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美聯儲降息進行政治形勢的施壓,從表麵上來看,是為了緩解美國財政部利息支出的壓力,畢竟每年1.2萬億的利息支出壓得美國財政部喘不過氣,需要各種輾轉騰挪才能維持美債不違約。
但是更深層次的事,特朗普希望從美聯儲手中收走印鈔的權利,想要能夠控製這個權利滔天的金融機構,最好是自己下台之後,美聯儲能夠變成特朗普家族的私產。
現如今美國的就業數據和通脹數據已經公布,特朗普對美聯儲的貨幣利息有什麽新的要求?美聯儲會響應特朗普的號召進行降息嗎?
權力戲中戲降息勒索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8月13日晚上美國財長貝森特剛喊出"9月降息50基點",本輪降息應該降息150到175個基點。理由是勞動力市場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的失業率和就業數據正在惡化,而關稅並未造成大規模的通脹。
這本來就已經是一個很高的降息幅度,然而特朗普覺得幅度還不夠,並不覺得滿足。
應該追加"該降300--400點",按照這個幅度計算,美元的貨幣利息幾乎為零,美國財政部是不會再為付利息而發愁,但問題在於,會有大量的美元流出美國。
還需要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長一般為了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是不會公開參與對未來利率的決策的討論,更不會用近乎於命令和要求的語氣來讓美聯儲降息。
貝森特的這個做法更讓人覺得美債危機到了關鍵的時刻。
而美聯儲官員反手潑冰水:"2025年隻降一次!"一場關乎37萬億美元債務的豪賭,正把美元霸權逼進黃昏。
在此之前,為了威脅鮑威爾盡快降息,特朗普的突襲美聯儲大樓,他高舉"裝修超支30億"的審計報告逼問鮑威爾,卻把工程問題輕巧拐到利率戰場:"降1個點能省3000億利息。
37萬億國債。若利率降至1%,白宮每年能省下萬億美元利息,足夠覆蓋基建計劃或買選票。
美聯儲的鷹派堡壘卻在此時倒戈。副主席鮑曼,這位去年還高喊"2025年前絕不降息"的頑固派,突然調轉槍口支持9月啟動三次降息。
她和理事沃勒(兩人均為特朗普任命)在7月會議上投下反對票,逼宮鮑威爾的架勢宛如華爾街版《紙牌屋》。
白宮的操作像極了精心編排的劇本:財長前台喊話製造寬鬆預期,美聯儲官員後台放風降溫,既托住股市不崩,又避免泡沫恐慌。
但這次市場不買賬了——黃金漲、比特幣破12.4萬、美元跌。
37萬億的絞索:降息背後的致命算術
特朗普對降息的執念,若降息300基點,直接"省"出萬億級財政窟窿,這筆錢能填醫保漏洞、修邊境牆,甚至給中期選舉撒錢。
可通脹問題怎麽解決?7月核心CPI躥到3.1%,鮑威爾直指禍首是關稅:"通脹升高很大一部分由關稅引起!"
白宮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讓服裝漲0.4%、家具飆1%、家電暴漲1.9%,90%企業明說三個月內必漲價。
關稅若持續推高物價,美聯儲永遠回不到2%通脹目標?"。
一邊是失業率停在4.2%的"充分就業",一邊是5月、6月新增崗位被下修26萬的真實疲軟;一邊是第二季度GDP表麵光鮮,一邊是國內需求跌至兩年半冰點。這種冰火兩重天,讓降息決策像在雷區跳芭蕾。
美元黃昏:獨立性的葬禮與霸權瓦解
當貝森特以財長身份公開指揮利率時,新加坡金管局局長拉傑的警告正在應驗:"??政治化的美元比貶值的黃金更危險"。各國央行去年狂拋3500億美債,今年上半年囤金280噸創二十年新高;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猛增78國接入,沙特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幣結算——??去美元化從暗流匯成海嘯。
美聯儲的獨立性根基正被白宮的鐵鎬鑿碎。特朗普一邊威脅以"裝修欺詐"起訴鮑威爾,一邊火速遴選新主席候選人。最露骨的是他提名的理事候選人米蘭,此人曾主張"總統應有權隨時解雇美聯儲理事",甚至想將央行拆解成12個聽命州政府的零件。
而市場已開始為美元霸權辦葬禮。荷蘭國際集團預警:若鮑威爾被迫走人,美債利差可能擴大200基點;德意誌銀行模擬顯示,強撤主席將引發美元暴跌3%,比1970年代尼克鬆幹預美聯儲的後果更致命。更諷刺的是,當白宮死磕降息時,日本央行正悄悄籌備加息——??東西方貨幣政策的錯位??,像給美元棺材釘上最後一顆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