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引爆黃金大牛市,但風險悄然而至

很多人打一出生,就過上了被“規劃”的人生。

老師、律師、醫生、公務員……這些鑲著金邊的職業,早早被灌注耳朵,植入大腦。

長大後,更多人對自己的未來抱有非凡的期待,腦海中隱隱約約有一張宏大的藍圖,期待乘長風破萬裏浪。

理想會成真嗎?

最近看了達利歐的一個采訪,這位站在世界之巔的人,以畢生學識和經驗告訴大家,成功並非規劃而來,成功後的圖景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滋味。

達利歐說,哈佛商學院曾跟蹤五千位創業者,結果發現隻有20%到25%的人能夠成功。在這些人中,隻有5個人是開始就有人生規劃的。

達利歐進一步表示,在我們踏上征途之前,對事物的了解都是不充分的。這時候判斷自己能否成功,沒什麽意義。如果遇到困難過早地放棄,注定會失敗。

人生就像爬山,沒人能知道未來的終點在哪,隻能努力地爬。有時候會爬到高處,有時候遭遇挫折,不得不下坡。

甚至,即便你到了高山,都不會覺得自己已經到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充滿變數的征程中,不斷試錯,學習,適應,進化。

對普通人眼裏的成功者,達利歐說,他幾乎認識這個世界上所有最成功的人,但這些人很少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裏,反而充滿焦慮。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從高處滑落,從巔峰走下坡路。

所謂成功人士,會麵臨普通人都要麵對的問題,不會因為成功而有絲毫改變。

不如借鑒巴菲特的人生思考,相信我們身處最美好的時代,應該慶幸生活的美好,多關注美好的事物。

人生注定有挫折,不妨礙活得精彩。

#01

慢牛路上遇顛簸,漲跌中向上才能穩

本周市場一波三折,盡管大起大落,但韌性十足。

為了引入更多長線資金,9月5日,《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出爐。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新規定將股票型基金的認購費率、申購費率上限由1.2%、1.5%,調降至0.8%;將混合型基金的認購費率、申購費率上限由1.2%、1.5%,調降至0.5%;將債券型基金的認購費率、申購費率上限由0.6%、0.8%,調降至0.3%。

同時,為鼓勵長期持有,新規定明確對投資者持有期限超過一年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不再計提銷售服務費。

這是大利好。

除了政策利好,國家隊也在發揮積極作用。

據上證報的報道,隨著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報披露完畢,中央匯金最新持倉動向浮出水麵。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央匯金及其子公司合計持有股票ETF市值1.28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加近23%,創曆史新高。

據瑞銀的估算,二季度,中央匯金入市力度有所加快,淨買入A股ETF金額達2066億元人民幣,資金主要去向是滬深300指數ETF,大約有1335億資金投入滬深300指數ETF,占比約為65%。其餘的資金則以上證50、中證1000等寬基指數為主。

國家隊買寬基,投機資金傾向於科創50等窄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截至8月28日,科創50成分股月內融資淨買入額達239.72億元,占A股融資淨買入總額的9.35%。科創50成分股融資餘額增長237.26億元,占A股新增融資餘額的8.99%。

個股層麵,融資流入最多的分別是寒武紀、中芯國際、海光信息。

融資的對手盤,也在同一時間有所作為。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場內ETF基金8月淨流出額前十的基金中,有5隻屬於芯片、半導體、科創50ETF基金。

其中,14隻科創50ETF基金淨流出總額達295.56億元,半導體ETF遭遇超50億元的資金撤離。

根據科創50的規則,單一股票權重占比不能超過10%,前5個股票占比合計不能超過40%,

這意味著,寒武紀將被當前的15%調降直10%,相關科創50被動產品不得不賣出寒武紀倉位。據中泰證券的測算,可能有104億資金被動減倉。

無論是主動減倉還是被動減倉,投機資金都在麵臨著理性的挑戰,從結果看,近期理性占了上風。

實際上,對於此前的指數行情,或者一九行情,一些機構是有質疑的。申萬宏源在研報中寫道,“一九行情”持續演繹不利於市場穩中向好。後續行情需要有豐富的結構縱深,行情適當減速才是健康的。

在市場大幅調整後,不少機構給出了基於曆史樣本的統計學分析。廣發證券梳理了過去六次牛市,跌破20日均線的情況。

結果如下:

招商證券則給出了另外一種理解。

這個階段市場會調整兩到三個交易日,跌幅在3%到5%是合適的,不會影響資金正反饋。但如果跌幅超過4個交易日,大家就要考慮,正反饋是不是還能持續。

從9月5日的行情來看,招商的4個交易日調整幅度並沒有被打破。

對於9月,不少機構的看法比較謹慎。

西京研究院等機構認為,國家隊持續買入,目的是要股市穩定,活躍,而並非一直上漲,尤其厭惡FENG牛。對國家隊思想的理解,有助於判斷後市。

接下來的9月,市場可能圍繞3750寬幅震動,當前是交易盤時間,而非配置盤窗口。

不過,當兌現盤和恐慌情緒釋放完畢後,大盤中樞還會繼續抬升。

這些年一直強烈看多滬深兩地股市的興證全球策略則認為,這波市場也許會類似20年地產牛市,走快了,熱度高了,政策就調一調,冷了,政策就拖一拖,如此震蕩前行。

分析完A股,再來看看美股。

美股市場遭遇的困境,和國內股市異曲同工。據華爾街見聞9月1日的消息,美股在創下曆史新高後,最新估值已經超過了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峰值。

標普500指數基於未來12個月預期盈利的市盈率為22.5倍,遠高於2000年以來16.8倍的平均水平。

和國內的指數牛一樣,美股同樣是少數科技公司主導的行情。

據Morningstar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標普500指數中最大的10家公司占據了指數總市值的39.5%,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九家公司的市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美國投機資金正處於史無前例的高水平。據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數據,7月,美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借款總額已升至1.02萬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

ETF也在美國市場上大放異彩。據晨星公司的統計,當前美國市場的ETF數量已經超過上市公司數量,從2010年至今增長了三倍多。

9月有“9月魔咒”,這一統計意義上的玄學。據芝加哥CME集團的文章,從1927年至今,標普500指數在9月下跌的概率高達56%,平均跌幅1.17%。而在總統上任第一年,這一概率進一步升至58%,平均跌幅擴大至1.62%。

從2015年到2024年,標普500指數有六次在9月出現下跌,跌幅更是高達1.93%。

老川的第二任期上任第一年,碰上9月魔咒,美股有何表現?能否打破魔咒?

#02

黃金大漲之後,數字黃金要來了

除了股市,近期最熱的市場當屬黃金市場。9月2日,橫盤幾個月的黃金,終於突破了4月份的高點,站穩了3500點大關。

截至9月5日,倫敦金價格為3587美元,紐約金為3641美元。

至此,倫敦金2025年的年內漲幅已經超過35%,紐約金漲幅更大,為36%。

放眼全球各類資產,黃金的漲幅笑傲江湖,超過絕大多數股市,也超過加密貨幣,是當之無愧的2025年最佳資產。

據財聯社的報道,allstarscharts.com統計,自1968年以來,黃金從未出現過月線8連陽,2025年是創紀錄的表現。

黃金上漲是諸多新老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作為對美元資產的不信任投票,全球央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宣告美元時代的加速終結。

財聯社援引Crescat Capital的數據稱,2025年,外國央行持有的黃金量,自1996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這是天大的變化。

美元的風險一直存在,最近,傳出美聯儲獨立性可能徹底喪失的消息,讓美元風險再次發酵。

過去,人們覺得老川隻是過過嘴癮,不敢有實質性動作。自從他羅織罪名開除美聯儲理事庫克(Lisa Cook)之後,人們知道,他來真的。

順利的話,明年5月任命效忠川普的主席,撼動FOMC決策結構,從1951年以來,Fed的獨立性再次遭遇致命威脅。

美聯儲獨立性期權,就此反應在黃金身上。

據國金證券分析,美聯儲的獨立性並非一個絕對的“開/關”狀態,而是一個隨政治環境而變化的連續光譜。法律條文賦予了美聯儲法理上的獨立性。然而,這種獨立性的有效性取決於政治慣例以及行政部門尊重這種慣例的意願。

在老川尋求全方位掌控美國經濟後,過去的政治邊界一一瓦解。鮑威爾的轉向表明,他的決策已經深度融入了政治風險考量。

事實上,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已經在遷就美國財政和貿易政策。

9月3日,支持美聯儲的經濟學家們開始了捍衛行為。據鈦媒體報道,近600位經濟學家聯合發表公開信,警告老川正在動搖美國金融體係核心支柱的獨立性,並侵蝕公眾對美聯儲的信任。

聯署的人包括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克勞迪婭·戈爾丁、埃爾文·羅斯、保羅·米爾格羅姆和保羅·羅默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除了美聯儲的信任危機,美國的就業情況也在支持黃金走強。

9月4日,被寄予厚望的ADP Research公布最新的數據,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增加 5.4萬人,大幅低於前值的10.4萬人,比市場預期低了1.4萬人。

另外一份重量級就業報告更觸目驚心。9月4日,挑戰者企業發布報告稱,8月,美國企業新增就業崗位僅為1494個,創2009年以來8月份的最低水平。

就業崗位創紀錄的減少,裁員的情況卻在大幅增加。據挑戰者企業報告,8月,美國企業裁員人數為8.5萬人,環比大增39%,創2020年8月份以來的新紀錄。

9月5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非農就業再度大幅不及預期。8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 2.2萬人,遠低於此前機構預期的7.5萬人。

一邊裁員,一邊卻招不上人。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近期的報告預測,未來8年,美國新增的380萬個製造業崗位中,可能有一半會因為技能差距等因素無法填補。

ISM舉例鐵鏽地區的代表底特律,當地和汽車有關的零部件企業,招聘的完成率不足40%。

即使通脹的情況沒那麽急迫,就業也足以讓美聯儲降息。

不過,黃金也不是沒有風險。

看到黃金不斷上漲,有機構開始試圖黃金數字化。據金十數據9月3日的消息,世界黃金協會正尋求推出數字化黃金,為貴金屬交易、結算和抵押創造全新模式,此舉可能徹底改革倫敦9000億美元的實物黃金市場。

報道援引《金融時報》的采訪,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表示,盡管許多投資者因黃金的實物特性而重視它,視其為避險資產,但黃金必須數字化以擴大市場覆蓋麵。

這一名為"集合黃金權益"(PGIs)的新數字單位,將於明年第一季度在倫敦試點運行。

數字黃金,往好了想是放大黃金的價值,讓更多人能夠參與黃金盛宴,但換個方向,就是通過稀釋黃金的真正價值,讓安全的黃金不再安全。

數字黃金,純投機。

#03

股市烈火烹油,實體經濟讓我們恢複冷靜

8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PMI數據。

結果顯示,實體製造業回溫速度遠不及股市。8月的PMI相比於7月份,僅增加了0.1%。

大型企業改善幅度最大(50.8%),比上個月上漲了0.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仍然在榮枯水平以下。其中,中型企業數據為48.9%,比7月份降低了0.6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6.6%,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不僅在榮枯水平上,而且有加快的趨勢。8月份的生產指數為50.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訂單的上升是生產指數加快的重要原因。

8月份,新訂單指數為49.5%,比上月上升了0.1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為47.2%,比7月份高了0.1%。

景氣度些許回複,無法給企業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用工需求。8月份的從業人員指數相比於7月份回落了0.1%來到47.9%。

相比於製造業PMI的些許變化,建築業PMI在8月份出現較大回落。堅挺了幾個月建築業,在8月份跌破榮枯水平,單月下滑1.5%,最新的數字為49.1%。

據統計局官方解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主要受高溫多雨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如果純是天氣因素,後續天氣好轉,建築業PMI應該會回到7月份的軌道上。

和官方PMI幾乎同時發布的還有標普版本的PMI報告,這份報告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9月1日,標普全球公布數據顯示,中國8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為50.5,前值為49.5。

顯然,標普版本的PMI結果遠比官方的更加樂觀,製造業PMI不僅重回榮枯線以上,還單月大幅改善1個百分點。

改善主要來自訂單的變化。8月,新訂單增速創下3月份以來最快水平。國內在補貼和促銷等政策支持下,改善得更明顯,而新出口訂單則略有下滑。

價格方麵,標普版本的PMI顯示,銷售價格趨於穩定,結束了連續八個月的降價行情。價格企穩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這說明反內X政策初步見效。

不過,就業方麵和統計局步調一致,企業比較謹慎。

讓人驚喜的是,標普版本的服務業PMI,8月份為53,比7月份高出0.4個百分點,升至1年高點。

據標普的報告,服務業近期複蘇的核心是新業務強勁增長,新訂單增速連續第二個月加快。且增速創下2月以來的最快紀錄。

據被調研的服務業企業反饋,對未來一年的前景充滿信心,信心指數創五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興業證券則認為,標普服務業PMI走勢良好,和股市上漲關係密切。

不過,無論製造業還是服務業,用工都在萎縮。據標普服務業PMI報告,中國服務業用工量在 8 月份重現收縮,這是過去3個月以來的第二次。

用工減少的原因,主要出於成本考量。

說到成本,有件反學識的事。近期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發現盡管中國製造業工人的工資是印度等國家的三倍以上,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全球份額並沒有因為人工成本的增加而降低,反而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文章援引哈佛大學增長實驗室匯編的貿易數據稱,2019年至2023年中國在不少勞動密集型行業中的全球出口份額,都有所增長。

比如,掃帚、拖把、鋼筆等小型製成品的全球出口份額上升了9個百分點,達到52.3%。家具出口市場份額增長約1.5個百分點,玩具則從54.3%上升至56.9%。

為什麽會這樣?

金融時報的解釋是,這可能和中國企業大量應用機器人有關。從2011年到2023年,中國在12個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約26.5%。被替換的人工由機器人替代。

中國的國產機器人價格隻有國外的一半,中國1年安裝8萬台工業機器人,占全球一半。每萬名工人的機器人密度領先於德國,逼近最高的韓國。

不過,成本再低,也有極限。汽車行業作為最大的製造業品類,其現狀大致可以反映製造業降本背後的無奈。

9月1日,日經中文的報道顯示,中國大型車企的業績正在惡化。截至8月30日,6家大型車企的2025年半年報全部出爐,有5家出現利潤減少或虧損,唯一實現利潤增長的比亞迪,增長率低於上年同期。

據路透的消息,麵對激烈競爭,比亞迪已將2025年銷量目標從之前的550萬輛下調至460萬輛.

競爭對手開始進攻。據鳳凰網科技報道,特斯拉官方商城9月1日顯示,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車型現已降價至25.95萬元。

這款特斯拉續航能力最強的車型,上市不到一個月,就降價1萬元。這是比亞迪現在敢想不敢幹的事情。

據彭博社的報道,盡管官方在6月呼籲避免激烈競爭,但數據顯示,麵對產能過剩和消費者信心低迷,七家汽車品牌仍加大了折扣力度。

7月份整體促銷仍高於去年同期。下麵這張源於彭博的圖片,可以看到2023年至今,各大國內外品牌的降價趨勢,不少公司的產品降幅接近40%。

車企近期還麵臨不能過度營銷的壓力。

9月4日,據北京日報的報道,中國廣告協會發文呼籲,汽車廠家、經銷商和營銷機構千萬不能忽略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底線,要給正常的廣告和營銷傳播係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帶”,汽車廠商和社會要對無底線的廣告和營銷傳播踩下“刹車板”。

希望所有車企都老老實實靠產品力說話,而不是過度營銷,進行公平的競爭。

#04

8月地產現狀

股市不錯,樓市情況如何?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4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34%。

“以價換量”的現象仍在延續。

自從2023年2月以來,二手房價格環比持續下跌,隻有跌多跌少的區別。

頭部房企的銷售情況,則能體現新房水溫不高。

8月31日,克而瑞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八個月,百強房企累計實現操盤銷售額20708.8億元,同比下降13.1%,降幅較前七個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8月單月操盤銷售額為2070.4億元,環比降低1.9%,同比降低17.6%。

頭部房企銷售同環比均在下跌,且跌幅還在擴大。克而瑞的數據顯示,前8個月,從TOP10到TOP100,各級別的房企門檻都已經降低至5年來最低水平。

TOP10房企的門檻降至560.6億元,同比降低4.3%,TOP100的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同比大降23.8%,僅錄得35.1億元。

頭部城市的刺激政策,沒顯示出什麽效果。克而瑞數據顯示,2025年8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單月成交麵積環比下降8%,同比下降19%。

財新援引億翰智庫稱,上海新政後兩天,新房、二手房單日網簽數據並未出現明顯增長。克而瑞監測的數據,整個8月,上海新房成交麵積環比下降27%,同比下降45%。

另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8月深圳二手房錄得量為5267套,環比下降7.1%,成交量創2025年3月以來新低。

為了維穩樓市,深圳在9月5日夜裏發出新的刺激政策。

從9月6日開始,深圳分區優化調整居民購買商品住房政策、分區優化調整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住房政策、優化調整個人住房信貸政策,成年單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政策,貸款利率不再區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相比於去年的政策以及今年北京和上海的放寬政策,深圳的步伐和力度,明顯更大一些。

非核心區基本已經完全放開限製,鹽田、大鵬兩區甚至可以全國購。

沒了子女限製,有深圳戶口,就可以在非限購區“隨便買”,考慮到深圳落戶並不難,這是很大的鬆綁。

另外,單身等同於家庭,可以在限購地區多買兩套,這可能也會釋放部分購買力。

時間過得很快,2025年已然走過了8個月,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剛剛開啟。

趁著金九銀十加碼刺激,樓市企穩還是有希望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