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信息化第一股”折在小聰明上

文/每日資本論

這家智慧水務公司的業績變臉比翻書還快。

近日,浙江和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達科技)發布關於2024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的回複公告,結果令人震驚——因業績預告修正導致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扣非淨利潤驟降294.96%

今年1月24日,和達科技發布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00萬元至700萬元,將實現扭虧為盈。投資者稍感欣慰,畢竟公司2023年虧損了2950.56萬元。今年2月底,和達科技再次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約529萬元。

但僅僅一個月後,和達科技發布業績快報暨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將2024年歸母淨利潤修正為-563.6萬元,比修正前減少1092.78萬元。

請注意,和達科技的股價在此階段已經完成了大幅拉升的過程。今年1月13日,其股價最低9.72元/股,到3月7日,股價最高摸至16.16元/股,漲幅接近70%

令人擔憂的是,在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複公告中,公司承認業績“變臉”主因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激增及收入調減,並自曝存在內控缺陷。

這種公開自我揭短在A股市場並不多見,但對於2021年7月才登陸科創板的“水務信息化第一股”來說,這隻是近年來觸碰監管紅線的延續。

2023年4月,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和達科技內部控製出具帶其他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明確表示和達在未履行必要審議程序的情況下,將使用募集資金建設的研發大樓出租給合營企業及供應商使用,違反上交所規定。

彼時,和達科技董事會表示及時整改,組織學習監管規定,強化關鍵崗位人員的合規意識。但一年後,其內控問題再度爆發,顯然整改並未到位。

管理層動蕩是和達科技另外一大危機。2023年4月14日,和達科技突然公告收到通知,實控人、董事長郭軍被實施留置並立案調查。消息一出,市場嘩然。當日公司股價應聲跌停,一日暴跌20%。

郭軍是和達科技的創始人和掌舵者。從1992年到2000年,他曆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6研究所工程師、項目總經理,2000年創立和達科技。截至目前,郭軍直接持有35.74%的股份。

麵對危機,和達科技緊急回應:“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主體,不涉及立案調查事宜。目前董事長留置並立案調查未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公司高管團隊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生產經營正常有序開展”。

但資本市場並不買賬。董事長被立案調查的消息,疊加2022年業績接近腰斬——營收下降7.23%至4.7億元,淨利潤下降48%至5203萬元,公司股價加速下台階。

和達科技的財務數據揭示出更深層次的問題。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應收賬款賬麵價值高達2.94億元,同比增加4.28%;賬麵餘額3.83億元,同比增加14.19%。

更令人擔憂的是賬齡結構惡化——1年以上賬齡占比達49.24%,增加2.9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近一半的應收賬款短期內無法收回,流動性風險加劇。

壞賬準備激增是業績變臉的主因。和達科技單項計提的壞賬準備餘額為1896.33萬元,同比暴增2571.39%。在回複問詢時,和達科技列舉了7個項目的壞賬調整,其中5個是智慧水務項目,合計壞賬影響金額615萬元。

請注意,智慧水務是和達科技的核心業務之一,公司招股書中將其列為三大核心業務板塊。2016年,和達科技與紹興水務、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基於數據與業務聯動的供水管網漏損管理係統”,被國家住建部評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這一優勢業務卻成為壞賬“重災區”,凸顯行業困境。

2025年一季度,和達科技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營收3804.15萬元,同比下降51.49%;歸母淨利潤-1430.82萬元,同比下降1420.21%。如此大幅下滑,令人質疑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回顧和達科技的上市之路,問題早有苗頭。2021年7月登陸科創板時,就有部分媒體對其“保薦+直投”模式提出過質疑。

2015年9月,和達科技將主辦券商從海通證券變更為東興證券。2017年3月,東興證券旗下的私募基金東興博元以3719.61萬元認購和達科技398.25萬股。短短5個月後,和達科技就啟動IPO,東興證券順理成章成為保薦機構。

這種操作打了個擦邊球。根據《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第十六條規定,證券公司擔任擬上市企業保薦機構後,其私募基金不得對該企業進行投資。但規定未明確針對“已掛牌新三板,並尋求主板IPO的企業”,給和達科技留下了操作空間。

稅收返還則粉飾了上市前的業績。2018年至2020年,公司稅收優惠及返還金額占淨利潤的比重分別為60.65%、38.18%和24.34%。2018年,稅收優惠甚至超過淨利潤的60%,顯示公司自身盈利能力較弱。

上市後,業績“變臉”速度驚人。2021年歸母淨利潤1億元,2022年驟降至5204萬元,2023年直接虧損2950.56萬元。四年時間,公司從盈利過億到虧損不止,也從數字層麵說明了上市前業績或存在水分。

有意思的是,麵對危機,和達科技在回複上交所問詢時,公司表示管理層“對出現的問題高度重視”,已製定各項整改措施並嚴格落實。

而2025年1月2日,東興證券發布的《關於浙江和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續督導工作現場檢查報告》表示,公司治理和內部控製製度“較為完善”,相關製度“得到有效執行”。但不到半年後曝出的內控缺陷,讓這份報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雖然,智慧水務行業前景依然廣闊,但和達科技的困局已超出業務範疇,其業績至今依然未見向好的勢頭,現金流危機步步逼近。這家曾經的行業先鋒能否重生,取決於它是否真正認識到:觸碰紅線的代價遠高於合規成本,而技術實力永遠無法彌補治理缺陷的硬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