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四年後,前鐵塔董事長全家消失!

佟吉祿,中國鐵塔前董事長。

已經退休快四年,本該過著平靜的晚年生活,卻在2025年端午節前後,與妻子、兒子一同消失在公眾視野中,至今已近三個月。

這位曾執掌全球最大通信基礎設施企業的風雲人物,以如此離奇的方式重新引發關注,在電信和金融圈投下一枚震撼彈。

佟吉祿不是普通退休老頭。翻開他的履曆,看到的幾乎是中國電信業半部發展史。

1958年出生,18歲就參加工作,佟吉祿從遼寧省郵電管理局財務處的小職員做起,靠著專業能力和實幹精神,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

1987年從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他逐漸嶄露頭角,成為遼寧省郵電管理係統內最年輕的處級幹部之一。

2000年,在中國聯通籌劃香港、紐約、上海三地上市的關鍵時刻,佟吉祿臨危受命出任總會計師,用出色的財務運作能力,成功推動這家央企完成“驚險一躍”。

但真正讓佟吉祿登上事業巔峰的,是中國鐵塔的創立。

2014年,麵對三大運營商通信塔重複建設、資源嚴重浪費的困局,國家推動成立了中國鐵塔公司。

56歲的佟吉祿作為中國聯通代表入主鐵塔,擔任首任總經理。

當時業內都不看好這個“拚湊起來”的公司,可佟吉祿硬是用他標誌性的“三步走”戰略,即先建能力、再整資產、最後上市,把一盤散沙捏合成行業巨頭。

2018年8月8日,佟吉祿站在港交所敲鑼時,眼裏有光。

他領導的中國鐵塔不僅成功上市,還以543億港元的募資額,創下當年全球最大IPO紀錄。

這位掌舵者在致員工公開信中自豪地寫道:“成立僅四年、運營不足三年的年輕企業,在特殊市場環境下實現如此大規模上市,創造了全球IPO的奇跡。”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上市保薦機構欄裏,“中金公司”四個字悄然在列。

2021年9月,63歲的佟吉祿功成身退。

那時的中國鐵塔已是年營收超865億元的通信基礎設施“國家隊”,擁有超過203萬個站址,高鐵地鐵覆蓋裏程近1.7萬公裏。

退休後,他極少公開露麵,直到今年端午節前後,朋友發現佟家三口的電話全部無法接通。

失聯消息最初在圈內小範圍流傳,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酵。

多位接近佟家的知情人士透露,大約在5月底,佟吉祿夫婦與兒子同時失去聯係。

佟吉祿的兒子在中金公司擔任要職,是“分管一攤項目的領導”。

中金公司,被被稱為“貴族投行”。

幾乎在佟家失聯的同時,中金公司相關子公司突然啟動內部審查,數任高管被列入調查名單。

這種時間上的高度重合,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佟吉祿的家庭背景也因此浮出水麵,夫人曾在北京聯通擔任中層幹部,被運營商內部人士描述為“做事相對張揚,比較強勢”。

兒子則沿著金融精英的路線成長,最終進入中金公司核心崗位。

一家三口同時失聯的情況相當罕見,知情人士推測他們可能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佟吉祿的職業生涯充滿光環,業內口碑兩極。

在中國鐵塔內部員工眼裏,他是個“有能力、不張揚”的領導者,擅長處理複雜關係,用市場化思維推動企業改革。

可也有金融圈人士私下議論,認為他執掌鐵塔期間權力過於集中。

2018年至2019年,他同時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成為說一不二的“一把手”。

這種權力結構雖在國企改革中不算罕見,但在缺乏有效製衡時,可能埋下隱患。

最敏感的關聯點還是2018年那場轟動一時的IPO。

當時中國鐵塔選擇中金公司作為聯合保薦人,成功登陸港交所。

而佟吉祿的兒子當時已是中金管理層,雖然尚無證據表明兩者存在利益輸送,但父親掌舵上市企業、兒子任職保薦機構

這種特殊又敏感的關係,在金融監管日趨嚴格的今天,難免引發合規性質疑。

截至8月16日,官方尚未公布佟吉祿失聯的具體原因。

中國鐵塔保持沉默,中金公司也未對外回應調查細節。

作為央企背景的通信基礎設施巨頭,中國鐵塔承載著5G新基建的戰略使命,中金公司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標杆性投行。

兩家“國家隊”企業同時卷入調查漩渦,讓事件蒙上更複雜的色彩。

回頭佟吉祿的人生軌跡,從遼寧郵電局的算盤珠子到執掌千億級央企,他完美詮釋了“郵電係”幹部的成長路徑。

過去30年,行業處於野蠻生長期時,這類既懂專業又擅資源的領導往往能創造奇跡。

但是現在,遊戲規則正在改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