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百萬存款,在深圳算不上富人?

“在深圳這樣一個拚搏努力的城市,掙到100萬元隻是起點,算不上富人。”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對記者感慨道,這句話或許能引起不少市民的共鳴。連日來,伴隨著各大銀行集體下調利率,很多市民發現“躺平”越來越難。三年前存100萬,利息能買一輛車,現在存三年,現在隻夠加3年油。

直麵當前低利率的大環境,這既是一道生計命題,也是數學考題,更是哲學難題。為此,南都·灣財社推出“百萬存款計劃”係列,本期我們將透視百萬級存款的“含金量”:它離“衣食無憂”有多近,離“躺平深圳”又有多遠?

1

“100萬聽起來很多,但花起來也很快”

3%以上的定期利率曾是常態。南都·灣財社記者查詢曆史數據發現,在2022年9月15日,國有六大行和招商銀行集體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之前,各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75%以上,當年上半年,工農中建四大行有不少產品3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至3.15%,部分商業銀行大額存單利率甚至超過3.5%。

徐先生就是眾多“百萬元戶”中的一位,事業高峰期年收入曾超過百萬元。他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展示了2018年存的一張三年期存單,當時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4.2%。“因為我並不擅長理財,有資金主要投資房子商鋪,或者放在銀行。以前的利息還能覆蓋部分家庭支出,如今隻能感慨利息縮水太快了。”徐先生說。

隨著近期各大銀行集體下調利率,百萬存款三年期的利息較三年前縮水近七成。自5月20日工農中建四大行和交通銀行公告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1.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更是首次跌破1%至0.95%

100萬存款的利息已不足以讓人“躺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22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557元。現行利率之下,100萬存款已難以覆蓋個人日常消費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擁有百萬存款的人群已屬於相對富裕的少數,其消費水平往往也高於全國平均。

100萬聽起來很多,但花起來也用得很快。”徐先生細數了這些年家庭的一些大額消費,50多萬的車子,孩子幾十萬的教育支出,近幾年的幾次家庭旅行接近十萬,體檢和老人醫療支出也有幾萬元,這還不包括超過一百萬的房子和商鋪。“房子車子的社會屬性太強了,不想買也得咬咬牙買。”作為70後,“上有老下有小”的徐先生如是認為。

2

在深圳沒有三五千萬難言財富自由?

盡管是銀行眼裏的“優質股”和“頂梁柱”,徐先生們的壓力山大卻是常態。顯然,百萬存款人群距離“財富自由”還較遠。

那麽,實現財富自由夢的標準是什麽?按照《2021胡潤財富自由門檻》,報告細分到中國一二三線三類城市,主要考慮常住房、金融投資、家庭稅後年收入、現金、公司股權等淨資產。

胡潤(圖片來自網絡)

胡潤研究院指出,中國三線城市的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是600萬元,主要包括一套120平米的市區常住房、2輛車、20萬元的家庭稅後年收入和250萬元的金融投資,二線城市是1200萬,而以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的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更是高達1900萬元

某頭部商業銀行資深財富規劃師李先生曾服務過不少高淨值客戶。他向記者分析,如果想要在一線城市比如深圳實現“躺平”,首先您需要至少有一套沒有貸款的房子作為自住,可能這套房產就值1000萬以上。這類客戶一般不隻有一套房,可能名下有兩到三套房且還清貸款。這樣除了自住加上投資型的房產,以及在銀行的金融類資產,可能淨資產達到3000萬到5000萬,“可能才算是在一線城市的財富自由”

3

高門檻難達到?FIRE一族照樣財富自由

不過,年輕的你,也不必對這個高標準耿耿於懷。記者注意到,在年輕人群體中,一種更為“輕量”的生活哲學已興起——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即財務獨立、提前退休)。

據了解,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許多FIRE生活、“窮人版”FIRE的小組,探討如何低存款實現不工作的生活。這些年輕人身上一般有著數字遊民、不婚不育主義者、極簡主義者等標簽,他們實現FIRE的存款門檻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隻要能不朝九晚五工作也能支撐起基礎生活,他們就已視為成功FIRE。

在豆瓣平台“FIRE生活”小組中,可以看到已實現FIRE的組員記錄自己在北京的月支出,兩人一狗,無娃無貸,一個月花費僅1600元;也有人提問,34歲未婚未育的女生,300萬在廣州無房能不能FIRE;還有人記錄自己35歲在上海,每年存20萬,計劃存夠200萬就FIRE。他們生活狀態、收入水平、所在城市各異,但都有著實現財富自由、提前退休的共同願望。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FIRE運動通過重構收支邏輯實現財務獨立,以極簡消費降低生活成本基數,同時通過長期投資構建被動收入流,最終擺脫“為工資而工作”的生存模式。這一模式本質是年輕一代對工作意義的重新定義——從“生存工具”轉向“自我實現載體”。“FIRE運動體現了年輕人對‘內卷’的反抗,對消費主義的批判,是年輕一代在高成本生存與低欲望自由之間的權衡。”王鵬說。

不過,普通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來源於穩定性,而FIRE生活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正因如此,有些人即便實現了FIRE,也未必會一直維持這種狀態。王鵬提醒,FIRE模式短期可行但長期需動態調整。生育、重大疾病、投資虧損等變量可能快速消耗存款,而當前低利率環境進一步削弱了被動收入的穩定性。因此,靠100萬元甚至更少實現“躺平”,更適合作為階段性目標,而非終身解決方案。

實際上,從銀行對客戶等級劃分看,百萬存款是一道分水嶺,它不是躺平的“護城河”,但足以讓你成為客戶經理眼裏值得長期經營、高看一眼的“藍籌股”,也是奮鬥者們擁有進階更高財富圈的“敲門磚”。

眼下,既然離財富自由尚遠,那麽你可以為自己爭取到哪些特殊權益?存款放銀行真的是最差選擇?可請持續關注南都·灣財社的“百萬存款計劃”係列。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