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樂(002336.SZ)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於2025年6月13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十五個交易日,最後交易日期為2025年7月3日,在2025年7月4日被摘牌。
同時它擬聘請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主辦券商,並將盡快與其簽訂《委托股票轉讓協議》,聘請其提供股份轉讓服務,代理公司在證券交易所市場登記結算係統股份退出登記,辦理股票重新確認及全國股份轉讓係統股份登記結算等事宜。
進入2025年,人人樂的收盤總市值不曾超過30億元。6月13日,人人樂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7月3日收盤,其股價定格在0.36元/股,總市值約為1.58億元。
圖源:南都周刊
至此,被稱為“民營超市第一股”的人人樂(002336.SZ)因連續4年虧損,以退市而慘淡收場。
打破家樂福3公裏內無對手神話
人人樂曾傲嬌深圳零售企業,和華潤萬家、新一佳超市並稱為“廣東超市三巨頭”,敢於在深圳與沃爾瑪、家樂福“硬碰硬。
1996年,來自江西的何金明在深圳南山區創立了人人樂,日銷售穩定在6萬左右。可不久後法國家樂福在距離南油人人樂僅2.5公裏的地方開設新店。家樂福開業僅一周後就導致人人樂日銷售量從6萬降至2萬。為此何金明親自前往家樂福進行市調,甚至在附近的米粉店租下一張桌子,方便記錄市調心得。
37天後,他通過所記錄的400頁的心得筆記來學習、模仿家樂福,對方賣進口紅酒,他就搞本地米酒買一送一;對方主搞化妝品,他把生鮮區擴大三倍,豬肉比菜市場便宜兩毛;最絕的是,他發現家樂福晚上8點後蔬菜打折,直接提前一小時搞“黃昏秒殺”。一年半後人人樂日銷售量從2萬提升至60萬,而家樂福的業績則直接下滑了一半。這一成就打破了家樂福所到之處3公裏內無競爭對手的神話。
不久後,在距人人樂僅150米的地方沃爾瑪開設了亞洲最大且最現代化的門店。開業當天,沃爾瑪搞“全場五折”,人人樂直接掛出橫幅:“比沃爾瑪便宜一毛錢”!你賣10塊,我就賣9塊9。沃爾瑪隻能跟著降價硬頂。
可就在與沃爾瑪血拚10天後,人人樂突然宣布:“關門裝修,21天後見!”沃爾瑪隻好把價格慢慢調回,一來一回損失不小。而何金明竟然把通常需要3-4個月的裝修時間壓縮至僅21天,開業當天請了舞龍隊還發雞蛋,這次又把沃爾瑪硬頂了一回。
沃爾瑪中國前營運總監李成傑坦言:“在中國,能夠與沃爾瑪進行正麵競爭並持續發展的企業,唯有人人樂”。①
憑借“大賣場+區域深耕”模式終於在深圳站穩腳跟後,將眼光和腳步邁向了全國市場。到2010年,人人樂成功登陸A股。上市時門店覆蓋全國10餘省市,全國門店打造150家,年營收突破113億元,一舉成為民營超市第一股,創始人何金明也成了江西首富。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上市15年,人人樂收盤總市值的巔峰時刻出現在2010年1月15日,約為136.68億元。此後的2015年,人人樂的收盤總市值也多次超過100億元。
內控報告被否定觸發退市紅線
人人樂一上市就開啟了激進的擴張之路。2010年何金明提出“五年萬店計劃”,從2011年到2016年,短短幾年間,新增門店數量高達87家。在西北、西南瘋狂開店,光是西安就開了23家,但西安門店平均毛利率比深圳低15%。
然而,急速的擴張並沒有帶來預期中的高增長,反而讓人人樂陷入了困境。
營收增速從最初的30.5%急劇暴跌至負11.7%,庫存周轉天數也不斷攀升,現金流更是連續四年為負。2011年,人人樂淨利潤下滑28.52%。在2012年,人人樂便陷入虧損。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數,2014年西北區虧損3.2億,不得不關掉18家,到2015年負債已超50億。
人人樂股票在2016年4月被“披星戴帽”。2016年,人人樂營業收入約為101.5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048.06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利潤總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度業績受虧損門店的影響減少,同時,公司全資子公司出售長沙市天驕福邸物業項目資產的收益對2016年度利潤產生積極影響。”人人樂表示。②
憑借賣店躲過了“摘帽”,人人樂於2017年再度陷入虧損,並在2018年持續虧損,2017年、2018年,人人樂的業績再度陷入虧損。2018年度公司淨利潤為虧損3.55億元,由於已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ST人樂”。2019年4月,人人樂股票再度“披星戴帽”。當年,人人樂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再度扭虧,成功“續命”。
兩次賣店躲過了兩次摘帽,但虧損依舊。自2016年起,人人樂陷入了一個“虧損—賣資產—摘帽—再虧損”的惡性循環。
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3年,人人樂連續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均為負值,且2023年財務報告被出具了帶有“與持續性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因2023年度經審計的淨資產為-3.87億元,人人樂的股票交易於2024年4月22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到了2024年,人人樂更是以令人咋舌的13元“白菜價”打包出售13家子公司門店,並出售物流中心,雖然通過這一係列操作,最終實現了賬麵盈利4.1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實際虧損卻超5億元。截至2024年末,人人樂應付賬款達12.7億元,較2019年增長89%,門店數僅剩32家,較巔峰時期縮水超90%,全年關閉45家門店,轉讓15家。
而2024年財報顯示:人人樂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同比下降49.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1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98億元。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人人樂在發布的業績預告中提出,公司2024年預盈4.10億元至4.60億元。但年報發出來後業績卻大變臉,從預告的盈利超4億元變成了虧損超1700萬元。人人樂期末淨資產為-4.04億元,審計機構對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內控報告被“否定”,直接觸發退市紅線。
落後於時代的戰略誤判
隨著2024年業績變臉,人人樂已是連續第4年虧損。2025年一季度,人人樂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同比下降77.81%;歸母淨利潤虧損7961.67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32億元。③
我們看到,持續虧損是人人樂走到今天的根本。2016、2019兩次通過賣店勉強湊夠業績為正,躲過了摘帽。有人說,2025為什麽人人樂不再重操故伎呢?人人樂也操了,2024賣了那麽多,可還是沒堵上虧損的窟窿,隻好退市。依賴“賣資產保殼”,試圖通過非經常性損益掩蓋核心業務虧損,這種操作雖短暫美化報表,但卻無法改變根本。
其實,人人樂走到今天,首先是落後於時代的戰略誤判。人人樂崛起於大賣場模式在國內市場的“黃金時期”,依托於中國城鎮化初期消費爆發與商業地產擴張。其核心盈利模式是“地產+聯營”,通過低價租賃場地,將優質區位高價招商(租金覆蓋總成本),生鮮等難管品類外包聯營,同時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貨架費等延長賬期,並轉移人力成本。
這種模式在渠道稀缺時代形成“高定價-高費用”的畸形生態。然而,過度依賴門店數量增長的粗放模式,在電商逐漸興起後逐漸暴露其弊端—商品同質化嚴重、運營效率低下,難以應對消費升級需求。它還停留在傳統零售的思維裏:靠收進場費、貨架費賺錢,把生鮮這些難管的品類外包給別人。這種“二房東”模式在過去確實很賺錢,但在新零售時代完全沒有競爭力。
隨著電商崛起,用低價和便利絞殺傳統超市時,人人樂才發現傳統大賣場模式竟成了短板,急速擴張不但沒有帶來預期中的高增長,反而因開店倉促,忽視了單店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而導致資金鏈緊張。等到其醒悟時已晚,未能及時趕乘新零售模式的東風。
線上業務投入不足:2015年投入近千萬元搭建O2O平台,但因缺乏持續投入淪為“僵屍係統”。2024年線上營收僅5042萬元,占比3.53%,遠低於永輝21.7%的線上占比,APP體驗更要落後行業三代。
不僅如此,人人樂麵向新業態的私域流量與全渠道缺失:未能建立有效的會員體係或數字化營銷能力,與山姆、盒馬等相比,庫存周轉效率落後3倍以上。2019年曲江係入主後,戰略從擴張急轉為收縮,但未能止血,另外它還陷入商品同質化:SKU超2萬種,但20%商品貢獻80%銷售額,長尾品類滯銷加劇損耗。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王洪濤也曾指出,人人樂的退市是傳統零售粗放擴張時代的終結,但行業並未走到絕境,不少企業已通過差異化路徑找到生機。④
圖源:IC Photo
麵對時代衝擊,人人樂推出了一堆新業態:Lesupermarket、Lesuper、Lelife、Lefresh精品超市、會員店、社區生鮮等多種業態,什麽都想做,結果什麽都做不精。被行業專家批評為“盲目跟風市場熱點”。資源分散,定位模糊,且缺乏數字化支持,未能形成有效的核心競爭力。
由於缺乏明確的戰略定位和長期穩定的發展規劃,人人樂在不斷跟風試錯中消耗了大量資源,卻始終未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持續甩賣導致供應鏈的崩壞
業績變臉背後直接原因是股權轉讓收益確認條件未滿足,以及1.11億元代墊款項全額計提壞賬準備。資產甩賣未能挽救退市命運,反而加速了業務崩塌,為了解決退市危機,人人樂長期陷入了賣血續命的死亡螺旋。自2016年起,人人樂就不斷在“虧損—賣資產—摘帽—再虧損”的惡性循環中掙紮。但如此甩賣並未挽救人人樂。
這種持續甩賣店鋪,短期內的確能改善一下財務,但從長期看,嚴重導致了供應鏈的崩壞。
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導致雙方信任破裂,訴訟頻發。眾多供應商減少甚至停止供貨,引發部分門店因缺貨而停業。2024年前三季度,人人樂門店營收同比暴跌44.84%,資金鏈斷裂的連鎖反應是供應鏈金融失控,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2024年計提1.11億元壞賬,引發95起訴訟,執行標的超7000萬元。供應鏈崩盤直接導致門店缺貨率超30%,消費者信任崩塌。
另外采購模式落後:過度依賴區域代理商,直采比例低,商品成本高企;物流仍采用落後的“總倉-門店”二級配送模式,庫存周轉天數遠超行業標杆。原因是供應鏈與組織管理失效,采購模式落後:過度依賴區域代理商,直采比例低,商品成本高企;物流仍采用落後的“總倉-門店”二級配送模式,庫存周轉天數遠超行業標杆。⑤
再是家族式治理與管理層持續動蕩導致整體管理混亂。上市後的人人樂除25%的公眾持股外,其餘75%的股權由董事長何金明與其妻子宋琦掌控,後者為人人樂副董事長。上市一年後,出現了包括CEO李彥峰、采購總監王牛崽等大批高管離職的現象,此後又有超市事業部副總裁李寬森離職,2014年公司副總裁曾凡宏、財務總監廖誌勇又陸續離職。
一位人人樂已離職的前高管透露,盡管人人樂上市之前未向高管做過股權激勵的承諾,但上市後大批高管認為自己的價值並未得到物質肯定而離開人人樂,這些有過沃爾瑪從業經驗和伴隨著人人樂走向巔峰的老臣子的離去,動搖了人人樂經營的根基。
CEO李彥峰辭職之後,宋琪之弟宋濤擔任人人樂連鎖超市事業部執行總裁。變更後的核心管理層大多為何氏成員,何氏家族高度集權,核心高管的年薪薪也遠遠拉開了與其他管理層的差距。2011年何金明、宋琦收入均為132萬元,時任常務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蔡慧明也拿到91.50萬元的高薪。這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助長了人人樂派係林立互相爭鬥,內耗貫穿了經營管理的全過程。
管理層動蕩進一步加劇危機。2019年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入主後,六年內三換董事長。創始人何金明之子何浩掌舵時激進擴張7種新業態;而繼任者侯延奎則轉向大規模關店。2025年3月,侯延奎以“身體健康原因”閃電辭職,但需“離職不離崗”直至繼任者到位,引發外界對其規避法律責任的猜測。⑥
內部貪腐混亂導致被淘汰
高層持續動蕩帶來的是底層管理混亂,貪腐加碼,上行下效,甚至是一個門店的基層員工都敢明目張膽的索取供應商好處。
人人樂的物流倉庫,門店倉庫中的各種損耗,高居不下。有曾經人人樂門店的店長直言不諱說,作為店長,他都無控製住一些非正常損耗,隻能逼著供應商補損,甚至采取一些技術手段控製盤點的損耗。
而供應商,在承擔了采購端高達20%左右的高比例費用,各種計劃外支出後,還要承擔門店的損耗及其他費用。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最終都被加在了商品價格上。隨著電商平台消除了價格信息差後,顧客離人人樂漸行漸遠,也是必然的結果。⑦
人人樂2015年1月28日晚間發布業績修正公告時自爆,2015年1月,人人樂財務發現天津分公司所屬遷安購物廣場存在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占公司財產的重大嫌疑,已於當月向河北省遷安市公安機關報案並獲受理,經人人樂財務部門初步統計造成公司財產損失金額約為3500萬元。
總起來看,人人樂運營費率達23.53%,遠超永輝的17.06%,高租金+低毛利+通道費模式難以為繼。
人人樂從曾經的“民營超市第一股”到最終退市,其衰敗背後存在一係列重大戰略失誤,這些失誤不僅反映了企業自身的經營問題,也折射出傳統零售業在數字化與消費升級浪潮中的集體困境。
人人樂的失敗本質上是“舊零售模式”的全麵潰敗:它試圖通過財務技巧掩蓋經營問題,而非深耕供應鏈與用戶體驗。在隨後而至的數字化轉型失效,在電商與即時零售時代,未能構建線上線下協同能力。另外組織僵化與戰略短視:管理層更迭頻繁,缺乏長期主義思維,最終被更具效率與創新力的競爭對手淘汰。
其案例警示傳統零售企業:唯有重構供應鏈、擁抱數字化、聚焦用戶價值,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人人樂”。
何金明當年那種敢於挑戰巨頭的勇氣、深入研究對手的智慧,確實值得敬佩。一個草根創業者,能在外資巨頭的圍攻下殺出血路,絕對是商業傳奇。
但商業世界最殘酷的地方就在於,昨天的成功可能成為今天的包袱,今天的優勢可能成為明天的劣勢。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再強的企業也會被時代拋棄。⑧
人人樂的退市,是傳統零售業在電商衝擊、消費升級、模式僵化多重夾擊下的縮影。其興衰史警示:在零售業從“交易場”轉向“體驗場”、從“規模為王”轉向“效率製勝”的變革中,唯有擁抱技術、重構供應鏈、激活組織力,方能在浪潮中重生。正如山姆、胖東來等幸存者所示,零售業的未來屬於那些能精準洞察需求、高效整合資源、持續創新服務的“長期主義者”。⑨
[引用]
①(超市王人人樂退市!曾硬剛沃爾瑪,如今咋混這麽慘?倪衛濤2025-07-07)
②(30年知名連鎖超市,正式退市摘牌!曾出售資產“續命”,如今慘淡收場2025-07-07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③(市值巔峰超百億!知名連鎖超市人人樂,正式退市摘牌環球網2025-07-07本文轉自【湖北日報】)
④(人人樂超市摘牌:曾經的“巷戰”之王,市值僅存1%黯然退場觀察者網2025-07-15文/朱道義)
⑤(唏噓!曾經的超市巨頭人人樂退市,老板跑路,股民血本無歸?笑忘錄了2025-06-06)
⑥(“民營超市第一股”人人樂退市:傳統商超大敗退時代的縮影新浪財經2025-06-10)
⑦(一代超市王,人人樂正式退市摘牌新零售財經2025-07-04)
⑧(人人樂正式退市,曾讓沃爾瑪忌憚的零售王,136億市值蒸發99%不吃可愛兔2025-07-10)
⑨(從“民營超市第一股”到黯然退市:人人樂20年沉浮錄AI第一季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