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業績欠"火候",張勇夫婦財富較巔峰縮水超1578億

???????

8月25日晚間,海底撈(6862.HK)披露了上半年的中期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上半年,海底撈斬獲營收207.03億元,同比下降3.7%;實現淨利潤17.55億元,同比下降13.7%。與此同時,海底撈上半年的翻台率和客流量同比也都出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海底撈的外賣業務表現頗為亮眼,營收同比實現近六成的增長。不過,就在財報發布之際,海底撈外賣服務卻卷入了“女子詢問海底撈換配菜被開黃腔辱罵”的輿論風波。

在此前發布的《2025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中,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今年的身家達597.2億元,但較2021年巔峰時期的2175.7億元縮水1578.5億元,跌幅超70%。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海底撈近年來多次對管理層進行調整。2022年,有著“最牛服務員”之稱的楊利娟出任公司CEO,其帶領公司出色完成“啄木鳥”和“硬骨頭”計劃。

時隔兩年多後,苟軼群於去年6月接過海底撈CEO的重任。不過,從近期的財報來看,海底撈再度換帥後交出的答卷並不算十分亮眼。

營收淨利潤雙下滑,翻台率客流量齊走低

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的業績整體經營承壓。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07.0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14.91億元減少3.7%;同期公司實現淨利潤17.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33億元減少13.7%。

對於利潤下降的情況,海底撈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受翻台率下降,以及產品、場景等創新模式方麵的初期調整影響。

雷達財經注意到,上半年,海底撈自營餐廳的整體翻台率為3.8次/天,較2024年同期的4.2次/天減少0.4次/天。

與此同時,海底撈的顧客流量也有所下滑。上半年,海底撈餐廳接待顧客總數近1.9億人次,而2024年同期海底撈餐廳接待顧客總數超2.09億人次。

對於報告期內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的情況,海底撈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餐飲市場競爭加劇,顧客消費需求變化等影響。

不過,海底撈的人均消費略有提升,從2024年同期的97.4元上升至97.9元。但客單價的微弱增長,在翻台率與客流量同步下滑的衝擊下,未能有效填補營收缺口,最終仍無法完全抵消二者下滑對營收造成的拖累。

截至上半年末,海底撈共經營1363家火鍋餐廳,其中自營餐廳1322家、加盟餐廳41家。上半年,海底撈持續進行門店網絡優化,新開自營餐廳25家、加盟餐廳3家。

然而,因持續落實“啄木鳥計劃”,海底撈上半年主動關停了一些經營表現不達預期、增長潛力不足的餐廳,另有部分餐廳因其他商業原因停止營業,共關閉33家餐廳。

雷達財經了解到,堅持多品牌運營策略的海底撈,旗下除海底撈火鍋外,還運營著包括“焰請烤肉鋪子”、“從前印巷”、“小嗨愛炸”在內的14個餐飲品牌。

財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這些品牌共計擁有126家餐廳。其中,“焰請烤肉鋪子”在報告期內新開46家門店,總門店數量達到70家。

上半年,公司涵蓋“焰請烤肉鋪子”等品牌在內的其他餐廳斬獲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227%。

海底撈透露,下半年,公司現有品牌將聚焦單店模型優化,重點孵化的品牌將完成原型店的打造。公司將定期對旗下創業品牌進行評估與篩選,集中資源扶持具有潛力的項目,以強化多品牌間的協同效應。

外賣業務營收大漲,卻陷客服開黃腔辱罵顧客爭議

就在發布中報業績同期,海底撈還因一則負麵輿情陷入輿論漩渦。

8月24日,內蒙古呼和浩特一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發帖稱,8月23日其通過外賣平台在海底撈火鍋呼和浩特(五塔寺小學店)下單“單人肥牛尊享套餐”後,向商家谘詢“能不能把肥牛和蟹棒換成蔬菜”,卻收到“換個雞毛給你”及其他帶有侮辱性詞匯的回複。

事件曝光後,“女子詢問海底撈換配菜被開黃腔辱罵”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截至發稿,該話題在微博閱讀量超4700萬。

該消費者透露,涉事門店經理已在8月25日登門道歉,並攜帶水果、牛奶作為補償,並為該筆訂單進行了免單處理。門店經理表示,門店的賬號在23日被非法登錄,門店直至當天晚上才發現異常。

8月25日,海底撈官方客服表示,已啟動專項調查並對其中可能涉及的問題進行報警處理。海底撈將徹查全貌,對任何涉嫌違規操作、損害顧客權益的行為,堅決追究相關責任。

雷達財經注意到,上半年,在公司整體業績承壓的背景下,海底撈外賣業務的營收卻迎來大漲。得益於產品、產能、流量三個維度的協同發力,海底撈上半年外賣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近60%。

除了傳統火鍋外賣,“下飯菜”外賣增長迅速,2025年上半年貢獻超過55%的外賣收入,並且呈增長趨勢。

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未來將整合多品牌、多品類資源,打造海底撈外賣超級廚房,探索衛星店新模式,驅動收入與利潤雙增長。同時,公司將打通三方平台與會員體係,搭建私域運營體係,進一步提升用戶黏性與運營效率。

張勇夫婦身家較高點暴跌3/4,二度換帥成效尚不明顯

天眼查顯示,海底撈關聯企業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製人為創始人張勇。

在不久前揭曉的《2025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中,張勇、舒萍夫婦以597.2億元的身家位列第49名。

然而,若與2021年巔峰時期的2175.7億元相比,張勇、舒萍夫婦今年的身家縮水1578.5億元,暴跌近3/4。

事實上,張勇夫婦的身家變化,與海底撈在資本市場上的股價表現密切相關。截至8月27日收盤,海底撈股價報14.04港元/股,較76.421港元/股(前複權)的曆史高點下跌超八成。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近幾年來,海底撈曾多次對管理層進行調整。時間回撥至2022年3月,被外界譽為“最牛服務員”的楊利娟接下海底撈CEO的重任。

據了解,早在九十年代,楊利娟便已加入海底撈。從服務員一路晉升至管理層的她,曾帶領海底撈在全國市場進行擴張,並主導了海底撈品牌的出海進程,打下集團目前在國際市場的經營基礎。

麵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楊利娟還曾帶領海底撈達到且超出預期地成功及時完成了“啄木鳥”和“硬骨頭”計劃。

轉眼時間來到去年6月,海底撈發布公告稱,楊利娟辭任執行董事及CEO職務,自同年7月1日起生效。

卸下海底撈的舊職後,楊利娟將擔任特海國際(一家在海外運營海底撈餐廳業務並分別在納斯達克與港交所上市的公司)的執行董事及CEO職務。

而從楊利娟手中接過海底撈CEO接力棒的人選為苟軼群,其自2000年起便加入公司,曾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信息技術負責人、供應鏈及採購管理負責人等職務。

據海底撈介紹,在苟軼群的主導下,公司設立了創業創新委員會及數字化運營委員會。

其中,創業創新委員會旨在開發新型創新模式與激勵機製,引領公司未來朝多層級及多品類方向發展,為多元化業務模式奠定基礎,推動本集團各層麵的創新工作。

數字化運營委員會則借助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數字技術,提升管理效率,為多管店及雙管店管理製度等運營模式提供支持。

雷達財經注意到,苟軼群接任CEO的2024年,海底撈錄得營收427.55億元,但3.14%的增速不及上年的33.55%。利潤方麵,海底撈去年實現淨利潤47億元,但4.56%的增速同樣不及上年的227.36%。

從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中報來看,苟軼群上任後尚未交出亮眼的成績單,這意味著海底撈此番針對管理層的調整,其預期的“化學反應”暫未顯現。

在此次發布的中報中,海底撈也提到,公司認為,這一階段業績下滑反映出管理層在管理能力方麵存在不足,管理層將繼續努力並進行改善。

有關海底撈的後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