黃共宇不太喜歡這個創業想法,但他被張一鳴吸引因為語言不通,當張一鳴闡述公司願景時,黃共宇會全神貫注觀察他的非語言信息,能感受到他的能力和專注。

此外,還有一點打動了黃共宇:張一鳴從最初就看到了終局,即全球注意力和媒體的市場,從第一天起就專注於構建一個國際化業務。“從那次會麵出來後,我感覺到了,天哪,我必須想辦法支持這個人。”

回程後,黃共宇立刻聯係中間人投資了張一鳴,最終獲取了今日頭條一些不同類型的股份。黃共宇透露,當時的估值大約在2000萬到3000萬美元之間。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日頭條變成如今橫掃全球的字節跳動。黃共宇在訪談中聊起一個數據,目前在老股(Secondary)市場,字節跳動估值大約在2000-3000億美元之間。換言之,當年的一筆投資將帶來回報10000倍。因為堅信字節跳動能夠成為中國最大的公司,直到今天黃共宇依然持有大部分股份。

冥冥自有天意。因為當年把公司賣給Twitter,黃共宇才有了成為天使投資人的資金,其實除今日頭條外,他還投資了Instacart、Plangrid等公司,並在2014年加入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成為合夥人。2018年,他與Coinbase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等共同創立自己的投資機構。

回過頭看,這更似某種“運氣”“我們不要假裝這是某種偉大的技能。這是一筆不錯的投資,但像許多早期投資一樣,這隻是一次說yes的機會。”

但這恰恰是很多人抓不住的機會。

他們最早投了張一鳴

張一鳴的融資故事曆來為人津津樂道。回憶起來,早期的今日頭條遭遇了大部分投資機構的拒絕,找不來錢。

直到少數的幾個投資人站了出來,由此締造幾筆經典的早期投資案例。

SIG海納亞洲創投合夥人王瓊創造了傳奇。早年她曾投資張一鳴就職的酷訊和創辦的九九房。2011年9月,張一鳴找到王瓊表達自己的苦惱,覺得移動互聯網是非常好的機會,想要做點什麽,但還沒想好。

2012年1月29日,大年初七,想清楚的張一鳴約王瓊在一個咖啡館見麵。經典的一幕出現:在咖啡館的一張餐巾紙上,張一鳴邊畫邊講解了他構想中的產品原型,大體上就是現在今日頭條的樣子。王瓊眼前一亮,當即敲定:天使輪和A輪,SIG都會參與。

2012年3月,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王瓊代表SIG投了8萬美元。之後張一鳴走訪一圈投資人,融資進展不順。2012年底,SIG再次投今日頭條100萬美元,並提供100萬美元的過橋貸款。

憑借對今日頭條的天使投資,SIG有望創下中國一級市場回報最高項目的紀錄。

天使輪就進入的還有周子敬,他認識並投資張一鳴同樣在2012年。周子敬創過業、做過產品經理,兩次在華興任職,他看重張一鳴工程師出身,也苦於市麵上沒有好的資訊應用,因此在得知張一鳴的創業想法後,沒有太多顧慮就投了借了一筆錢,給了張一鳴200萬人民幣。

今日頭條也是劉峻的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他曾是新浪的內容副總監,後擔任和訊網的副總裁兼總編輯、奇虎360副總裁,在和訊網時曾做過一個叫“個人門戶”的產品。2012年,在中關村一個叫醉愛的飯館裏,張一鳴對劉峻說他可以用技術把社交網絡裏好的內容篩出來,劉峻心動,成為了他的天使投資人。

這便是張一鳴的幾個天使投資人,由此也映襯出更多錯過的遺憾。比如,王瓊曾帶著張一鳴去找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融資,結果朱嘯虎認為張一鳴太文氣“看著這個小孩兒蔫蔫的,不是我投資的風格”,沒有投。

後來今日頭條艱難地進行B輪融資時,王瓊為張一鳴找來了DST的掌舵人Yuri;到了2014年C輪時,紅杉中國拿到了領投的機會,並在2016年D輪融資時持續加碼;此外,泛大西洋投資、源碼資本、軟銀願景、老虎環球基金、建銀國際、KKR、春華資本、雲鋒基金、弘毅投資等在不同時期出手,越來越多的人千方百計擠進字節的融資。

隻是,充滿傳奇故事的天使投資時刻一去不複返。

漫不經心的幸運

回過頭看,很多天使投資故事都似乎充滿隨性。

2016年,王興興剛從上海大學碩士畢業,他做出的機器狗XDog在2015年創業大賽中拿到了獎金,一度讓他萌生輟學創業的想法。隨後,他找了創業大賽認識的幾位投資人,但沒有人願意投,王興興轉身去了大疆工作。

直到2016年8月,王興興才拿到第一筆投資,金額200萬元人民幣。他曾在采訪中透露,這筆錢是一個北京的個人投的,“他主動找的我,打錢的時候都沒簽協議。”工商信息顯示,尹方鳴曾在2016年8月投資宇樹科技200萬元。投資界也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尹方鳴一直作為天使投資人活躍在機器人江湖。

更為經典的是宋濤與米哈遊。

2012年,蔡浩宇、劉偉、羅宇皓花光了全部10萬元啟動資金,接連吃下很多VC的閉門羹。絕境之時,斯凱網絡宋濤給這個初創團隊投了100萬元,解了幾個年輕人的燃眉之急。說來有點難以相信,宋濤甚至都未接觸過米哈遊團隊時,就拍板把錢投了下去。

多年後《原神》爆火,米哈遊一躍成為中國遊戲行業讓人望塵莫及的存在。宋濤,則是這個現象級公司的天使投資人,也是唯一的外部投資方。

回報是驚人的,宋濤的投資換來了米哈遊15%的股份,以今年初米哈遊約1600億的估值計算,該筆投資回報已達到2.4萬倍。

“杭州六小龍大多數都沒有創業背景,但總有那麽一個被稱之為天使投資人的人願意給他們那筆錢,最後也創造了我們眼中一些科技創新的神話。”嘉道私人資本董事長、海康威視天使投資人龔虹嘉曾說道。早年華科同學創辦了海康威視,仗義的龔虹嘉沒怎麽計較就出資245萬,沒想到日後回報超2萬倍。

正是這些慷慨解囊,讓日後偉大的公司得以絕處逢生。

“天使投資人往往看似不經意間給了一筆錢,可能就催生了偉大的創業項目,催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有時候,漫不經心反而能帶來足夠的幸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