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最新的利率決議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在特朗普的強壓之下,9票讚成、2票反水,30年來首次兩位理事公開叫板,這場麵堪比美劇《紙牌屋》番外篇。而本周7220億美元國債拍賣正卡在槍口上,麵對鮑威爾的不聽話,特朗普預計很快就會行動起來。
美聯儲不降息的理由是什麽?會對美國的債務以及全球的經濟產生什麽巨大的影響?
美聯儲的“獨立宣言”:政治火藥桶撞上通脹高壓鍋
根據媒體報道7月3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決議,美元貨幣政策維持不變,基準利率在4.25%-4.5%的目標區間。
除此之外,鮑威爾還特意強調,美聯儲尚未對9 月做出任何決定,也不會提前預設方向。雖然在9月會議之前,還有整整兩個月的數據,但仍處於了解特朗普重新設定關稅和其他政策變化將如何在通脹、就業和經濟增長方麵產生影響的早期階段。
這是在告訴市場,9月降息的可能也十分的渺小。
這次的利率決議會議不僅展現出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勢的一麵,也讓市場看到了美聯儲內部出現了兩個“叛徒”。
監管副主席鮑曼和理事沃勒,兩位特朗普親點的“自己人”,竟聯手投下反對票,要求立刻降息25基點。這是1993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鮑威爾解釋不降息的理由雖是老生常談,但也是十分充足,因為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雖然美國已經和日本和歐盟達成了貿易協議,對進口商品仍然征收15%的關稅,看上去關稅的影響在減弱,但是對通脹的影響仍然在,並且高於年初的預測。
可特朗普也咽不下這口氣,年初起就天天在社交平台罵街,威脅“炒掉鮑威爾”,嚇得國會連夜搬出《聯邦儲備法》護駕:“解雇主席?除非他犯叛國罪!”
畢竟政府每天光利息就還40億,利率每漲0.1%,國庫得多掏百億。
7220億拍賣驚魂夜:當美債淪為“燙手山芋”
美聯儲嘴硬不降息,財政部卻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開數據顯示,本周7220億美元國債拍賣開閘,利率市場依舊維持高利率,也就意味著,美國財政部舉債的成本居高不下。
在此之前,5年期美債拍賣會上,外國央行認購比例暴跌至58.3%,創三年新低。就連日本的國債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5月20年期國債拍賣時,中標利率飆到5.047%,投標人縮手縮腳隻給2.46倍認購。美國財政部債務雪球滾速出奇的快。2024年赤字1.83萬億美元,史上第三高;
2025年僅上半年又添1.3萬億窟窿;
自從美國債務上限提升以來,美國政府債務飆升了5190億美元。
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37.8萬億美元。
7月不降息,9月不降息,態度依然的強硬,甚至有專業機構直接預測,2025年美聯儲降息的可能性為0。
主權信用崩裂前夜:當“美元霸權”撞上“賴賬疑雲”
這場利率僵局背後,美國主權信用正在塌方。美國財政部的利益和美聯儲的利益已經有著巨大的分歧。
美國財政部著急想要降低舉債成本,即使美元貶值卻更有利於美國財政部稀釋債務,而美聯儲害怕降息之後的美元成為沒有人要的大白菜,世界各國都會減少美元的儲備。
去年穆迪下調美國評級時,華爾街還嘴硬“老劇本了”。可5月國債拍賣遇冷後,德意誌銀行分析師抖出猛料:“借新還舊這套,快玩脫了!”
根據計算若維持當前赤字,2055年債務率將飆到GDP的156%,本世紀末更可能衝到525%,相當於“全國打工五年才夠還利息”。
更深層的影響是, 現階段美國將關稅作為武器,撕裂整個美元的全球化,未來可能會再次將美元當成武器,讓全球加速去美元化。
所以美國的私人銀行們認為,按兵不動,維持美元的國際市場地位才是最緊要的,美國政府的債務反正都由美國的納稅人們買單。
4月向全球掄起“15%起步價”大棒,結果美國企業瘋搶進口貨囤貨,經濟數據假嗨真虛;
強推3.7萬億美元減稅法案,國會預算辦公室急眼:“這窟窿夠填滿馬裏亞納海溝!”
銅礦商南方銅業股票單日暴跌6%,自由港麥克墨倫跌10%,市場用腳投票告訴白宮:“關稅大棒砸碎的,可是自家飯碗!
這種情況之下,特朗普或許不得不動“殺心”,找準機會換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瓦解掉這個淩駕於總統權利之上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