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王者歸來,橫盤震蕩了5個月似乎要再一次向上,但長時間的洗盤很多小夥伴已經下車了。
金價於周二一舉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刷新曆史紀錄;滬金由於匯率的原因沒有新高,但也站上了800元。
橫盤僵局打破,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人喊出:“下一站,4000美元?”
與此同時,銀價也在周一自2011年以來首次站上40美元/盎司關口。貴金屬板塊正成為大宗商品市場中最受矚目的焦點。
黃金為何突然如此強勢?
軲轆慧認為短期有兩大觸發因素:
一方麵美聯儲即將開啟降息周期,壓製實際利率利好黃金;與此同時,美聯儲政策的獨立性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一方麵,市場對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尤其是科技股)存在普遍的泡沫擔憂,如今9月美股進入痛苦的交易月,但投資者又不願輕易錯過AI浪潮帶來的投資機會。
這種“既怕錯過,又怕追高”的矛盾心理,催生了對避險資產的對衝需求。而在眾多避險資產中,黃金無疑是對衝股市風險的首選工具。
但從根本上說,這一輪貴金屬行情的主線仍圍繞全球央行購金行為推動。多國貨幣政策當局——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正在持續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逐步降低美元資產占比,不斷增持黃金。中國人民銀行也在其官方儲備中穩步增加黃金。
軲轆慧發現一張圖還是蠻有意思的,外國央行在其國際儲備中的黃金持倉占比自1996 年以來首次超過了美國國債,這是一個曆史性時刻。美元地位的削弱是大趨勢,應對這一個趨勢各國央行都會持續買黃金,這個邏輯沒有結束,黃金的大趨勢也不會結束。
長期來看,黃金上漲的邏輯堅挺。但短期來看,市場關注美國投資者在假期結束後能否延續買盤勢頭,推動價格進一步上行。本周五的非農數據很關鍵,如果就業超預期強勁,降息預期降溫,金價可能會承壓。
小夥伴經常問普通人可以怎麽參與黃金的行情,軲轆慧就在簡單說下。
實物黃金:金條、金幣。拿在手裏最安心,適合做家庭資產的“壓艙石”。缺點是買賣價差大、流動性低,得拿得住。
黃金ETF:像買股票一樣交易,靈活、成本低,是眼下最主流的選擇。今年不少機構和散戶都在通過它加倉黃金。
黃金股:彈性大、波動猛,漲起來爽,跌起來也快,適合喜歡做波段、能承受波動的高手。
鑒於黃金牛市已經持續3年,黃金股的漲幅比較落後,在此階段黃金股的收益或許大幅高於黃金本身的漲幅。如果是想用黃金做對衝工具,直接配置實物黃金或黃金ET是比黃金股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