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反複吸金,強在哪裏?

這周對於固態電池來說是個低吸機會,因為2025年中國固態電池技術產業發展大會將於下周一舉辦,持續三天。如果會上披露重大產業進展的話,可能會對板塊有所催化。

熱門電池ETF(561910跟蹤CS電池,目前已經連續10周保持規模增長,截至最新基金規模超過8.4億,創下曆史新高

據了解,這個ETF重倉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等一二線電池廠商,固態含量超過四成。

這兩年固態電池發展迅速,頭部廠商紛紛加大力度投入。寧德時代預計2027年全固態小批量生產,30年前後有望大批量應用;清陶能源則預計最快明年四季度即可實現全固態量產。

車企方麵,上汽、廣汽、奇瑞、比亞迪、東風等車企預計26年開始陸續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8月5日,上汽名爵MG4發布半固態電池,標誌半固態技術已經具備低成本量產上路能力,進展飛速。

此外,evtol飛行器、機器人等新興市場,也帶來了固態電池的增量需求。如7月阿聯酋10億美元豪購350架中國eVTOL,采用的均為國內電池廠商——孚能科技的半固態電池。

【半固態為何能在新能源車、evtol率先放量?】

因為半固態電池是傳統鋰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的重要過渡,可以通過將液態電解質比例降至5%-10%,同時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溫性能。

拿上汽最新發布的全新MG4來說,它的液態電解質隻有5%,已經接近準固態電池標準,能夠做到根源上不自燃,目前十針針刺實驗和三麵全方位針刺實驗均做到了不冒煙不起火,安全性遠高於傳統動力電池。

而之前時的科技與阿聯酋Autocraft達成的10億美元350架E20eVTOL,采用的也是半固態電池。後麵沃蘭特500架VE25-100型eVTOL、17.5億美元訂單更是創下中國低空經濟單筆訂單紀錄。

據高工鋰電統計,自2025年年初至今,eVTOL企業公布的意向訂單總數已超過1500架,且訂單金額相當可觀。

2030年之前eVTOL可能會為鋰電池帶來30GWh的需求增長,空間巨大。

而半固態電池之所以能在這個領域率先實現放量,歸根結底還是因為evtol電池必須兼顧續航、航空級的安全冗餘和極高的動態功率輸出需求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圓柱電池,能量密度無法滿足eVTOL的續航需求,新能源汽車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又無法適應高空環境,未來隻有固態電池才能綜合做到

事實上,現在頭部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億緯鋰能、欣旺達都都已經提前“卡位”eVTOL固態電池,隻是最終哪家的技術最早突破、最為成功並不確定。

或許,這也是電池ETF(561910)連續10周強勢吸金的原因:預期猜測花落誰家、不如E網打盡,提前保持在場。

作者:ETF金鏟子

風險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隻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