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近日了解到,有不少人收到了法國奢侈品巨頭迪奧(Dior)發來的短信。短信中表示,他們在此前發現,有未經授權的外部人員獲取了迪奧持有的部分客戶數據。
迪奧官方客服5月13日回應表示,確有未經授權的外部方獲取含客戶信息的部分數據,但涉事數據庫中未存儲任何金融信息。“我們正在陸續通知受此次事件影響的客戶。客戶數據的保密與安全始終是迪奧的首要事項。對於此次事件造成的困擾,我們向客戶致以深切歉意。”
可是,隻是致歉網友們卻不樂意了。有網友吐槽“從不坑窮人”,有網友直接引用了法律條例,認為迪奧要賠償涉及到隱私泄漏的客戶。
在官方的聲明中,一再圈定了泄漏的數據是客戶姓名、性別、手機號碼、電子郵箱、郵寄地址以及消費金額和偏好及其他該品牌收集的用戶信息。被訪問的數據庫中不包含諸如銀行賬戶詳情、國際銀行賬戶號碼(IBAN)或信用卡信息等財務信息。
但是,迪奧又提醒中國客戶高度謹慎,建議對任何可疑通信(短信、電話、電子郵件)都要保持警惕。不要打開或點擊來自不明來源的通信或鏈接,也不要透露驗證碼、密碼等敏感信息。
前前後後的聲明,也讓不少網友質疑,連客戶姓名、性別、手機號碼都知道了,在這個毫無隱私的時代,銀行賬戶密碼又能逃到哪裏去呢?“別是數據庫都被一鍋端了......”
小編還發現,花著大錢擔著風險的不僅僅是信息泄漏的用戶,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還有花錢找罪受的“冤大頭”。
有網友投訴在迪奧官方旗艦店上買到了過期口紅,客服推脫說,這批次有問題,可以給換貨。小編上淘寶看了一眼,一支口紅三四百,以批次來作為托辭,小編也覺得很難信服啊。
還有網友投訴購買的迪奧包背了幾次就出現五金生鏽發黴的情況。向售後谘詢,售後居然讓他自掏腰包進行維修。該網友吐槽,“你們的奢侈品的五金工藝的質量還不如中國廣州隨意的一家工廠店的質量”。
目前,該投訴從去年11月拖到現在,還在處理中。
這裏還有一位網友投訴,因為不確定尺碼去試穿衣服,不小心拉扯到吊牌導致掉落後,不給退貨退款了。小編細看了投訴內容,也隻能感歎一句“店大欺客”了。
數據安全成空談,產品售後又擺爛,小編真是為廣大消費者深感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