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一股“擺攤”熱潮正席卷全國各地的五星級旅遊飯店。
傍晚營業,大排長龍!手掌大的肉包5元一個……
上海,老牌五星級旅遊飯店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擺起熟食攤位,吸引附近居民及過路白領排起長隊。
廣州,老牌五星級旅遊飯店白雲賓館、花園賓館的早餐攤擺在地鐵口,餐點大多在3元到8元之間,瞄準早高峰時期的通勤人群。
鄭州,永和鉑爵國際酒店每天早中晚餐時段定時出攤,還創下攤位單日營收超萬元的紀錄。
一夜之間,似乎全國各地都有五星級旅遊飯店 “放下身段”,開始出攤。
平日裏給人以高端、奢華印象的五星級旅遊飯店如今賣起了平價食品,這一轉變引發廣泛關注。高檔酒店為何要擺攤?這樣的嚐試取得了怎樣的效果?消費者又是否願意為這“星級品質、親民價格”買單?
高檔酒店 “盯上” 市井煙火
怪味花生每盒15元、辣子雞28元一份、小龍蝦38元一斤……從6月底起,河南鄭州永和鉑爵酒店將餐車推上街頭,營業額很快突破萬元大關。兩周時間,永和鉑爵國際酒店擺攤單日流水的最高峰一度突破10萬元。
“擺攤賣包子對我們來說不是丟臉的事,是一次難得的嚐試。就像‘鞋合不合腳’,得走出去試。”永和鉑爵酒店總經理雷玉明告訴本刊記者。
雷玉明說,他們酒店位於鄭東新區CBD——金水東路,緊鄰省政府、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等城市新地標,酒店門口是附近白領們下班的必經之處。
“每天一到下班點,周邊的社區餐飲、大排檔生意火得不行,沿街店鋪人聲鼎沸,這麽大客流量誰不想要?更何況我們位置這麽好,不能天天坐等客來呀。”他說。
管理團隊很快決定,6月23日下午5點,永和鉑爵國際酒店正式出攤。
令雷玉明意外的是,他們第一天小試牛刀備下的3000元鹵味,很快售罄;第二天加大備貨量,還是快速售罄;沒想到,“小攤位”第三天銷售額就直衝3萬元。
這樣的火爆場景也蔓延至南京、廣州、上海、株洲的街頭巷尾。
上海市民孫阿姨專門坐了40分鍾公交車從浦西到紫金山大酒店。“(阿拉)上海人最愛的紅燒大排16元兩塊,紅燒獅子頭20元2隻,還有瑞士卷、黃油蛋糕、提拉米蘇、羊角可頌等甜品點心,價格比麵包房還優惠,當然要來!”孫阿姨對本刊記者說。
紫金山大酒店市場部管理人員告訴本刊記者,他們每天按3萬元的營業額標準準備食材,但市民購買熱情遠超預期,常常提前售罄。
紫金山大酒店公關總監王豔婷對記者說:“我們酒店經營狀況一直不錯,餐飲部銷量同比去年還略有增長。外擺攤點主要是為了宣傳品牌和便民,整體收入變化不大。”
雷玉明說,攤位帶來的人氣與情感聯結,遠超營業額數字本身。“我們現在還做直播,擺攤就是引流,收入遠不及酒店餐飲主營收益。擺攤如果能讓更多消費者知道我們酒店,到鄭州就來我們這裏嚐嚐美食,酒店還是受益的。”
高星酒店麵臨轉型突圍
擺攤風潮背後,折射出高端酒店業的經營困境。近年來,全國五星級旅遊飯店正以每年幾十家的速度關停。截至目前,全國五星級旅遊飯店有800餘家,與6年前相比,酒店關停了不少家。
這與高星酒店客流量和客單價的下降情況緊密相關。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高星酒店(四星和五星)商旅客源占比從60%跌至不足50%。一線城市高星酒店平均房價(ADR)同比下降3.7%~4.2%,入住率(OCC)下滑2%~4%。
“五星級旅遊飯店屬於典型的重資產生意。經營一家五星級旅遊飯店,不僅要投資數億元用於建樓,酒店每年還要投入裝修維護費用;若找國際品牌運營,酒店業主每年還得額外支付幾千萬元的管理費用。通常,一間五星級旅遊飯店需要15 ~ 20年才能收回成本。”泛海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可說。
李可從事酒店行業20多年,他提到,過去五星級旅遊飯店處於較為強勢的地位,擁有自建會員體係的同時,也將獲客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隨著大型會議、高端宴請等酒店業務需求下滑,以及經濟型酒店在軟硬件上紛紛提檔升級,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像北京、上海、三亞這類客源充足的城市,五星級旅遊飯店的經營狀況還算不錯。但是,目前全國很多城市的五星級旅遊飯店都麵臨行業‘供大於求’的局麵,這已成為行業現狀。高檔酒店原有的收入結構因此遭遇嚴峻挑戰。當下,五星級旅遊飯店需要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大眾消費市場,積極探索更加多元的經營模式。”李可說。
“五星級旅遊飯店不是沒機會了,隻是很多酒店不能再靠‘身份’吃飯,必須靠能力生存。”李可說,“對重資產的五星級旅遊飯店來說,餐飲是最靈活的‘一隻手’。”
他坦言,擺攤帶來的收入對於酒店而言非常有限,但借助這樣的外擺形式,能讓酒店的菜肴品質與服務吸引大量回頭客,使酒店品牌形象滲透到更廣泛的市民生活圈。
長沙梅溪湖金茂豪華精選酒店業主代表蘇基華認為,外賣業務並非酒店盈利的核心,更像是特殊時期的緩衝策略。“客房是業務基礎,但我們得把服務做得更‘厚’一些——讓客人吃得好、玩得爽,讓客人覺得錢花得值,時間沒白浪費。”
和雷玉明意見相同,李可也認為,星級酒店擺攤並非丟臉之事。當前,酒店業從“坐等客來”轉變為主動突圍,放下身段貼近市民需求,這種嚐試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