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威克多、尤尼克斯等多個羽毛球頭部廠商再次集體宣布漲價。
有人兩年前從批發商處拿到尤尼克斯主流高端款AS-05羽毛球的價格是95元一筒,如今已經漲到了190元一筒。漲幅達到100%,甚至超過了同期的黃金。很多人就此自嘲,“論增值,買黃金不如買羽毛球”——畢竟金價有漲也有跌,但羽毛球的價格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一路漲到現在,非常穩定。
不過,與黃金不同的是,羽毛球是消耗品,“一筒羽毛球最多足夠四個人打一晚上”。買了黃金可以囤著,但羽毛球隻要上場,毛掉完飛不動了,就是一顆廢球。
消費者錢包受罪,經銷商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現如今,性價比高的熱門型號羽毛球可以稱得上是奢侈品,想買到甚至還要配貨。
又貴又難買,羽毛球,還要繼續打嗎?
文 |李清揚
編輯 |Yang
運營 |芋頭
買羽毛球,還要配貨
侯曉沒想過,有一天買羽毛球會像買奢侈品一樣,需要配貨。
4月初,他一共進貨了五箱南極風和翎美的羽毛球,這兩個品牌是羽毛球“三大廠”(尤尼克斯、威克多、李寧)以外,相對主流的選擇。侯曉此前也經常買這兩家的球,中間經曆過漲價,但這是第一次需要配貨。經銷商告訴他,“想以較低的價格拿球,必須配10%到20%的貨”。配貨的商品涉及手膠、球線、球拍、襪子等等。
現如今,性價比高的熱門型號羽毛球,可以稱得上是奢侈品,而配貨,是拿到奢侈品的通行證。為了買到價格估值在兩萬元出頭的羽毛球,最終,侯曉配了進貨價70到90元不等的球拍,共20隻,價值約2000元。
侯曉今年28歲,生活在江蘇揚州。他從去年8月開始,運營了一個羽毛球愛好者群,平時會在群內組局,收一定的球費,給大家訂場地,供應羽毛球。目前群內成員約400多人。他試圖在群裏把配貨的球拍賣出去,吆喝了幾天,水花寥寥。
▲ 侯曉買羽毛球時配貨的羽毛球拍。圖 / 講述者提供
4月以來,以尤尼克斯、威克多(別名勝利)為代表的多家羽毛球頭部廠商宣布再次漲價,漲幅在5%—29%之間,距離上一輪2024年7月初的漲價,僅過去不到10個月。與過去漲價不同的是,這次漲價不僅涉及羽毛球,與羽毛球運動有關的裝備,球線、球拍等均一同漲價。
羽毛球博主陳醉告訴每日人物,他兩年多前從批發商處拿到尤尼克斯主流高端款AS-05羽毛球的價格是95元一筒(12個),如今已經漲到了190元一筒,漲幅達到100%,甚至超過了同期的黃金。很多人就此自嘲,“論增值,買黃金不如買羽毛球”——畢竟金價有漲也有跌,但羽毛球的價格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一路漲到現在,非常穩定。
水漲船高的羽毛球價格勸退了不少新入坑的人。侯曉感到,最近一段時間新入群的成員正在減少,“球拍賣不動有點受這個影響”。不得已,他隻好找了一天下午,去常打球的體育館門口支攤。路過的人一問價格,得知拍子需要上百元,“都搖著頭走開”。
在他的預想裏,冬去春來,隨著草長鶯飛的揚州四月天一起來臨的,是脫去束手束腳的棉襖長褲後,人們重新活泛的運動熱情,“本來應該是越來越火熱的一個時間,但事實證明,熱情有些下降了”。
羽毛球漲價並不是新鮮事。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羽毛球價格一路上漲,一輪接一輪漲價的衝擊下,人們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羽毛球是消耗品,常年打球的人直接把羽毛球稱為“口糧球”,意思是像一日三餐一樣離不了的剛需。最初漲價的時候,盡管大家也會吐槽,“但每次接龍去打球都還是會報名”。而這一波漲價之後,“好多人就看不到他了,直接不來了”。
▲ 羽毛球是實打實的消耗品。圖 / 視覺中國
還願意來的人,有的選擇了降低成本的折中辦法,“參加不包用球的組局”。群主隻負責組局訂場,不提供用球,換句話說,參與者可以帶自己的便宜球去打。有人為了省錢,就會選擇5-6元一顆的低價球,飛行不穩定,耐打性還差。
為了找到性價比高的球,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很多買球攻略。有人在電商平台,看視頻刷優惠券,成功拿下了8折的折扣。口耳相傳的經驗是,越到晚上,刷出低價折扣的幾率就越高。一筒166元的威克多鵝毛球,能在半夜開出74.42元的價格。想要更好的折扣,就要不分晝夜地刷新,“不睡覺,隻為買到好價羽毛球”。然而,隨著刷券的次數越來越多,折扣力度越來越小。
侯曉最開始刷券的時候,8折的價錢比從廠家進貨價還低一兩元。後來就變成了八五折,持續了兩周,他每天都下單,“一天一筒地拿快遞”。
不過,羽毛球漲價的成本最終還是會傳導到活動開支上。為了平衡收支,4月的第4天,侯曉將球費漲價到了35元。9個月前,這個價格還是15.9元,“翻了一倍不止”。翻倍球費的直接影響是,“天天打球的人變少了”。侯曉隻好降低組局頻率,“從每天組局變成隔三岔五組一次”。
顧茉生活在湖北宜昌。去年,她參加的羽毛球局,開銷在13元左右,到了今年,“翻了將近一倍”,在25元到28元的區間浮動。她不禁有些“肉疼”,“如果每次的開銷都超過25元,那我會考慮停一陣子,或者降低打球的頻率,這個價格真的有點貴”。
羽毛球愛好者們,為了抗住一輪接一輪的漲價潮,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有人選擇“曲線買球”。張嘉琪和男友都十分熱愛羽毛球,今年過年,男友帶了一個20寸的空箱子從廣州回老家,再回廣州時,箱子裏不是吃的喝的,而是足足6筒羽毛球,隻因為老家買球的價格更便宜。兩個人打球時也開始“摳搜”,“球完全不能飛了,毛都沒剩幾根了才丟”。
在深圳體製內工作的石勒,參加單位組織的羽毛球團建,看見場內有還能用的球,他都會撿回去,收起來,當作下次的熱身球用。他了解到蒸球可以延長羽毛球的使用時長,但顯然,買蒸球器也是一筆開銷,石勒隻好采用最便宜最不耗時的方法,“打球前用嘴巴哈一下,也算人工蒸球了”。
石勒所在單位每年都會舉行羽毛球比賽。他發現,今年的獎品變成了成本便宜的手膠和襪子,“明顯是經費不足,估計都用去買球了”。
▲ 不少單位會舉辦羽毛球比賽。圖 / 視覺中國
若無法在羽毛球上找到省錢的突破口,就拆東牆補西牆,在其他方麵降本增效。
杭州人任賢的球鞋從600元一雙降級到180元一雙,後者的腳感遜色很多,但為了省錢,“沒有辦法”。張嘉琪也把自己不用係鞋帶“一腳蹬”,換成了鞋帶款。打球中途時不時要比出暫停的手勢,“不好意思稍等一下,我係個鞋帶”,場麵偶爾尷尬。
在侯曉看來,持續走高的價格正在讓一部分人放棄羽毛球,“揚州的人均收入在四五千,這個收入想維持比較高水平的羽毛球開銷,基本不太可能”。
他計劃,把這段時間囤的球消化掉之後就停止進貨了,“我會考慮轉向健身或者騎行等其他運動”。
為什麽羽毛球越來越貴
羽毛球是消耗類商品,影響商品價格浮動的很大原因是供需。羽毛球博主陳醉告訴每日人物,“看羽毛球愛好者的數量,就看城市修建的羽毛球館有沒有增多”。
趣運動發布的《2023羽毛球館行業報告》顯示,國內8個城市(北上廣深、天津、武漢、杭州、南京)場館數量顯著增加。截至2023年12月,8個城市共有1689間羽毛球館,較2022年12月1263間的數量,增長了34%。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羽毛球場地供不應求。國家體育總局2023年數據顯示,全國羽毛球場地數量(27.79萬個)遠低於籃球和乒乓球場,且其中大部分是室外場館,室內場館隻占13.8%。
去年夏天,侯曉聽說,為了爭奪50元以下的帶空調的場地,揚州當地的6家羽毛球俱樂部的負責人都得每晚守著淩晨12點準點開搶。
▲ 室內羽毛球場供不應求。圖 / 講述者提供
羽毛球的生產,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重要原材料仰賴於鵝鴨養殖業。世界羽聯(BWF)官網資料顯示,製作羽毛球的羽毛主要來自於鵝和鴨翅膀尖上的第4到第10根羽毛,叫做刀翎毛。一隻鵝能夠提供14片刀翎毛,因左右兩邊的羽毛彎曲的方向不一樣,所以需要兩三隻同側的翅膀才能做出一個合格的羽毛球。
2023年,豬出欄量大增,豬肉的價格開始下跌,鵝肉鴨肉的需求量相應減少。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我國商品肉鴨的出欄量從2019年的48.78億隻下降到2024年的42.2億隻;同樣,商品鵝的出欄量也從6.34億隻下降至5.69億隻。供應減少直接導致刀翎毛價格飆升,2023年批發價約200元/斤的刀翎,2024年漲至300元/斤。
一方麵,市場需求火熱,另一方麵,原材料供應下降,兩者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羽毛球價格一路攀升。
陳醉曾經在多個球友群呼籲“不要囤球”,“一囤球,供需更緊張,價格自然更高”。但麵對“不囤下一波就漲價”“不囤球買不到球”的壓力,幾乎很難有人能做到不囤球。
任賢開始囤球,是去年三月份,常合作的中高端羽毛球品牌亞獅龍經銷商斷了貨。他一個月問了7次,“有錢也買不到”。不得已,他隻好選擇了一些小廠球替代,但使用感上相差太多,被球友吐槽,“這什麽球,假的吧?”
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球價漲到100元左右一筒時,任賢囤了五箱球。一箱球50筒,按照組局的頻率和人次,足夠用一個月。但囤球不算萬全之選,“囤久了一是沒地方放,二是球會變脆,去年3月份買的球,年底拿來打,已經變脆了”。
▲ 侯曉囤的部分羽毛球。圖 / 講述者提供
頻繁的漲價浪潮下,“斷供”成了一些經銷商促銷的手段——先不賣出去,等漲價的通告發布,再將手裏的存貨以更高的價格賣出。
身處同一個環境,不管是位於中間的經銷商,還是鏈條最末端的消費者,都不能避免被變化的市場水溫影響。
最直觀的變化是,羽毛球的供貨周期被越拉越長。嚴柏曾在山東做過羽毛球經銷商,他告訴每日人物,2024年年初,他在嗨運動平台預定亞獅龍的羽毛球,能做到一個月內到貨,“現在直接改成60天了,而且不能保證60天發貨,可能一箱球80到90天才能到”。
侯曉發現,幾乎每次斷供之後,球價都會上漲。斷供,已經被他視為是漲價的一種信號。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漲價的恐慌,他見過有人“借錢也要買球”。
而在貨源緊缺的情況下,價格有時是其次,“能訂到就是賺到”。為了廣撒網,在廣東惠州經營一家體育用品店的黎軍開加入了很多經銷商群,不同地區、不同品牌、不同經銷層級,到處找貨源,“廣東沒貨就外省訂,東家沒有就找西家”。
羽毛球每次漲價的間隔時間都不長。時不時的漲價,作為經銷商能轉圜的空間很小,消息看多了人就麻木了,“你說要我囤貨,我也沒有那麽大的資金量。反正進貨價貴了,我們就貴賣”。
黎軍開觀察,惠州這兩三年的羽毛球館翻了一倍,球館本身也會銷售羽毛球,無形之中增加了銷售的競爭,“雖然現在買的人多,但銷售量的增加隻有20%左右”。羽毛球單筒價格突破100元之後,成年羽毛球愛好者對價格更加敏感,“利潤的空間反而少了些”。
在利潤並不高、還不時麵臨斷供的情況下,經銷商們多數會另辟蹊徑,一邊做用球、用具的銷售,一邊開課教學,雙管齊下。黎軍開的生源來自附近學校,利用寒暑假組班,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花費分別為1800和2000元。與銷售羽毛球相比,開課的收入是可觀的。
“開課才能真的賺到錢。特別是一對二,一對一,一小時上百元。”嚴柏也有同感。
▲ 不少羽毛球球館開始開設假期羽毛球課程。圖 / 視覺中國
這麽貴,還打嗎?
攤開來看,漲價的核心是球,但與羽毛球有關的一切開銷,都不便宜。
除去買球,打羽毛球的開銷還涉及球拍、拉線、手膠、護具等費用。顧茉以身邊球友為畫像,算過一筆賬,一個球齡較高、用具水平都不錯的羽球人的常用品開銷大致包括:50元一根的球線,拉線一次70元左右,“高手每個月大致需要換兩次,費用就是240元”;若在一線城市生活,以廣州為例,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均不錯的球場,在晚上8點到9點的價格,費用大約是80元兩小時;而四五個人打一場球,一晚上至少要消耗一筒球。
綜合下來,月均花在羽毛球上的開銷,很容易就能突破千元。難怪有人感歎,“羽毛球已經從大眾運動變成了小眾貴族運動”。
為了省錢,有人開始努力適應人造球,比如碳音球。這是一種新型人造球,在擊球瞬間,碳音球的聲音清脆,弧線和飛行軌跡接近天然羽毛球。
▲ 社交媒體上有不少關於碳音球的測評。圖 /小紅書截圖
在中羽在線論壇上,不少羽毛球愛好者評價,這是曾經滄海難為水,“誰不知道天然的好,但是現在能打的天然球都漲上天了,見過70多元的亞獅龍3號,你叫我怎麽買得下138元的它”。
然而,碳音球目前的價格與天然球相比,並不具有優勢,“發布的時候是一筒130元左右,後來漲價到140、150元,再後來到了160元”。有人吐槽,“這玩意純工業品賣這麽貴,希望有其他廠家進來把價格壓低”。
當然,即使錢包的壓力再大,羽毛球仍然是一群人舍不得放棄的運動。
三大小球運動中,網球優先單打、乒乓球“一人一拍”的雙打規則對業餘愛好者而言門檻不低,而在羽毛球裏,雙打是出色而重要的一項,不管是國際賽事還是日常生活,“是少數可以讓男性女性同場競技的運動”。
陳醉目前是一家企業的中高層,他是在26歲左右,被單位內的領導帶著去打羽毛球。在他看來,體製內流行羽毛球的重要原因在於,“羽毛球強度可控,跟不同的人能打出不同等級的強度,不同水平的人都能一起參與”。
因此,羽毛球在泛體製內,比如政府單位、國企都很流行,“30歲以上,打羽毛球的人非常多”。
火熱的另外一麵,是羽毛球球場成為了打工人向上社交的場所,打羽毛球也歸入打工人不得不延續的“上班時間”,“畢竟都是麵對領導”。
張嘉琪的領導酷愛羽毛球,跟領導對打的時候,多數時間是喂球,扣殺隻出現在領導要求“拿出真水平來”之後。總體而言,“除了情緒價值,還要給戰術價值,都是人情世故”。她因此無法理解有人會對球搭子產生感情,“難道能跟領導產生感情嗎?”
不過,剝離職場社交,不看金錢成本,歸根結底,羽毛球本身是一項很容易讓人快樂起來的運動。在球館還不多的時候,羽毛球隻要兩個人麵對麵站著,揮舞拍子,就能擊球,甚至連球網也不需要,這項運動天然就帶著一種野生的力量。比起更有身體對抗的籃球和足球,羽毛球沒有身體接觸,入門簡單,擁抱的年齡層更廣、更豐富。
“羽毛球不僅僅是體力較量,更考驗策略,如何站位、如何接球、如何反擊,都需要精心策劃。”
▲ 羽毛球相較其他球類運動入門更加簡單。圖 / 視覺中國
顧茉印象最深的是三個月前,她的拍子斷了一次線。她非常高興,“這表示我進階了”。過去她的體重超過125斤,由於工作壓力,心情時常鬱鬱寡歡。接觸了羽毛球之後,體重減了10斤,心情也變好了,“像找了一個心理醫生,狀態比以前年輕了許多”。
部門的流行運動會隨著領導的喜好改變。上一任領導喜歡斯諾克,買了一張台球桌,後來換任,桌子就放在那兒當了攢灰的背景板。
新上任的領導最近喜歡網球。但在石勒看來,那才是真的貴族運動。場地不多,費用昂貴,入門困難,“以年為單位,打了兩年以上感覺才能找到樂趣”。
石勒還是更喜歡羽毛球,在他看來,一次30元左右的打球費用換來開心,非常值當。打球時,經常打來打去大家都哈哈大笑,“你看別人接不到球,他笑了,你就也想笑,反過來,有一顆球你費盡心力也沒有接到,也很好笑。這個大概就是多巴胺的快樂吧?”
便宜有便宜的打法,對於未來,張嘉琪態度樂觀,“大不了買塑料球打唄”。不管投入多少,運動,最終取悅的是自己。