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挺進外賣後,一季度收入增速創近三年最高

京東集團(JD.US、09618.HK,以下簡稱“京東”)交出進軍外賣後的首份財報。

5月13日晚,京東披露2025年一季度業績,當期營收和利潤均保持雙位數增長,收入達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創近三年來單季度最高同比增速;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達10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1億元增長53.5%。

業績增長超預期的背後,京東零售和京東物流兩大板塊收入同比增長提速,同時,外賣業務成為一大亮點。京東CEO許冉明確表示,外賣業務提升了京東平台整體流量轉化率。

美東時間5月13日,京東美股高開高走,漲幅一度擴大到5.5%,截至收盤漲幅3.33%;5月14日,港股開盤漲超4%,截至早盤收盤漲幅2.7%。

一季度營收增速創近三年最高

京東一季度業績表現強勁,許冉認為是由於消費情緒提振,加上京東供應鏈能力以及用戶體驗不斷優化的共同驅動。

分板塊來看,京東零售和京東物流這兩大核心板塊的收入增速均進一步提升,京東零售實現收入2638.45億元,同比增長16.3%;京東物流收入469.67億元,同比增長11.5%。上個季度二者收入增速分別為14.7%、10.4%。

從商品收入來看,一季度,京東在核心品類上的優勢愈加穩固。帶電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7.1%,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4.9%,其中商超品類連續5個季度保持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

在零售和物流板塊之外,京東新業務也迎來突破性進展。京東CEO許冉用“令人鼓舞”來形容新業務的初期探索成果。今年一季度,新業務收入突破50億元,達到57.53億元,同比增長18.1%,雖尚不足以對京東整體收入貢獻支柱性作用,但增速是京東各大業務中最快的。

京東新業務包括達達、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而今年新業務的“重頭戲”便是2月正式推出的外賣業務。

今年2月11日,一則《京東外賣!0傭金!》的通知正式將京東要做外賣這件事擺上桌麵。這之後,京東外賣展現出了驚人的擴張速度。3月24日,京東外賣日訂單量達到100萬單,4月15日突破500萬單,一周後的4月22日,這一數字達到1000萬單。據時代財經最新獲悉,京東外賣日訂單已突破1500萬單。

談及外賣業務,許冉再次表示,中國外賣市場的規模很大,完全容得下多個平台,行業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更為關鍵的是,外賣作為即時零售中單量占比最高且頻次最高的業務,未來將在用戶、供給和履約上和京東現有業務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用戶的流量、購物頻次、跨品類購物等方麵都可以為京東帶來增量貢獻。”

許冉透露,已經逐漸看到外賣對於整個京東平台流量和新用戶的拉動作用。“目前我們看到外賣用戶的複購率健康,而且也看到外賣用戶的跨品類的購買行為,目前主要是在商超生活服務類的品類上。”

京東數據顯示,隨著京東外賣與零售等各項業務的協同效應逐步顯現,一季度,京東集團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實現了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20%以上。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戶數和訂單量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可以看到,在第一階段的打法上,京東麵向商家、騎手、消費者先後打出“0傭金招募品質商家”、“為全職騎手交五險一金”、“百億補貼”等“殺手鐧”,成功在外賣江湖撕開了一道口子。

值得注意的是,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部門也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麽等平台企業。要求平台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範經營,公平有序競爭。

同時,眾多投資者也關注競爭之外京東能否承受住高額投入帶來的財務壓力。

對此,許冉表示,“外賣賽道對於京東來說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的業務,在短期會有一定的投入,但相信隨著規模的增長,外賣業務也將逐漸釋放它的規模效應,改善效率。”

在具體目標和規劃上,她坦言,“現階段還是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用戶和商家的體驗上,畢竟入行時間相對較晚,目前京東外賣的係統和運營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親自坐鎮一線,參與到京東外賣業務、即時零售業務之中。

據接近京東人士向時代財經透露,劉強東會在會上直接解決大部分方向性問題,從各業務打法,到團隊能力建設,都會給予直接細致的指引。僅2024年,劉強東就給京東管理層做了1800人次的培訓,幾乎每周至少講4天課,每天講10個多小時。

拍板上線京東外賣之後,今年4月,劉強東更是親自下場送外賣,與一線員工吃火鍋,引發全網關注。近日,劉強東穿著印有“豬豬俠IP”的T恤走在街頭的照片登上國內平台熱搜,T恤正麵是背著外賣箱的豬豬俠,而背麵印著京東外賣二維碼。

618大戰打響

就在京東發布一季報的當晚,2025年的電商618大促活動正式打響。

今年618,各大電商平台不約而同將大促時間提前,首批如京東、天貓、抖音電商等均宣布於5月13日開啟搶先購。各大平台也紛紛下重注,亮出簡化購物規則、加大補貼力度等“殺手鐧”。

京東零售作為京東的基本盤,每年的618是京東零售的關鍵節點之一。今年京東618仍遵循往年的慣例從5月31日晚上8點正式開始,但在這之前,京東從5月13日晚8點至5月28日開啟心動購物季活動。

從京東發布的信息來看,今年京東618除了“滿200減20神券”“跨店滿減”“官方立減”等基礎玩法外,還重點打造六大驚喜日,推出驚喜日、超級秒殺日、百億補貼日、超省特價日、超級直播日、PLUS會員日、萬店秒殺日等主題促銷活動,聯動明星和IP,並推出趣味活動及多輪超級大獎福利。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京東還首次整合國家補貼與京東外賣百億元補貼等資源。

當晚電話會上,許冉介紹,在營銷方麵,今年京東618有更加豐富的購物場景和促銷活動,通過疊加福利,給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優惠體驗。在商家端,京東提供多重的補貼和激勵的政策,重點在內容改革方麵發力,助力商家實現更具確定性的增長。

據時代財經了解,各大電商平台今年618都在加大對商家的扶持。

今年618活動期間,京東采用“免報名”機製,通過提供創新玩法、多重補貼、流量激勵三大舉措,助力商家實現流量和銷量爆發式增長。

在內容生態上,京東今年3月重磅推出“京創雙百計劃”,將在2025年投入超百億流量、20億現金,助力商家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實現銷量增長;4月京東針對外貿型商家推出的“2000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另外,京東還在6·18期間推出“領航計劃”,通過億級廣告激勵金、中小新商家補貼政策等,為商家提供廣告補貼和精準流量扶持。

近年來,各大平台已不再公布618銷售數據,持續淡化GMV,取而代之的是用戶數據。

“消費者對大促活動的熱情逐漸降低,電商平台開始意識到簡單的銷售數據增長已經不再是衡量活動成功的唯一標準,這一轉變使得電商平台需要更加關注用戶的購物體驗和實際需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分析道。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也對時代財經指出,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後,GMV本身已經無法很好地贏得資本市場和幫助吸引商家的關注。各大電商平台加大扶持優質商家,說明優質供給(商家)成為平台在存量市場競爭製勝的關鍵所在。

隨著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市場對各大電商平台今年618戰績重回期待。今年,最終誰能脫穎而出,答案有待揭曉。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