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許多美股投資者無疑已經發現:科技“七巨頭”的表現正在開始分道揚鑣……
雖然還沒有到徹底強弱兩極分化的地步,但部分科技巨頭確實在AI浪潮下走在了更前麵,而其他幾家公司則在年內步履蹣跚,這令不少業內人士對他們是否還應作為一個投資組合標簽被擺放在一起,近日出現了熱議。
近年來,亞馬遜、Alphabet(穀歌母公司)、蘋果、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在美股中無疑占據著主導地位,因為這些科技巨頭在未來美國經濟中均發揮著巨大作用,並且在標普500指數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然而,從年內迄今的行情走勢劃分,人們卻不難將“七巨頭”劃分為“四強三弱”的兩個陣營:
英偉達、Meta和微軟的股價在年內均已上漲了約20%或更多。而即便受到著特朗普關稅的負麵影響,但亞馬遜在年內還保有漲幅;
但另一邊,特斯拉、蘋果和Alphabet則已分別下跌了18%-2%不等。
對於“七巨頭”間強弱的分化,哈裏斯金融集團(Harris Financial Group)合夥人Jamie Cox表示,“這是不可避免的。它們不可能永遠步調一致,因為它們從事著不同的業務。而現在,贏家和輸家的分化已經到來。”
“楚河漢界”已然劃下?
美國銀行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最早於2023年提出了“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這一概念。他指出,這七家公司最初被歸為一個標簽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們正引領AI領域的推進。
目前,“七巨頭”確實仍牢牢掌控著市場。它們的股票在4月份引領了由關稅戰引發的拋售,然後又幫助市場一路回升至創出新高。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七巨頭”的市值目前約占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35%,投資者預計這一情況不會很快改變。
但Spear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Ivana Delevska表示,“眼下我們確實看到(七巨頭的)基本麵上,正存在相當大的分化。”
例如,蘋果在AI方麵的努力始終未能吸引投資者。去年,盡管該公司隆重地推出了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服務,但此後發展的卻並不順利,蘋果的Siri仍困在 "指令式交互" 的窠臼中。蘋果已表示,將在未來一年分享關於其AI驅動的語音助手Siri的更新,這意味著其可能要到2026年晚些時候才能進入市場。
Synovus Trust高級投資組合經理Dan Morgan表示,他最近減持了蘋果股票,這是數年來的首次。當一位客戶希望進行捐贈時,他也推薦捐出蘋果股票,這在幾年前他是不會這麽建議的。
其他一些投資者也減持了蘋果倉位,轉而投向英偉達或微軟。“蘋果正坐在公園長椅上吃蘋果,看著AI革命在高速公路上飛馳而過,”Wedbush Securities的董事總經理Dan Ives形容稱。他是華爾街對AI最為看多的人士之一。
除了蘋果外,“三弱”中的另外兩家也流年不利。穀歌母公司Alphabet在美國和歐洲正麵臨著反壟斷審查,同時人們越來越擔心,像ChatGPT這樣的AI聊天機器人將侵蝕穀歌主導的搜索業務。
特斯拉就更為不堪了。作為長期備受散戶投資者青睞的熱門股,特斯拉在今年始終領跌“七巨頭”,原因包括了該公司電動汽車銷量猛烈下滑以及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持續涉足政治,即便馬斯克正試圖推動將特斯拉從一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轉型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公司。馬斯克近期表示,特斯拉股東將投票決定是否投資其另一家公司xAI。
“分”久還能“合”嗎?
Ives比喻道,“在七巨頭中,有個‘酷孩子桌’(cool kids table)。而蘋果、特斯拉和Alphabet,則在廚房邊的‘壞孩子桌’旁,渴望能坐到‘酷孩子桌’上。”
事實上,“七巨頭”中的強勢一端,眼下仍在享受著樂觀情緒帶來的紅利。芯片巨頭英偉達迄今為止仍是這場人工智能競賽中最明顯的贏家。作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其股價在過去兩年中已上漲超過三倍,在“七巨頭”的表現遠超其他公司。
投資者表示,Meta和微軟也處於有利地位。而亞馬遜的股價今年以來雖僅上漲了3%,但主要是受到關稅及其不確定性的影響。該公司已投資了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在AI和機器人領域仍有獨到之處。
上述這些科技巨頭很快就將向投資者發布最新的季度業績:Alphabet和特斯拉將於本周三公布財報,Meta、微軟和蘋果則將於下周公布財報。華爾街無疑將仔細通過解析第二季度財報,來判斷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是否仍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巨額投資。
考慮到高昂的估值,這一點很重要:這七家公司中有六家最近的遠期市盈率(按未來一年的預期收益計算)超過25倍,而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值為22.35倍——Alphabet是唯一低於該水平的那個。
“盈利必須非常出色,才能推動這些股票從當前水平顯著上漲,”哈裏斯金融的Cox表示,“我不知道這是否能做到。”
根據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份報告,在第二季度,七大科技巨頭預計淨利潤將同比增長14%,遠超標普500指數中其他493家公司預計的3%的降幅。
而鑒於這七家公司都對AI有龐大的布局,或者有足夠的資本來進行收購並趕上潮流,一些投資者也認為,這種科技巨頭間的分化可能是暫時的。Ives表示,“七巨頭可能在未來一年重新聚首,但這完全取決於他們如何應對人工智能革命。”
此前,科技巨頭們的另一個標簽“FAANG”(Facebook母公司Meta、亞馬遜、蘋果、奈飛和穀歌母公司Alphabet)曾定義了上一個時代,直到其在2023年失去光環。
不難想見,如果這些公司的股價繼續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這可能會為一個新命名的股市熱門標簽打開大門——而“七巨頭”可能會步FAANG或“漂亮50”(Nifty Fifty)的後塵,逐步被人淡忘。
一些投資者可能已經開始在猜測,下一個標簽會是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