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在神話傳說中是一種稀有而高貴的生物。2013年,美國矽穀天使投資人Aileen Lee首次提出獨角獸企業,用來描述那些成立十年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具有創新性強和高成長性特征的初創企業。
時隔12年,深圳已然成為培育硬科技獨角獸企業的沃土。根據《GEI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5》(簡稱《報告》),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372家,其中,深圳獨角獸企業42家,總估值1599億美元,平均估值37.1億美元;新晉獨角獸企業13家,數量全國第一,占全國新晉獨角獸企業總量的四分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是在“北上深廣杭”五個城市中,唯一一個獨角獸數量有增加的城市,且是大幅增加。
長城戰略谘詢董事長武文生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深圳是全國孕育獨角獸企業的重要力量,獨角獸企業集中在“硬科技”新領域,前沿科技賽道企業占比超6成,全球化特征明顯,全球化企業占比超八成。隨著深創投、國信證券等金融力量對獨角獸企業的加持,深圳形成的創新生態將有助於更多獨角獸誕生。
近十年深圳獨角獸賽道變化顯著
《報告》遴選的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指的是2014年及之後成立,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最近一輪融資的投後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企業。
根據《報告》,2024年全國獨角獸企業達372家,總估值突破1.2萬億美元,其中11家超級獨角獸貢獻近四成估值。在資本層麵,人民幣融資占比升至74.3%,國資參與度達60%,投資重點明顯向"卡脖子"技術領域傾斜。
從行業分布看,集成電路以56家企業、1618億美元估值連續四年領跑,商業航天以150%增速成為增長最快領域,前沿科技企業占比高達70.2%。
從地域分布看,北京75家、上海59家和深圳42家形成第一梯隊,其中深圳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為1599億美元,平均估值37.1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就新晉數量來說,深圳以13家新晉獨角獸數量居全國首位,分別為引望智能(智能網聯)、榮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康諾思騰(手術機器人)、杉川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禮鼎半導體(集成電路)、宏芯宇(集成電路)、創想三維(3D打印)、猿人科技(智能硬件)、拉普拉斯(清潔能源)、英飛源(清潔能源)、編程貓(互聯網教育)和蕉內(網紅爆品),其中拉普拉斯為同年新晉並上市企業。
企業投身“硬科技”領域明顯。2024年深圳獨角獸企業分布於集成電路(6家)、機器人(4家)等22個賽道,前沿科技賽道企業比例為66.7%。新獲融資企業有10家,分布在機器人、VR/AR、智能網聯、智能硬件等賽道。
這也是近年來深圳獨角獸企業賽道變化的主要特征。根據GEI追蹤,2016-2024年九年間,深圳累計出現78家獨角獸企業。而2019年以前,深圳獨角獸企業多為智慧物流、智能硬件企業,2020年開始出現喜茶、奈雪的茶、KK集團等網紅爆品企業,2022年起,人工智能、機器人、集成電路、清潔能源等“硬科技”賽道獨角獸企業數量增多。
此外,深圳獨角獸企業八成以上布局全球化,這些企業通過設立海外工廠、搭建營銷網絡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場。欣旺達動力投資在匈牙利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工廠,搶抓歐盟電動車市場機遇;XREAL的AR設備近日成為全球首個獲得GooglePlay認證(非GoogleTV)的AR計算盒子,其海外市場營收規模占比超過三分之二。
在聚焦前沿科技領域和全球化布局之外,深圳獨角獸企業還呈現由大企業孵化而成的成長速度快特征。潤鵬半導體由華潤微與深圳市地方國資共同出資設立,深重投、深圳引導基金、寶安區引導基金均有出手,估值150億元。引望智能背靠華為,塞力斯投了115億元,阿維塔投了115億元,短短一年估值達到1150億元,成為成長速度最快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從上市情況看,截至2025年6月,近三年上榜的獨角獸企業中共有7家獨角獸企業實現上市,包括優必選、華大智造、奧比中光、雲天勵飛、晶泰控股、速騰聚創、拉普拉斯。在2024年42家獨角獸企業中,已有上市計劃的12家,其中1家貨拉拉遞表,5家已輔導備案,包括榮耀、欣旺達動力、正浩創新、創想三維和飛驤科技。
2024年深圳獨角獸企業獲得投資具有“低頻、大額”特點,共有10家獲得投資,在已披露投資金額企業中,引望智能、英飛源、雲鯨智能、太若科技、元戎啟行等獲數億元人民幣投資。
國資國企成獨角獸重要培育力量
事實上,深圳獨角獸企業實現高速成長,正是這座城市麵對激烈的全球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經濟韌性與增長潛力的生動詮釋。
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聚焦“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領域,引導匯聚金融、創新、場景、人才、市場等要素資源,助力更多獨角獸企業誕生。
今年3月,《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累計培育瞪羚企業1000家、獨角獸企業80家。
可見,在培育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方麵,深圳希望3年內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集聚高地。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更多需要的是創業投資和耐心資本。
“對獨角獸企業成長來說,投資是最重要的需求,企業做好底層技術、定好產品方向,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連續完成五輪融資,融資金額8億的圖靈量子創始人兼董事長金賢敏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在投資環境裏需要企業和投資人的相互配合,通過投資,支持有潛在換道超車可能性的硬科技企業成長。
國信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投資銀行事業部TMT業務總部總經理崔威表示,深圳是科技創新的沃土,目前既培育了以華為、比亞迪、大疆、騰訊為代表的大而強的科技巨人,也有不計其數的小而美的科技新秀、獨角獸企業,這和深圳的耐心資本培育分不開,不但有政府引導基金的前瞻性布局,還有深圳投資企業和投資公司的堅守和陪伴。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等八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深圳金融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發揮深圳市科技創新種子基金作用,支持培育更多“未來之星”;同時提出有效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支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以深創投為代表的深圳國資國企機構成為新質生產力重要培育力量。”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會長單位深創投總裁劉蘇華表示。
在他發布的《深圳市獨角獸企業及瞪羚企業研究報告2025》顯示,36%榜單企業獲得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支持,累計投資超400筆,累計投資金額近200億元,引導國投招商、紅杉資本、毅達資本、中芯聚源、中信資本等近20家非深圳機構投資深圳榜單企業,主要投資賽道分布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領域。
長城戰略谘詢大灣區研究院院長孔偉強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深圳是全國工業第一城、全球十大金融中心,還擁有眾多頭部金融機構和超萬億規模的產業基金群,為創新企業提供強大資本支撐,有望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集聚高地。
“實際上,今天深圳擁有的數十家獨角獸企業正是城市成千上萬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的代表。”深圳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龔曉峰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接下來,深圳要持續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和機製,持續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氛圍,助推獨角獸從高估值轉化為高產值企業,以此真正實現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