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就有佛山造。”在中國家裝製造重鎮佛山,一家鮮為人知的企業上市了。
7月30日,悍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悍高集團)在深圳證劵交易所敲鍾,成為“中國功能五金第一股”,上市首日股價表現搶眼,截至收盤當日漲幅高達418.47%,總市值達到320億元。
在家裝領域,五金泛指由金屬製成的各類配件,涵蓋連接、支撐、裝飾等功能,而悍高主攻的“功能五金”是其中細分品類,主要指通過特殊結構實現收納、移動或變形功能的配件,如櫥櫃中的碗碟拉籃、衣櫃中的升降掛衣杆等。
2004年誕生的悍高集團,是一家家族化治理的企業,目前由一對佛山兄妹——歐錦鋒和歐錦麗共同掌舵,二人直接和間接持有集團共計83.74%的股份,並實際控製89.76%的表決權。按上市首日收盤股價計算的話,兄妹兩的總身價約 268億元。
近20年來,歐氏兄妹將自家五金製品滲透到了收納、廚衛等全屋場景中,拓展出數萬種SKU。據全聯家具裝飾業商會統計,2022年悍高的“收納五金”國內銷售額在同類企業中排名第一。
近年來,受上遊房地產行業影響,家裝家居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悍高集團卻逆勢跑出了一條亮眼的增長曲線:
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6.20億元、22.22億元、28.5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78%;對應扣非淨利潤為1.99億元、3.29億元和5.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1.83%。
此次IPO,悍高悄悄醞釀起新一輪蛻變,但其業績逆勢高增與行業大勢相悖的現象,也引發出不小的爭議。
一對佛山兄妹的“五金帝國”上市了
悍高集團的創業史,是一個父輩培土、二代種樹的故事。
據媒體報道,悍高董事長歐錦鋒的父親歐漢章,在1989年創辦了一家生產烤爐配備烤架的企業,為家族事業埋下第一粒種子。兒子歐錦鋒德國留學歸來後,開始接管家族企業。
在父親的充分信賴下,歐錦鋒嚐試開辟一番新事業。
2004年,他在佛山順德的杏壇南朗村租下1500平方米的廠子,創辦公司“凱高”,從事五金代加工。妹妹歐錦麗也加入公司擔任副總經理,開啟兄妹聯手的篇章。
悍高集團董事長 歐錦鋒
彼時適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三年,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浪潮澎湃。憑借珠三角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和成本優勢,凱高迅速打開國際市場。
到2006年,公司的生產基地擴大到15000平方米,相當於初創規模的10倍。同年,公司成立“悍高戶外家具公司”,為後續的品牌化埋下伏筆。
凱高的早期業務依賴行業大型展會接單,代工出口海外。這種模式能帶來現金流,也讓歐錦鋒深感不安:“如果隻是做放碗筷的架子,技術門檻太低,誰都能替代。”
2007年,歐錦鋒做出了改變企業命運的戰略轉折——砍掉數億元代工訂單,將公司更名為“悍高集團”,全麵終止代工業務,轉向自主品牌,專注廚房功能五金市場。
此後10餘年間,國內房地產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帶動家居、建材等市場需求加速釋放。歐錦鋒與金牌櫥櫃、歐派家居等企業成為合作夥伴,一路拓展品類矩陣,擴充經銷和直銷網絡,並在2014年開始觸網,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銷售。
近年來,悍高逐漸“走出”廚房,向一站式全屋五金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隨著品類矩陣擴大,公司打造了超40萬平方米的數字化生產基地群以滿足產能擴張。
悍高的上市計劃始於2022年,但因財務資料更新問題三次中止審核,從首次遞交招股書到成功敲鍾深交所,為期已近3年。
攻入191個城市,一年淨賺5億
年入28億元的悍高,產品常常“隱身”在家庭的邊邊角角裏。
據招股書,悍高的核心產品包括收納五金(拉籃、收納盒等)、基礎五金(鉸鏈、導軌等)、廚衛五金(水槽、龍頭等)、戶外家具(沙發為主)四大係列,其中前兩類是撐起業績的主力,合計銷售占比超過65%。
依靠銷售這些不起眼的物件,悍高造出了一個“五金帝國”,近年來業績逆勢上揚。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連年增長,且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87億元至15.02億元,同比增長17.04%至26.77%;預計淨利潤2.34億元至2.63億元,同比增長18.64%至33.66%。
家裝五金消費具有低頻、高信息差的特點,要想將產品賣到千家萬戶,渠道布局至關重要。在銷售模式上,悍高采取“經銷和直銷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補充”的策略。
2024年,其線下經銷、線下直銷(麵向歐派家居、金牌廚櫃等大客戶)、電商模式(拉籃銷售額在天貓和京東連續三年第一)、雲商模式(自營平台)的銷售占比分別為57.44%、8.33%、11.15%、10.50%。
其中,“線下經銷”是公司業績的頭號助攻,連續三年的業績貢獻度達五到六成,經銷網絡覆蓋全國191個地級市。
自招股書可以發現,悍高對經銷商的管理較為強勢,首先體現在其“先款後貨”的規定,經銷商需在公司訂單確認後及時全額支付貨款,以此計算交期;其次是準入門檻高、汰換機製較嚴格,對長期合作的經銷商給予信用政策,同時大力淘汰經營不善者,2024年,其退出的經銷商數量同比增長了36.54%。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雲商模式”,悍高自營平台雲商商城,業務員邀請當地五金建材商貿公司、櫥衣櫃門店、家具加工廠和五金批發部入駐商城,發出采購需求。
這一模式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中小客戶,目的是在沒有經銷商入駐的區域借“終端觸手”,彌補傳統渠道難覆蓋的市場空白。2024年,其雲商平台客單價近5萬元,回購率超67.60%,對公司業績貢獻度快速增長,目前規模與電商渠道幾乎持平。
不過,其雲商渠道也被質疑存在“幽靈訂單”現象。2022年至2024年,公司雲商模式的訂單金額從1.78億元增長至3.42億元,而收貨信息缺失的訂單占比從5.83%飆升到76.31%。悍高稱,主要是由於雲商客戶自提或委托物流公司提貨所致。
在國內市場開疆拓土之餘,悍高也在積極進軍海外,目前產品已銷往全球超過110個國家與地區,2024年其海外收入占比近20%。公司表示還將持續拓展中東、北美、東南亞等,打造全球增長曲線。
整體來看,憑借品類豐富的產品矩陣、縱深交錯的渠道布局,悍高將業績規模越做越大,且利潤水平持續提高,其2024年創下5.31億元的淨利潤,超過了堅朗五金、浙江永強等同行業企業,而後兩者營收皆在悍高之上。
一位長期關注製造業投資的基金經理評價悍高時曾表示,從賬麵數據來看,這家企業沒有應收、沒有負債、沒有加杠杆,是一家“純賺錢”的公司。
萬億行業再掀上市潮,逐浪資本轉型求生
國內五金製品行業整體分散,但不乏上市巨頭,包括堅朗五金、海鷗住工、鬆霖科技、浙江永強等,在國內房地產需求萎縮、外需階段性疲軟等結構性因素下,不少企業麵臨營收增速下滑、毛利減少甚至虧損的境況。
行業普遍承壓之際,悍高的業績高增長曾被視為“異常”表現,受到監管部門問詢。招股書解釋,“由於大批存量住宅家居升級需求的存在,行業還有較強的內在增長性,形成了相對持續平穩的發展趨勢。”
此次IPO,悍高集團募集資金約6.17億元,計劃重點投入智慧家居五金自動化製造基地、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三大項目,這背後有兩大核心考量:一是提高研發設計的創新力,特別是響應當下市場對產品外觀日益提高的要求;二是擴大產能和優化生產效率,幫助企業提高硬實力。
家裝家居行業整體受到宏觀經濟周期、居民消費水平等因素影響,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變遷邁入調整期。據中國建材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為1.49萬億元,同比下降3.85%。
但與此同時,在國補政策提振市場、存量房改造需求增加等利好條件下,增長機遇依然存在,行業內部分化程度更加明顯。
正是在這種挑戰與機遇並存、分化加劇的節點上,包括悍高在內的一眾家裝家居企業,於2025年掀起了一股IPO衝刺熱潮。
今年以來,亞聯機械(人造板設備)、太力科技(真空收納)、馬可波羅(陶瓷)等公司均開啟或加速上市進程,在悍高集團成功登陸深交所的同一時期,另一家同樣紮根佛山的五金企業——圖特股份也在推進北交所上市進程,但募資規模已從最初主板的6.9億元縮減至3.95億元,近乎腰斬。
家裝家居企業在這一階段的資本化逐浪,背後揭示出行業正在邁過粗放式擴張階段,增長動能隨之改變,不少公司主動尋求從“地產依附型”向“技術驅動型”模式轉型,希望補足研發短板,提升產能效率,重點爭奪存量格局中的舊改需求和下沉市場。
在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中,“夫妻店”“兄妹店”模式屢見不鮮,悍高集團、圖特股份等企業均帶有明顯的家族化治理色彩,如何避免權力架構集中帶來的決策失衡等風險,將是這類企業共同麵臨的一大挑戰。
在敲鍾當日創下高光時刻後,悍高集團的股價呈現波動回落的趨勢。截至8月11日收盤,公司股價報46.95元/股,總市值不足200億元。
上市並非一家企業發展的終點,而是合規化、全球化征程的全新起點。對家裝家居企業們而言,將IPO募資轉化為企業硬實力,或許才能避免“上市即巔峰”的魔咒,真正穿越行業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