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一次可能是要毀了美元近百十年以來積攢的信譽了,美元指數再次創出了近3年以來的新低,跌破了97的整數關口。
但是即便是這樣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依舊沒有放棄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咒罵,甚至用詞都開始肮髒了起來。
麵對特朗普如此頻繁的言語攻擊,美聯儲鮑威爾是如何應對的?在特朗普的任期之內鮑威爾為何不願意降息?
當總統開始“罵街”,市場聞到什麽味兒?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近期一段時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之上抨擊和辱罵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頻次越來越高。
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特朗普的迫切性,他需要美聯儲最好能夠在今年之內立馬降息,這樣能夠很好的緩解美國財政部的舉債壓力。
甚至他在社交媒體上很直白的說,他想要任命的美聯儲主席要善於降息。隨後再次對鮑威爾展開了人身攻擊。
特朗普急眼的核心就一條:降息!立刻!馬上!
但是美聯儲不降息給出理由也很充分,關稅大戰推高進口成本,嚴重影響到美國國內的通脹數據,若美聯儲此時降息,那麽無異於雪上加霜,將美國的通脹推至難以理解的高度。
而特朗普的想法也很簡單,現在降息既能緩解企業借貸壓力,又能給股市打雞血,順便給自己競選貼金。可鮑威爾偏不接招,反而捅破窗戶紙:“您加的關稅遠超預期,我們正在未知水域掙紮!”
特朗普宣稱“通脹早被幹趴”,可5月核心PCE通脹仍卡在2.68%,離美聯儲2%目標還差一截。另一邊,美國一季度GDP增速被大幅下修,個人支出數據“撲街”,經濟明明是既要防通脹野火,又要救增長旱苗58。
鮑威爾的“不低頭”:保飯碗還是保江山?
表麵看,鮑威爾是技術官僚的倔強——任你罵破天,我隻認數據。但內幕遠不止於此。他守的不是利率,是美聯儲最後的臉麵。
美聯儲的獨立性,是靠百年血淚教訓壘起來的。
1913年成立前,美國金融業像沒韁的野馬,1907年大崩盤逼得摩根自掏腰包救市。
後來《聯邦儲備法案》白紙黑字寫明:央行決策不受政治裹挾。這規矩有多重要?尼克鬆時代政治幹預貨幣,直接釀成1970年代滯脹災難。
特朗普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官司打到美國最高法院,最終的結果也無外乎,總統無權因政策分歧解雇美聯儲主席。
可特朗普偏要捅破這層紙。5月放風要搞“影子主席”,提前提名繼任者施壓;6月威脅“離任越快越好”,甚至暗中串聯保守派法官,想推翻1935年保護央行獨立性的“漢弗萊案”判例。
鮑威爾的硬氣,藏著悲壯算盤:任期隻剩11個月,若此刻投降,美聯儲百年信譽直接清零。
紐約聯儲內部報告說得更直白:一旦央行淪為白宮提線木偶,美元資產信用將遭“不可逆損傷”。
美元跌穿97,世界正在用腳投票
這場互撕最荒誕處在於:特朗普越罵,美元死得越快。
6月25日鮑威爾國會作證,剛重申“不急著降息”,美元指數應聲跳水0.43%;26日特朗普放話“影子主席”,美元直接砸穿97關口,創2022年2月以來新低。
算算賬,年初至今美元暴跌超10%,做空美元成了華爾街第三大熱門交易。
市場怕什麽?表麵是降息預期,裏子卻是對美元底層邏輯的信任崩塌。上
全球貿易收縮打壓美元需求,而美聯儲獨立性危機讓資產安全墊碎了”。
中國連續減持美債至8000億美元下方,沙特主權基金狂買亞洲基建,歐盟加速歐元結算係統——去美元化從悄悄幹變成明著砸。
長遠看,美元高估近17%的泡沫,碰上特朗普政府財政赤字飆升,簡直像在懸崖邊跳探戈。鮑威爾去年在Jackson Hole年會暗戳戳提“全球協同”,如今聽來像諷刺——當美國親手拆掉貨幣紀律的圍牆,誰還敢把身家押給美元?
特朗普賭的是選票,鮑威爾押的是青史,可美元霸權的棺材板,已經被他們聯手釘得嘎吱作響。至於未來?美元疲軟周期不是新聞,新鮮的是它可能再也硬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