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年報釋出後,最讓市場關注的是合夥人變化。
6月26日阿裏巴巴(以下簡稱阿裏)集團發布2025財年年報,財報顯示,2025財年阿裏營收9963.47億元,同比增長5.86%,淨利潤同比增長62.4%至1259.76億元。
更讓投資者關注的是,張勇作為阿裏前掌門人,竟然從阿裏合夥人序列中消失,和張勇一道從阿裏合夥人退出的還有戴珊、方永新、彭蕾、宋潔、孫利軍、武衛、俞永福、朱順炎等8人,9位合夥人同時退出,在阿裏26年的發展史上也屬首次。至此阿裏合夥人還剩下馬雲、蔡崇信、樊路遠、蔣凡、蔣芳、蔣江偉、劉振飛、邵曉鋒、童文紅、萬霖、王磊、聞佳、吳泳銘、吳澤明、俞思瑛、張建鋒、鄭俊芳等17人,合夥人數量為曆史最少。
逍遙子張勇從阿裏合夥人序列中的退出,也意味著曾經阿裏的“十八羅漢”已所剩無幾。
逍遙子時代終結
2023年7月,張勇卸任阿裏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吳泳銘接棒。同年9月張勇再度卸任阿裏雲董事長和CEO,至此張勇在阿裏的紙麵職務隻有一個阿裏合夥人。隨著張勇等9位從阿裏合夥人的退出,基本意味著張勇的時代終結。
2007年,張勇還在盛大擔任總裁和首席財務官,一個獵頭的電話把張勇帶到了杭州,也定下了阿裏隨後十餘年的發展基調。
按說,上海財經大學畢業讀過MBA這種典型的職業經理人,循規蹈矩,中規中矩,但張勇骨子裏強烈的野心和創造欲征服了馬雲,在馬雲問張勇為什麽會選擇阿裏時,張勇回答稱“我已經幹過一個30億美元企業的CFO了,我想幹一個300億的。”正是這句話打動了馬雲。
這一年張勇35歲,這一年也正是國內電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張勇給自己起了逍遙派的創派祖師爺逍遙子的花名,空降至阿裏,擔任淘寶網的首席財務官。
此時京東已經開始布局線上交易市場,淘寶盡管也已經有了淘寶商城,但處於初期階段,張勇到淘寶的第二年,淘寶才剛剛成立了商城事業部,單月交易額才剛剛突破百億大關,在阿裏並不受待見。2008年年底,整個淘寶商城團隊隻有20多人,張勇不忍心看著它解散,就接管了業務,2009年7月開始獨立運營。
張勇通過雙十一的冷門的“光棍節”,讓數以萬計的用戶記住了淘寶商城,2009年雙十一成交額達5200萬元,張勇的這一決策成為後期“雙十二”,“618”等電商狂歡節定下了基調。
張勇在阿裏的另外一重大功績就是分拆出天貓,當時淘寶的商家良莠不齊,假冒劣質產品眾多,自身口碑遭受嚴重挑戰,對此張勇在淘寶商城之外分拆一個天貓,他對天貓和淘寶的規劃非常明確,將二者的商家做出隔離,有實力且體量大的商家將入駐天貓,而體量不夠的中小型商家則留在淘寶。天貓嚴卡入駐條件,商家口碑良好,淘寶在全麵、零售方麵占據市場,天貓則在口碑方麵與京東抗衡。
2019年9月10日,在張勇入職阿裏12年後從馬雲手中接棒,開啟了自己的時代。2019年至2023年,阿裏在張勇的掌舵下,營收分別為5097億元、7173億元、8531億元和868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5.26%、40.72%、18.93%和1.83%。2019年和2020財年淨利率分別高達27.54%、19.98%。
馬雲曾經說過自己最討厭的人是會計和律師,也最討厭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他經常開玩笑式的調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但是張勇這個CFO當上了阿裏的CEO並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
隨著馬雲的淡出,作為阿裏精神領袖,馬雲承載的社會關注度遠非張勇可比,在隨後幾年,受困於疫情等客觀原因,阿裏有些步履維艱,業績增長創下曆史新低,張勇主動提出改革,自己也卸任董事局主席。
這次阿裏合夥人的劇變,讓阿裏合夥人成為史上最精簡的合夥人團隊,為阿裏的靈活性提供了基礎,卻也幾乎抹去了逍遙子張勇的痕跡。
“十八羅漢”僅剩四人
1999年,在湖畔花園的一棟舊樓裏,十八位誌同道合者聚集一堂,聽馬雲激情演講,共同開啟了一場創業冒險。馬雲強調,創業資金必須是個人的閑錢,不可借貸,因為風險巨大。這次聚會集資50萬元,成為阿裏的啟動資金。參會的十八人也被後來稱為“阿裏十八羅漢”。
參會的18人成了阿裏的創始人,具體名單如下:馬雲、蔡崇信、張瑛、孫彤宇、彭蕾、金建杭、吳泳銘、戴珊、蔣芳、盛一飛、謝世煌、樓文勝、麻長煒、金媛影、韓敏、周悅虹、師昱峰和饒彤彤。其中有馬雲的妻子張瑛也有馬雲的學生戴珊。馬雲曾做過英語老師,而戴珊便是馬雲帶過的最後一批學生。那年期末考試之後,馬雲便辭去教師之位,毅然走上了創業之路。1999年,接到馬雲一起去杭州創業的邀請的戴珊,隻用了5分鍾便做好了決定:去!
早期阿裏創始人團隊月薪僅500元,靠步行和吃泡麵節省開支,馬雲提議大家留下基本生活費,其餘全部投入,這一決定奠定了阿裏巴巴初創的基石。
喊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口號,中國第一個B2B電商平台誕生,2014年阿裏在美股上市。上市首日截至收盤,股價暴漲38.07%報93.89美元,市值達2314.39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穀歌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至此,阿裏執行主席馬雲的身價也達到212.12億美元,超過王健林和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截至2025年最新公開信息,阿裏巴巴最初創立時的“十八羅漢”成員中,隨著年報披露的9位合夥人退出,除馬雲外,仍在阿裏巴巴集團任職的僅剩蔡崇信、吳泳銘和蔣芳三人。其中蔡崇信現任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執行副主席,負責戰略投資和全球業務拓展,是當前合夥人核心成員。吳泳銘為阿裏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蔣芳擔任集團副首席人力資源官,長期負責企業文化與組織治理,持續參與管理層事務。
張瑛作為馬雲的妻子很早就退出管理層,專注家庭。孫彤宇2008年離職自主創業。金建杭、吳泳銘等淡出業務一線,轉向投資領域。盛一飛、麻長煒等曾長期任職技術部門,但未進入最高管理層,近年動向較少公開。
至此阿裏“十八羅漢”的元老時代漸進落幕。彭蕾、戴珊作為“十八羅漢”中的最後兩位女性創始成員離場,或標誌著阿裏“草莽江湖文化”的落幕;曾創造“雙11”神話的張勇徹底退出,更暗示著電商舊模式的退場。
“風清揚”展露回歸跡象?
淡出阿裏許久的馬雲,在2025年初開始展露回歸跡象。尤其是在年初的高層民營經濟座談會,與任正非、馬化騰等同坐第一排,被視為重回商業核心圈的信號。
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後,2月20日馬雲又走訪阿裏西溪園區,視察閑魚、誇克等部門,身著阿裏紀念服向員工致意。同期突訪長沙盒馬門店評估新零售業務,都被外界視為馬雲回歸阿裏的表現。
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馬雲回歸阿裏做的首件大事就是“調整合夥人”,此次調整被內部稱為“史上最激進調整”。
阿裏最近多年增速放緩,在拚多多以及京東的雙重夾擊之下,存在感被嚴重削弱,這和此前阿裏的“諸侯分治”有較大關係,至此淘天、本地生活、大文娛等山頭被徹底削平,所有業務線決策權收歸蔡崇信與吳泳銘組成的“雙核”。
從阿裏最新合夥人名單可以看出,目前核心決策成員共有5人,除馬雲和蔡崇信為永久合夥人外,另外三位核心成員是吳泳銘、蔣凡、邵曉鋒。
吳泳銘在1996年從浙江工業大學畢業後就跟隨馬雲,加入了中國黃頁(馬雲在阿裏巴巴之前創建的公司),並負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網站的技術開發工作。 1997年,吳泳銘跟隨馬雲進京,做當時外經貿部的網站,一人負責網站技術開發。是阿裏004號員工,也是阿裏第一位程序員。邵曉鋒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刑事偵察支隊一大隊大隊長。2005年3月加入阿裏,擔任阿裏網絡安全部總監,現為阿裏合夥人、阿裏首席風險官,阿裏集團資深副總裁,螞蟻集團執行副總裁。
39歲的蔣凡為17位合夥人中最年輕的一位,他的回歸成為新價值觀注腳。 曾因緋聞一度被邊緣化的他,憑借電商整合業績重返權力中心,印證了吳泳銘“業績是硬通貨”的宣言。甚至一度被認為是阿裏未來接班人的最佳人選。值得一提的是,在財報發布前不久,餓了麽、飛豬閃電並入蔣凡掌舵的電商事業群,本地生活戰場與淘寶閃購業務深度融合。 整合後“淘寶閃購”日訂單突破6000萬,達美團日均單量的2/3,阿裏首次在本地生活領域握緊拳頭。
而彭蕾的退出最具象征意義,這位曾定義“阿裏味”的首席人才官從合夥人中退出,標誌阿裏企業文化完成殘酷蛻變,即實現了從“兄弟情”到“KPI論”企業文化革命。2014年彭蕾強調合夥人需“很傻很天真”,如今標準變為“打勝仗的能力”。
5月阿裏杭州總部複刻“湖畔小屋”,並要求全員擺脫大公司病,以創業公司姿態迎戰AI時代。這和阿裏宣布未來3年投入3800億元相吻合,也意味著阿裏資源全力向AI+雲傾斜。畢竟阿裏雲AI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三位數增長,拿下寶馬、中國移動等頭部客戶,成為阿裏增長的新驅動。
本次阿裏合夥人團隊年輕化、業務重心轉向一線、資本結構更精簡,此次變革讓阿裏回歸到創業者心態。馬雲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革除互聯網大廠“暮氣沉沉”的通病,通過“破舊立新”,達到擁抱AI時代的目的,阿裏這種長痛不如短痛的大換血,有望迎來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