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泰羅
日前,歐洲央行發布報告《歐元的國際地位》。報告中稱,黃金已經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
從大爺大媽,到各國央行,甚至很多國家拋棄美元,瘋狂搶購黃金。到去年三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經達到近30年來的最低值,而黃金則是11年連續增長。
今年以來,黃金是表現最好的投資品種。相比於鋰、鋁等金屬資源,黃金雖然特殊,但它的產業鏈也相對簡單。
大致可以分為:上遊勘探開采-中遊冶煉加工-下遊加工銷售,最終用作珠寶消費、投資、央行儲備、工業用金等等。
上遊企業主要包括紐蒙特、巴裏克、紫金礦業等世界級金礦玩家,一般來說,這些企業都具備了精煉、加工能力,之後通過黃金交易所,賣給下遊的老鳳祥、周大福等企業,他們再把黃金加工成珠寶首飾。
在下遊需求端,超過四成的黃金最後都用來製造珠寶首飾,其次是投資、央行購金、工業用金等。
到2023年,央行購金已超過投資,成為第二大黃金需求來源。央行親自下場買黃金,已經是驅動金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那麽,這輪黃金大牛市,誰會是最大贏家呢?
首先就要屬上遊金礦企業。
A股最大的“金主”是紫金礦業,是國內唯一黃金資源量超過3400噸的企業,去年產金73噸,排在世界第六。按照現在一克1000元計算,相當於730億。
在全世界排座次,紫金礦業已經是世界第4大礦企,淨利潤320億,排在全球第5。按照紫金的規劃,再過個三五年,就能和紐蒙特、巴裏克等世界級的黃金翹楚掰一掰手腕。
山東黃金也是國內挖金的老炮,手裏有2000多噸的黃金資源,坐鎮膠東地區,還在加納、納米比亞等國家掃礦。兩年前,更是一口氣吞並銀泰黃金,成為國內黃金“頂級玩家”。
前段在港股上市的赤峰黃金,是國內第一大民營黃金生產商,也是國內第三家“A+H”黃金股。登陸港股後,不僅股價一直狂飆,公司利潤也在最近創出曆史新高。
和光伏、鋰電產業鏈一樣,黃金上遊吃到飽,下遊卻是“寶寶心裏苦”。金價這麽高,很多人肯定覺得金店大賺特賺。但其實,金店老板們,是越來越愁。金價太高,消費者都在持幣觀望,不敢消費。
2024年,老鳳祥利潤下滑了12%,周大生前三季度少賺了22%,菜百下降了6%,周大福利潤(2025財年H1)更是腰斬,應該說,除了老鋪黃金,其他金店都有些“賣不動”了。
其實,這些終端金店有點像普通的零售業,長期來看,盈利能力並不怎麽好。比如,老鳳祥和菜百的毛利率也就是8%到9%,中國黃金隻有4%,淨利率連2%都不到。
但同在一個行業,悲喜並不相通,最近兩年,老鋪黃金橫空出世,打破了傳統黃金飾品的銷售策略,大賺特賺。
和周大福、老鳳祥不同,老鋪黃金主打“古法手工”,它不按克重計價,而是改為一口價。更絕的是,老鋪黃金隻有36家門店,去年銷售業績接近100億,也就是說,一家門店就能賣出3個億。
老鋪黃金給自己的定位可是奢侈品,你隻能在SKP、萬象城等頂奢商場看到他,旁邊就是愛馬仕、梵克雅寶。靠著“藝術價值+投資價值+情緒價值”,老鋪黃金將黃金銷售玩出了新高度。
它還在資本市場創造了一個瘋狂紀錄,上市不到10個月,股價暴漲20倍。即便是曾經瘋漲的特斯拉、英偉達,最瘋狂的時刻,暴力程度也都遠遠遜色於它。
但黃金類股票上漲的基礎是黃金牛市。麵對現貨黃金價格的瘋長,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開始提示風險。因為一旦牛回頭,無論是資源股,還是消費新貴,都會被重新審視,投資者們一定要控製好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