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老兵”瞄準這個熱門小賽道,年銷超10億

“你覺得寵物食品和人的食品,哪個更難做?”

日前,天下網商在專訪伯納天純創始人趙海明時,對方先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依照慣性思維,人對食物的需求更為複雜,生產難度也更大。但在寵物行業摸爬滾打20年的趙海明認為,“寵物食品的難度遠遠超過人的食品”。因為人可以吃很多食物補充營養,但寵物的營養主要來源於主糧,所以配方要更注重寵物長期所需的營養元素。

這是70後“行業老兵”趙海明首次接受媒體深度專訪,對寵物行業的熟稔,讓他在回答問題時幾乎能做到脫口而出。

他是標準的“科班出身”,曾就讀於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係——根據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大學排名,該專業排名世界第一。畢業後,他一頭紮進了當時還不成氣候的寵物行業,並於2013年創立了寵糧品牌“伯納天純”,進入行業中規模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品類:主糧。

長期的實踐沉澱,讓趙海明洞悉了這條賽道的主線邏輯。他看過消費升級的浮華,看過日拱一卒的工藝進步,也看過許多品牌的爆火和凋零。“這20年,有大量品牌’陣亡’。”

和如今一些走“輕資產”路線的網紅品牌比起來,伯納天純的打法堪稱樸實:品牌創立伊始,趙海明就堅持自建工廠,把供應鏈抓在自己手中。他還高度重視線下渠道,伯納天純以“地麵戰”的方式搶占寵物門店貨架,在此紮根。

對“穩紮穩打”的追求,刻在了伯納天純的品牌基因裏。就連其品牌Slogan,都固守著“安全”這條最為基礎的紅線:“守味心安”。

趙海明說,直到今天他還在供應鏈第一線,研究產品配方和工藝迭代,“這都是我覺得特別性感的東西”。

在與天下網商的對話過程中,趙海明表現出的是專注、真誠,甚至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泥土氣息”,他時常停下來感歎,“現在的創業者好幸福”。

創業之初,伯納天純主打天然原料,迎合當時正在崛起的“成分黨”趨勢,並依靠高密度的線下渠道點位,完成了第一輪增長。趙海明透露,2015年至2020年,伯納天純連續5年增長率高達100%以上。

那也是中國消費品品牌的美好年代。2022年,伯納天純母公司上海依蘊獲得了LVMH集團旗下私募基金L Catterton(路威凱騰)投資。彼時,寵物賽道的紅利肉眼可見,趙海明甚至喊出了“年銷超過60億”的激進口號。

但同時,蓬勃生長的電商時代向這個偏重線下的品牌提出了考驗。伯納天純一度享受到爆發式增長帶來的銷售增幅,也曾因轉型不夠及時,在品牌側出現了短暫的失位。

在線上平台,伯納天純起初依靠EKA拉動增長。EKA代表“線上重要客戶”,也就是各類寵物專營店,它們為伯納天純搭建起一張重要的分銷網絡。

但EKA的短板在於,其隻能創造銷售額而難以確立品牌心智,無法做到“品效合一”。2018年,伯納天純在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用線上邏輯重新梳理龐大的線下貨盤。

線下線上化、EKA官旗化,這是伯納天純要補上的兩節課。趙海明從美妝等領域聘用“跨界”人才,積極探索這個此前陌生的領域。他堅信,無論線下還是線上,基本的生意邏輯不會變,“大產品、全渠道,這是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子”。

人才結構不斷優化,隻有一條底線不能變:必須熱愛寵物。

趙海明說,他最多時養過十幾條狗,經他麵試的員工,基本也都是養寵人,“寵物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行業”。采訪間隙,好幾隻貓咪在辦公室裏遊蕩,繞著趙海明的褲腿從容穿行。

天下網商總結,伯納天純的經營策略可以歸納為:

依托天然原料,迎合“成分黨”人群迭代產品。伯納天純看到了養寵人士對“幹淨”“無添加”寵糧的追捧,用天然成分替代寵糧中的人工添加物,實現了第一波爆發。其後,品牌又根據消費風向變化,推出“狩獵”“生鮮”“舒純”等新產品係列,進一步貼合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和更為細分的需求。

自建工廠,強化供應鏈能力。創業早期從保健品轉型主糧,自建工廠,強化原料供給、配方研發、生產管理等供應鏈能力,確保配方先進和食品安全。目前,公司在安徽廣德、江蘇鎮江有兩座自有工廠。

鋪設線上線下渠道,實現深度分銷網絡。在線下,伯納天純打造了地推“鐵軍”,選擇相對高端的寵物門店和繁育渠道,借助寵物店主、寵物醫生等KOL建立品牌心智,形成渠道護城河。在線上,品牌聯動EKA商家構建深度分銷網絡,借助行業紅利實現初步爆發,後期開出官方旗艦店並精細化運營。目前,其線上營收占比超7成。

構建品牌矩陣,占領細分市場。除了主品牌伯納天純外,上海依蘊旗下還擁有味臻純、維斯康等多個寵物品牌,切分不同垂直市場,在多個人群中擴大市占率。近期,依蘊還推出了“溫食紀”和“識鮮生”兩大新品牌,分別主打當前最流行的“鮮糧”和“生食”概念。

趙海明透露,伯納天純的年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今年,他為公司定下了25%的增長目標。

在度過高歌猛進的歲月後,這算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增速。它也頗為符合趙海明當下“謹慎樂觀”的心境:他一邊調侃寵物行業“爬坡慢、陣亡率高”,一邊認真地相信,這會是一個跨越周期甚至逆周期的好賽道,“它會長期增長,但特別需要耐心”。

以下是天下網商和上海依蘊寵物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伯納天純品牌創始人趙海明的對話,經編輯整理:

學習海外經驗,靠“天然原料”快速崛起

天下網商:伯納天純主營什麽品類,在細分類目中處於什麽位置?

趙海明:伯納天純60%以上的銷量來自狗糧,所以我們在狗糧品類裏相對強勢一點,特別是在高端主糧賽道,算是頭部。我們是強調安全、長期健康的寵物食品品牌,Slogan是“守味心安”。

天下網商:伯納天純的成長曆史,讓人想起一個美國寵物食品品牌Blue Buffalo(藍摯)。麵對瑪氏和雀巢等大品牌,藍摯切了一個相對新鮮的市場——高端主糧,通過線下零售渠道迅速崛起。您做伯納天純的時候,是不是也借鑒了藍摯在美國的成長之路?

趙海明:這是一個非常長的故事。大概在2002年,希爾思、皇家等美國主流品牌,走的都是“科技營養”路線。但是Blue Buffalo講的是“成分黨”的故事,很快就崛起,成長得特別快。創始人據說是媒體人出身,對消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

早期,中國的寵物食品品牌都是采取C2C模式,C2C就是Copy to China(複製到中國)。我們在2013年推出伯納天純。伯納天純當時也確實看到了Blue Buffalo在美國的高速成長,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消費者也已經開始有“成分黨”的傾向了。成分黨不僅僅在寵物行業流行,在美妝、食品行業,都是在那個時候盛行的。所以我覺得伯納天純用這個方向切入是OK的,事實證明是對的。

天下網商:“科技營養”和“成分黨”的區別是什麽?

趙海明:“成分黨”也好,“科技營養”也好,底層邏輯一定是科學,配方一定要滿足均衡的營養標準,也就是“全價營養標準”。而且,幼犬、幼貓和成犬、成貓的營養標準不一樣,和老年的貓狗不一樣,有些不同犬種的營養需求也不一樣。這是真實的需求,背後有科技在支撐。

所以無論是“科技”也好,“成分黨”也好,背後最終的邏輯是科學,是健康,這是不會變的。但它們是兩條不同的路徑:“科技營養”的營養元素可以是化學合成的,人工添加的,反正隻要最後的結果是營養元素給到位就好了;“成分黨”就是換一個路徑,我避開(人工添加劑),我用天然的。比如抗氧化劑,我們不用BHA(丁基羥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羥基甲苯)等化學合成的抗氧化劑,而是換成迷迭香提取物和維生素E。它更加在乎消費者看了配料表之後的心理感受。

我們一開始大規模使用天然抗氧化劑,代價是非常高的。它的成本大概是化學合成材料的5到6倍,甚至10倍。但是走到今天,全球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走“成分黨”“天然原料”的路徑,所以這個大趨勢應該是不會變的。

天下網商:從第一性原理來講,無論是化學合成,還是天然來源,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營養目的。但是消費者如果認為你的原材料更幹淨、加工更少、產品更新鮮,就更願意選擇你。雖然您是學食品工業的,不會非常抵觸人工添加劑,但是從消費者認知出發,還是選擇了“天然原料”的邏輯。

趙海明:是的。2013年,伯納天純迎合了消費者的一部分需求,同時,進口糧的某些體驗沒有那麽好。第一,很多進口寵物食品的新鮮度不行;第二,老是缺貨斷貨。斷貨對貓貓狗狗是很要命的,因為貓狗的腸道非常敏感,一旦換糧,可能會軟便、拉肚子。進口糧經常斷貨來不及囤,怎麽辦?那就選國產的,發現有一個用下來還不錯,就這樣,(品牌效應)慢慢就累積出來了。

其實中國寵物食品行業有一個分水嶺,就是2004年。在那之後,大量國產品牌開始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同時,國際品牌的本土化(也在加速),典型代表就是雀巢和皇家。早年的這部分寵糧先驅、開拓者,給中國寵物食品行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現在很多新品牌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但在那個時候,一切都不可思議。

抓住創業風口,從寵物保健品進軍主糧

天下網商:上海依蘊創立於2010年,伯納天純創立於2013年,您是2001年畢業的。創業之前,您都在寵物食品行業工作嗎?

趙海明:對,我在本土寵物品牌工作,所以我對供應鏈很熟。一直到今天為止,我都在供應鏈的第一線。我對供應鏈特別有感覺,比方說設備的更新、原材料的發掘、配方的創新,這都是我覺得特別性感的東西。

天下網商:從打工到創業,是一個什麽樣的時刻讓您決定轉換自己的人生?

趙海明:你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其實就是看到了機會,有個機會擺在我麵前。我們70後這代人是幸運的,當然也吃了一點苦,但是我們經曆了最好的創業時代。

寵物食品不是一個很好的創業風口,因為它太慢了,“陣亡率”也特別高。但是在2010年,我突然發現那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在設備、原料各方麵變革供應鏈,能搞出體驗度更高的產品。

另外,消費者的需求也在急速升級,那個時候消費升級是主旋律。再加上我一開始創業是做寵物保健品,對線下業態是非常熟的,店老板的痛點、消費者的痛點,全部擺在麵前。麵對這個機會,我們當然應該躬身入局。

天下網商:2010年,寵物保健品還是一個很小的類目,您為什麽選擇從這裏切入?

趙海明:創業一定要找一個非常尖的領域插進去,一上來就幹主糧,太大了。我是精益創業的絕對擁護者。《精益創業》這本書太好了,它講的雖然是互聯網快速迭代的故事,但底層邏輯就是用最小的代價去切入、去做嚐試。

天下網商:為什麽寵物保健品意味著“最小的代價”?

趙海明:空白,完全空白。

首先,當時正好有一部分保健品品牌,把這個市場心智給培養出來了。其次,品類是空白的。比方說幼貓幼犬的營養是一個空白點。那個時候,很多幼貓幼犬的死亡純粹是因為營養不夠。幼貓幼犬在離乳期的營養,靠母乳是不夠的,要靠奶粉去補充,這是一個硬需求,但是那個時候極少有合適的產品。

天下網商:哪一年開始建工廠?現在回想起來,建廠是一個很大膽的、九死一生的決定嗎?

趙海明:2011年,我們的保健品已經飆到(行業)頭部了,很快很快。2012年,我們開始建工廠,進軍主糧。那個時候已經非常有信心了,不可能失敗的。

天下網商:從保健品進入主糧這麽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賽道,為什麽有信心?

趙海明:主糧是我們團隊最擅長的。我的創業夥伴們對保健品比較陌生,但是對主糧信心十足。憑借這麽多年建立的口碑,經銷商一聽我們做主糧,很多人連糧食都沒看到,就先給錢。我們剛建了工廠,手上也沒多少錢。到現在都流傳一句話,是經銷商的那部分錢救了我們,所以我特別感激那一撥早期的經銷商。

天下網商:所以您一直都很維護線下渠道。

趙海明:那肯定。我們有一個核心價值叫“共生生態”,就是基於我們對線下的偏愛。這有我個人情感的部分,我也始終覺得線下它有存在的價值。

天下網商:伯納天純這個名字,很多人聽起來像個國外品牌。您起名時是怎麽考慮的?

趙海明:伯納天純來源於英文的Pure Natural。前麵的“伯納”是音譯,後麵的“天純”是意譯。但是沒想到別人會覺得這是國外品牌,甚至到最近幾年,別人還認為我們是做代工的。我們在和消費者溝通這一塊確實做得不是很充分。實際上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國產自有工廠,本土供應鏈。

革新產品工藝,捕捉“鮮糧”“生食”潮流

天下網商:現在伯納天純的新品迭代周期是多長?通過什麽方式把握新品的研發方向?

趙海明:就伯納天純來講,我們2013年推出“經典”係列,2015年推出“狩獵”係列,2018年左右推出“生鮮”係列,2021年推出“舒純”係列,基本上兩年出一套配方。我們根據消費者和寵物的生活場景和需求來做配方的設計研發,對原料進行研究。

我首先聲明,所有原料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沒有一種原料是完美的。所以我們要在充分了解原料的基礎上進行配方設計,再去小試生產。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

天下網商:係列和係列之間展現出來的貓狗主糧的變化趨勢是什麽?

趙海明:伯納天純最早的經典款,更多強調天然原料。“狩獵”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特別高,迎合一部分消費需求。到了“生鮮”,就開始加鮮肉、凍幹。整體的演進方向有兩個:一是天然,二是Less Processed,就是少加工。

最近幾年,也有一些新的工藝、新的品類出現。比如我們今年推出的兩個新品牌,一個是低溫加工的“鮮糧”品牌,叫“溫食紀”;一個是“生食”品牌,叫“識鮮生”。

天下網商:怎麽理解“鮮糧”和“生食”?它們需要什麽樣的工藝?

趙海明:美國現在有一個如日中天的品牌叫Freshpet,它的股票表現特別誇張。為什麽資本市場對它這麽買賬?就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叫“鮮糧”。鮮糧很有意思,普通消費者會覺得這就是罐頭,但它背後的邏輯是加工工藝的差別。

這就像常溫火腿和低溫火腿,常溫火腿是罐頭的邏輯,它要充分殺菌,才能長期保存。低溫火腿用的是巴氏殺菌,就像中國的炒菜,很短時間熱一下,把細菌殺掉,同時保留大部分營養。這套工藝現在在美國非常流行,這就叫少加工,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

“生食”也是最近幾年特別有意思的一套理念。寵物食品行業的各種工藝,膨化也好,罐頭也好,甚至鮮糧也好,都還是遵從傳統的理念。但是生食不一樣,現在有一個專有名詞叫BARF飲食法(Biologically Appropriate Raw Food,符合生物天性的生骨肉飲食),這就是生食理念,體現在產品上,一是凍幹,還有就是純生的肉,直接喂。

很多人認為生食很簡單,在超市裏直接買生的就OK了,但實際上有個巨大的風險,就是微生物和致病菌。現在流行的工藝基本上都是熱殺菌,熱殺菌就會把食物給整熟了。還有一種工藝叫輻照,但是我們在開發“識鮮生”的過程中,堅決不用輻照。我們用的是HPP。HPP就是High Pressure Process,高壓加工。它將生食放在很高的壓力下進行冷殺菌,不會破壞營養,也不會熟。

天下網商:“溫食紀”和“識鮮生”都是全新的品牌,一點品牌心智都沒有,卻賣得比海外大牌傳統的膨化糧和罐頭更貴,怎麽讓消費者接受它們?

趙海明:首先,冷鏈運輸導致的交付成本天然就貴一點;第二,工藝上來講,HPP的加工工藝,成本就要更貴。這個需要在介紹產品的時候向消費者解釋清楚。

銷售方法嘛,我們先從專業渠道入手。我們長期和繁育渠道合作,很多繁育渠道的貓是打比賽的冠軍貓,他們對貓的顏值要求可高了,很多繁育渠道用戶都是重度的生食喂養者。長期喂生食的貓狗,在毛發、體態、精神層麵,確實能夠肉眼分辨出來不同。這些名貴貓狗賣給終端用戶、寵物家長的時候,繁育渠道的零售商會替我們去教育消費者的。

天下網商:您之前提到了C2C(Copy to China),一些中國寵物品牌的技術、趨勢是從發達國家市場借鑒的,但是供應鏈在本土,生產和消費者都在本土。在寵物領域,有比發達國家領先的地方嗎?

趙海明:你這個問題問得太具有挑戰性了。說句實話,要看你的維度,還有底層邏輯。海外大牌的基礎研究水平是特別頂尖的,像瑪氏的威豪實驗室、雀巢的寵物食品研發中心,它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整體來說還在“趕”,還沒有“超”。

但我們的供應鏈控製能力,應該是要超過歐美的。比如新鮮度等各方麵的(指標),我們在這方麵的控製能力一點都不差。

還有,寵物的需求是多樣性的。不是說你是一個大公司,你的產品就一定很牛,因為消費者的需求不一樣。歐美雖然基礎研究很牛,但是它的應用研究和對某些場景的研究,可能會有一些不接地氣的地方。任何一個產品的研究離開了實際的用戶生活場景,它不一定會是個好產品。

天下網商:伯納天純在哪些細分場景、細分需求上有比較強的領先性,或者較為前沿的洞察?

趙海明:第一,我們對中國貓貓狗狗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細節更了解,更擅於把握細分需求;第二,在對(產品)新鮮度的控製等各方麵,我們的體驗度也不輸國外品牌。

深耕線下渠道,占領3萬家寵物門店貨架

天下網商:您之前說過一句話,伯納天純選擇的是一個“高價格段、高品質”的市場。創立之初,它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品牌。在那個時代,為什麽敢於給自己定高價?

趙海明:我們是從線下跑出來的。那個時候的線下渠道很有意思,除了寵物門店外,主要是三大渠道:商超、花鳥市場(批發市場)、辣椒渠道。

辣椒渠道,就是賣辣椒的地方。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叫辣椒渠道,就是菜市場裏賣佐料、賣油鹽醬醋的地方,體量還是挺大的。

花鳥市場和批發市場是一起的,很多做批零的都在花鳥市場,既做批發又做零售。還有一個渠道,就是基本上被Global品牌霸占的商超。

我們在這些線下渠道裏麵選了寵物門店,因為之前有足夠的積累。那個時候,寵物店是最接近消費者的,他們不像現在有大數據支撐,完全是靠地推,靠最原始的方式收集信息。

現在不一樣了,很多商超也開始做寵物食品、賣寵物用品了,名創優品、KKV、山姆、Costco都在賣。寵物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眾化的需求,這是個非常棒的趨勢。現在應該是寵物行業最好的時代。

天下網商:如果我是當時的一個寵物門店店主,我為什麽要賣伯納天純,而不賣皇家等海外大牌、不賣低端國產品牌?其中的驅動點是什麽?

趙海明:核心還是差異化。(留給經銷商的)利潤不是最主要的,我們的利潤僅僅比海外品牌高一點點,但是你不能一味地強調渠道利潤,主要還是產品品質更好,可以讓這個產品在門店賣起來,複購更好。

我們在最高峰的時候,能觸達三萬多家寵物門店。但是這幾年有一定程度的收縮,現在有陳列、有觸達的大概是兩萬多家。

天下網商:為什麽會收縮?

趙海明:這就是後麵的故事了。從2017、2018年之後,寵物食品出現了從線下往線上轉移的趨勢,特別明顯。

從EKA到官旗,補全線上業務拚圖

天下網商:您什麽時候開始做天貓?

趙海明:假如是說開旗艦店,我們是非常晚的,大概在2018年、2019年。但是在2013年左右,我們就開始做分銷了。

天下網商:淘寶天貓的寵物專營店?

趙海明:對,這個渠道我們叫EKA(線上頭部客戶)。我們做這個,也是後知後覺。我們初創團隊對EKA的敏感度都不高。

線上化的趨勢是不可擋的。寵物行業早在2008年就出現了淘品牌,2010年之後,淘寶天貓就已經非常強了,然後出現了大量的EKA,也就是專營店。那個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的產品應該在線上賣了。但即使是這樣,當時有好幾個EKA商家跟我們談,說你能不能在政策上傾向線上?我堅決不幹,還是硬剛線下。

我們對線下有天然的情懷。我是做這個出身的,而且我們深信“深度分銷”,那個時候就覺得應該做地推,一直堅信這個。

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是不對的。因為純做線下,品牌的天花板特別有限。你知道我們在天貓上位置排的最好的時候,是什麽時候?不是現在,是EKA主導的時候。我們攆上了EKA的尾巴,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官旗的重要性。

天下網商:這個事情您晚了很多年。

趙海明:晚了非常多年。說句實話,我們真正知道什麽叫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觸達消費者)是最近兩年的事情。但是好就好在寵物行業有時間差。這兩年,我們通過團隊升級,帶來全新的理念,補全了DTC的拚圖,而且已經開始有自己的理解了。

天下網商:到今天為止,您的生意比例是不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趙海明:線下占三成。原來是反的,原來是七成在線下,現在七成在線上。

天下網商:線上線下生意都做過之後,您認為兩者的生意邏輯有什麽區別?例如線上以“大單品”居多,線下以貨盤的廣度和深度居多?

趙海明:這是兩套邏輯。一個叫“渠道驅動”,早期我們的生意就是渠道驅動,我們做好產品體驗,把好品質關,做好品牌形象,賣貨的活交給渠道。在線下場景,一個單店就能形成自閉環,寵物門店、商超、花鳥市場等不同渠道的產品也會競爭,因為定價邏輯不同,產品就會相對分散一點。

但是線上不一樣。無論天貓,還是抖音、京東,都是“大產品邏輯”。產品一旦爆發,平台算法就會對它非常友好,它會一直得到流量加權。從種草到收割的路徑效率也趨向最大化。

但是,無論DTC還是渠道驅動,核心的生意邏輯沒有改變,消費者的心理學、行為學沒有改變。說句實話,像伯納天純早期的渠道驅動,它也隻是一個時間段的產物。大產品、全渠道,這是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子。純線下品牌的天花板特別低,但是純線上品牌的品牌厚度不夠。我們經曆過這麽久,無論是做DTC還是做分銷、做線下,最後發現賣得最好的還是全渠道產品。

天下網商:現在伯納天純在營銷上有什麽動作?

趙海明:我們早年對這塊不是很看重,就隻是搶貨架,強調陣地戰。那個時候最強調“陸軍”,“空軍”這一塊確實不熟。跟我個人的出身也有關係,我們長期是產品(主導),所以我們的信念一直是口碑至上。

早年我隻是知道有小紅書這個東西,後來等我自己去看小紅書,發現伯納天純的露出很多很多,小紅書提及“伯納天純”的帖子有16000篇。那時候我還不在意,說我們在小紅書的曝光度還可以,後來把這些帖子拆開來一看,發現全是競爭對手在發的對比帖,我當時汗都出來了!後來我們在2022年開始重視小紅書,把伯納天純在小紅書上的品牌形象給扭轉過來了。

搭建品牌矩陣,見證國產供應鏈成長

天下網商:當前,依蘊旗下除了伯納天純還有維斯康、味臻純等品牌。您組建品牌矩陣的用意是什麽?

趙海明:從全球來講,寵物生意是非常碎片化的。全球有幾家頭部公司,例如雀巢、瑪氏,但是寵物行業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公司可能會集中,但是品牌特別碎片。即使是現在全球最牛的品牌,它的市場占比都是很小的。所以一個非常牛的寵物食品企業,一定是打品牌矩陣。

天下網商:這說明兩件事,一是這個行業沒有完全寡頭化,後來者仍有機會;第二,即使巨頭入局,它也需要用一些細分品牌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趙海明:你這個總結特別好。不僅僅是中國,全球都是這個樣子的,還沒有哪個市場是被某個品牌壟斷的。第一是因為寵物需求的碎片化,第二,哪怕像雀巢和瑪氏,也會陷入“創新者的窘境”,它們自己很難孵化出非常牛的品牌,但是它們可以通過“買買買”,把非常牛的品牌招到自己的麾下。

天下網商:高端化是國產寵物品牌的大勢所趨嗎?您相信國產品牌未來能做出比肩海外大牌的產品嗎?

趙海明:相信。說句實話,我對中國本土的供應鏈能力還是挺期待的。它這幾年的進步速度日新月異,真的是好快。

我2003年第一次去參加Pet Food Forum(寵物食品論壇),發現國外的供應鏈和中國的供應鏈(差距很大)。那個時候中國壓根就沒有供應鏈,沒有這種專業的論壇。那時候確實有Gap,有差距。

但是你知道,中國商家“卷”的能力是極其強的,進步是超級厲害的。我們這幾年的供應鏈能力已經可以——不說趕超,已經攆上來了。供應鏈安全性得到了急速提升,某些原料指標不會輸於國外。這讓我非常自豪。中國人做事非常用心。

我經曆了行業的20年,真的是從零、從混沌期到現在。現在的品牌真的好幸福,沒經曆過當年供應鏈最原始的樣子,真的,現在他們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但也正因為沒有經曆過那個階段,有些公司的配方和產品設計就比較機械,拚湊出來的東西挺糟糕的,傷害的是這些小家夥們。(指向辦公桌上的貓)

穿越周期,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天下網商:您自己養寵物嗎?

趙海明:養狗。最高峰的時候養過十幾條狗,很誇張的。我覺得寵物本身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行業。我在麵試的時候都會問:你養狗嗎?經過我麵試的,基本上都養寵。當然也不是一刀切,但是做Marketing(營銷)、做產品的同學,假如對寵物沒有體感的話,還是有挑戰的。

天下網商:養寵人群的數量和增速已經在放緩,寵物市場還會是一個長期增長的市場嗎?還是會慢慢進入紅海?

趙海明:寵物食品或者說整個寵物行業,它有兩個維度的增長。第一,養寵人群的滲透率還在增加。雖然一線城市飽和了,但是三四線城市還在增加。第二,消費升級。以前寵物的卡路裏攝入來自剩飯剩菜,現在有大量來自商品化的糧食,甚至來自零食、罐頭。當然,這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寵物行業會一直往上走,它是可以跨越周期、甚至逆周期的。寵物經濟的成長性特別好,但是爬坡太慢了,而且在爬坡的過程中還要“陣亡”。這20年,品牌陣亡率很高,變現又慢。這個行業特別需要耐心。

天下網商:依蘊拿過一輪投資,資方是LV旗下的投資基金L Catterton(路威凱騰)。它為什麽投資你們?在資本進來之後,發展的心態和狀態會變化嗎?

趙海明:我們從創業到拿資本之前,每年確實是大踏步前進的。你知道我們經曆了多少年的百分之百增長?從2015到2020年。從零幹到幾個億,那是什麽概念?那個時候確實會相對樂觀一些。

我們拿投資,第一,L Catterton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基金。我有一次跟投資人聊天,當時他說,LVMH的品牌的平均年齡是86年。他特別強調一個品牌的長期價值,這跟我們是不謀而合的。第二,這個基金很有意思,它特別喜歡寵物,在美國投了大量的寵物品牌,而且成功率都極高。在中國,我們是他們投的第一家。

天下網商:拿這筆投資的初衷是什麽?

趙海明:升級。第一是團隊升級,我們引進了不少人才,這個還是特別有幫助的。第二是供應鏈升級,我們的鎮江工廠做了很大的升級,把我們的很多理念都融進去了,特別的伯納天純,由內而外深深地烙著“守味心安”這幾個字。還有廣德那邊的工廠也做了升級。

我們這種發展有一些基礎條件。第一就是長期堅持自己的產品理念,很多東西沒弄明白,我們不會貿然上;第二是我們希望生意一直是穩健、可持續的,現金流是比較健康的。雖然我們拿了一些錢,但到現在都還沒有大規模使用。

天下網商:今年您給團隊的增長目標是多少?

趙海明:25%。這是一個保守的增速,但是我覺得挺好。我看到團隊打DTC的效率得到了成倍的增長,甚至開始反向重新思考全渠道的策略。

我們覺得全渠道有非常多的機會。因為我們的架構在那裏,線下依然還有很多兄弟姐妹在紮根。雖然我們這幾年線下的效率好低,但是一旦整個鏈路通了之後,再反向鋪過去是非常快的。

天下網商:這也是一種防守策略。現在新品牌也都想進入線下,它們需要從0到1搭建渠道,而您隻需要守衛渠道,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趙海明:是的。現在很多的新入局者,要重新用伯納天純的模式去搭線下渠道是不可能的。時代的窗口已經過去了。至於EKA雖然現在勢弱,但是我們依然保留了主要的合作夥伴,而且我們也在重新試錯。EKA有它獨特的價值。每個業態、每個模式都有它的底層邏輯,我們最終的考量標準還是基於效率。

天下網商:遠期來看,您對品牌和整個公司的期待是什麽?

趙海明:我們創立這個公司的初衷,一直是做安全、長期健康和持續性的產品。這是根基,我相信這個根基到未來也不會變。所以第一,我們希望上海依蘊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公司,伯納天純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但是要讓消費者和貓貓狗狗們能感受到這種信賴、安心,需要我們圍繞著“守味心安”做大量的工作。

第二,我希望大家一起去建立一套體係,傳播正確的飲食觀念,消費者要知道自己的貓貓狗狗應該吃什麽、不應該吃什麽。你說伯納天純接下來要做什麽Marketing的動作,我不知道,但是未來肯定會做更多的消費者溝通。我覺得這才是對這些小家夥真正有長期價值的東西。

不僅僅是我們公司,所有公司都應該往這塊走。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讓行業更健康,讓小家夥們更健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